不只是复制Mcity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 2021年03月26日 00:14

视点

杨与肖 张硕

无人驾驶示范区只是开始,测试、产业联合,甚至中国智能网联相关

标准的诞生都会与这里息息相关

随着无人驾驶概念在中国的火热,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智能网联测试基地Mcity正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大洋的另一端,2016年6月7日上午,中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在上海嘉定汽车城举办了开园仪式。

此前,5月27日,百度与上海国际汽车城签约合作时,《汽车商业评论》记者便前往上海国际汽车城,就“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的“前世今生”进行独家采访。

因此,当有人将这个示范区形容为中国的Mcity时,我们认为,如是比喻并不恰当,因为它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野心”。

A NICE CITY

这个被称为“A NICE CITY”的示范封闭测试区位于上海国际赛车场南部,面积约2平方公里,配有3.6公里测试道路,路面、路灯、红绿灯等基础设施上均安装各类设备,在满足其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综合性的测试场地。

此次开放的是一期测试场地,拥有隧道、林荫道、加油(充电)站、地下停车场、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圆形环岛等模拟交通场景,目前共提供29种测试验证场景。

这块场地建设有1个GPS差分基站、2座LTE-V通信基站、16套DSRC和4套LTE-V路侧单元、6个智能红绿灯和40个各类摄像头。

在开园当天,上汽、通用、沃尔沃等整车企业,清华、同济、吉林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博世、东软、中科院等开发的,共25辆无人驾驶、自动驾驶、V2X网联汽车正式宣布入园,开启测试。

关于A NICE CITY的运行模式,上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董事长荣文伟对《汽车商业评论》透露,会参考Mcity,政府前期进行少量投资,后期向参与测试企业收取费用。

或许是为了表示对A NICE CITY的信任和期许,通用汽车将其最新V2X技术的中国首秀放在了这里。

6月7日,通用演示了交叉路口碰撞预警、紧急制动预警等多项功能。主场作战的上汽也通过MG iGS概念车,展示了它的车道保持、自动换道、自动调头和自主泊车等功能。

接下来,整个封闭测试区将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年底预计将建成50个演示场景,可以模拟高速、城市、乡村等不同道路类型,以及雨、雾、冰、涉水、白天、夜晚和人工照明等各类自然环境,还有行人、非机动车和干扰车辆等交通场景。

目前,Mcity是全球进驻车企最多的无人驾驶测试基地,由密歇根大学、密歇根州交通部,联合福特、通用、丰田、日产、德尔福等联合打造,2015年7月开始运作。

与之相比,A NICE CITY测试道路和面积更大,覆盖安全、效率、信息服务和新能源汽车应用四大领域,而且充分考虑国内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有数倍于前者的测试场景。

对此,荣文伟自信地表示:“外国无人驾驶车来中国不一定走得了,但中国无人驾驶车在外国一定走得了!”

2015年6月,工信部批准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建设,而A NICE CITY仅可以视做上海国际汽车城在无人驾驶领域“野心”的开始。按照它的设想:

第一阶段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封闭测试阶段,模拟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城市+乡村试跑状况,实现200辆左右测试车辆在嘉定汽车博览公园、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等5平方公里范围内,15公里封闭道路上的实测。为智能网联以及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最终进入城市综合示范区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是开放道路测试阶段,到2017年底,围绕汽车城核心区博园路、墨玉南路等36个模拟封闭交通场景,实现1000辆车在27平方公里面积内73公里左右的车辆上路实测,最终实现国内首个功能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阶段从2018年到2019年底,完成典型城市综合示范区试验。测试示范区的面积将拓展至安亭镇全区,配备5000辆车试跑,包括高速路在内的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本建成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与要求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区域性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区域性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产业基地。

第四阶段到2020年,在上海建成示范城市及交通走廊。以安亭到虹桥枢纽为中心,10000辆车的示范道路累计增加到约500公里,建设两条共享走廊将两个区域连接起来形成闭环,最终建成区域性、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初具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从这份规划中,不难看出,智能网联产业集群才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最大的目标。

合作、标准

故事还要从A NICE CITY的起源和汽车创新港说起。

安亭是中国汽车产业最早的聚集区之一,2001年9月,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全面启动,2007年基本建成重要基础设施和骨干功能项目。2009年在制定第二轮发展规划时,决定在以往制造为主的基础上向研发端延伸。2012年,新规划——上海国际汽车城研发港,开始动工。

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徐健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最初汽车城的想法是聚集企业在这里建设研发中心,并计划参考泛亚模式,为人驻企业提供一楼车间,二搂、三楼、四楼办公室的基础建筑。

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徐健和他的同事们感到,“我们原来的想法还是要放得更大一些,要追逐汽车产业现在的发展方向”。

于是,最初的计划发生了改变。在与汽车行业系一列协会、主机厂、零部件公司,还有不少科研机构交流过后,“研发港”被“创新港”所替代。

2015年10月,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汽车智慧园区汽车·创新港正式开园,依托于安亭的产业链优势,一批汽车行业的创新型企业迅速选择在此“安营扎寨”,比如蔚来汽车、上汽阿里合资的斑马信息、乐视汽车等。

作为汽车业重要的发展方向,无人驾驶领域自然是创新港的重中之重。2016年1月,上海国际汽车城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手成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它与创新港互为载体。

联合创新中心涵盖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15家科研机构,上汽集团、沃尔沃等18家整车企业,清华等4家高校、博世、大陆等5家零部件,华为、大唐、东软等11家IT及软件行业,移动、联通等3家运营商和EVCARD、驿动等4家交通示范企业,是目前中国众多的汽车智能互联联盟中范围最广的一个。

在徐健看来,联合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有四项:第一,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和测试环境(A NICE CITY便是一例),鼓励智能网联相关产业和应用在这里创业落地。

第二,将目前一些“零散”的智能网联技术固化,促进产业内的交流合作。

此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曾公开表示,中国智能网联的关键技术跟国外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原因之·就是缺乏产业聚合、交流和合作。

徐健认为,创新中心将成为“促进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落地、促进技术发展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联合创新中心就像一个孵化器,通过集聚效应吸引产业链上越来越多创新企业入驻。

第三,促进加快外界对无人驾驶的认知。“无人驾驶不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无人驾驶可能会更安全,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好处。”徐健说。

上述理念得到了行业内诸多企业的认同,特别对一众创业公司,以及试图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方向转型的传统零部件公司颇具吸引力。比如万安科技与瑞典瀚德合展开电子刹车系统的开发,双方成立的合作公司便落地于创新港。

除此之外,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业协会的联合单位,联合创新中心的另一个重要使命便是为国内无人驾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试验数据积累。

例如,关于相当关键的V2V、V2X通信协议问题,目前主要有DSRC和LTE&两种选择,但哪种更适合于中国,尚未有定论。

上海汽车城的测试区已经实现北斗系统的厘米级定位和Wi-Fi的全覆盖,车辆可通过DSRC、Wi-Fi、LTE-V等方式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交换位置、行驶状态等信息,而由此产生的海量试验数据将成为国家制定相关标准的重要依据。

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规范的承载主体,示范区目前正在承担和进行中的国家重大专项、上海市级重点项目18项,涉及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规范制定等多个方面,推动相关产品、技术标准走向成熟。

《汽车商业评论》乐见其成。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