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军令
在自动驾驶高烧不退的今天,高精度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好消息是,或许世上难得遇上免费的午餐,但如今却有人愿意奉上免费的高精度地图。高德地图最近在高调宣布自己是所处领域NO1的同时,又宣布在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测试期间,将免费向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声称要干掉传统图商,打造互联网+汽车新服务生态。高德地图这是意要何为?高德似乎把目光瞄准了更遥远的未来。
谁是第一陷“罗生门”
由黑泽明导演的知名影片《罗生门》,讲的是作为案件的许多证人各自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提供了美化自己的证词,从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事实真相,而引得实情更加扑朔迷离的故事。电影情节的真伪我们暂且不论,不过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罗生门”其实一直在不停上演。
没想到在手机地图这个领域,在行业巨头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之间,就刚刚上演了一场争夺谁是第一的“罗生门”。双方在国内掀起了手机地图行业的口水大战,为争第一各执一词,看得人也是好不热闹。
事情的开端,具体说来,那要从这个十一长假过后, 10月15日上午在风景秀丽的杭州云栖小镇,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兼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在云栖大会上宣布,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的每日活跃数据已经超越百度地图,成为行业内排名第一的手机地图应用,并晒出了一堆数据佐证,称据艾瑞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剔除高德导航与苹果地图后,高德手机地图的每日活跃用户数约为2983.19万,超越百度地图的2808.87万,跃居行业第一位。此外,在每日使用频度和时长方面,高德同样排名行业第一,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人均(单机)每日总使用次数为2.48次,人均(单机)每日总有效使用时间为17.08分钟,百度地图则分别只有2.06次和8.04分钟。
百度地图闻此说法“坐不住了”,当天下午,仅仅距俞永福上述公开发言后数小时,便通过官方微博发声,声称“你要战,我便战”,反驳高德地图如上说法,矛头指向高德数据造假,直陈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活跃用户数排第一的结论,除了艾瑞,其他数据检测机构都不这么看。百度地图并引用中国联通、易观国际的数据称,百度地图活跃用户数超高德地图50%,在月活跃人数及环比增幅两个方面,高德地图甚至出现环比负增长。百度地图还表示,QuestMobile公布的秋季数据中,百度地图的排名也在高德地图前。
剧情发展到此依然没有结束。到了晚间,高德地图对百度地图的应战又做出回应,不过高德地图未正面回答百度地图提出的质疑,不说数据,却直指百度抄袭,用语犀利,指出“百度在抄,高德在超”,罗列几大要点,控诉百度地图在包括出行保障、节假日交通预测报告、为各地交管部门提供交通信息服务、送汽车的营销方式及明星真人导航语音包方面抄袭高德。
面对高德的职业道德指控,百度则表示“不想理你,数据还没掰扯清楚呢。”最后高德又回应“等你让第三方加监测代码,咱决战紫禁之巅”。双方就这样互相掐来掐去、各说各的理,为“行业第一”这样一个名号争得面红耳赤。
整个口水战看下来,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概可以概括为,首先以高德说数据开场,接着,百度回应高德数据造假;高德转个弯不说数据造假,转而说百度抄袭;百度绕过抄袭,转而说数据。双方像是在打太极,绕来绕去,估计让想探个究竟的“强迫症”小伙伴急个够呛,仿佛是一记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欲“收割”车企的高德免费高精地图
殊不知互联网业的掐架大戏,从未平息。在专业人士看来,一场口水战而已,也就不要大惊小怪了,不要过度看重口水战的输赢,非要计算各自的得失,算计出各自的心理阴影面积。其实细细品味,网络互掐的背后一般都摆脱不了营销味盖过硝烟味的套路。
于是撇开口水战,看点更实际的东西也许更加重要。于是很多人的着眼点,便落在了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副总裁、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后来在云栖大会上宣布的另一条重磅消息,那就是高德地图在宣布自己是所处领域No1的同时,又宣布向在做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测试的汽车行业合作伙伴免费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的消息。
过去一提到地图,大家第一反应便是联想到一张薄薄的平面纸张,纸张上记录了粗略的位置和道路,比例尺的大小甚至几乎决定地图的信息含量。而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地图早已不是往日的那个地图,高精地图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据之前高德相关人士表示,高德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在汽车行业称之为基础导航地图,第二个阶段是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级别的地图,高德可以做到5米的绝对精度和1米的相对精度。而第三个层次便是HAD(自动驾驶)级别的高精度地图。按照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之前的说法是这样的,“正如人的记忆能力各有差别,不同级别的高精度地图,在精度和信息量上也差别明显。例如,基础ADAS地图只需要精度达到米量级,而HAD(自动驾驶)级别高精度地图的精度则能达到厘米量级。在数据量方面,基础ADAS地图只记录高精道路级别的数据(道路形状、坡度、曲率、铺设、方向等),HAD级别地图不仅增加了车道属性相关(车道线类型、车道宽度等)数据,更有诸如高架物体、防护栏、树、道路边缘类型、路边地标等大量目标数据。”另外,他指出,“高精度地图在应用过程中,还要解决两个问题,那就是实时更新和实时同步。少了实时更新,地图数据就不能反映道路的真实情况,记忆就会出现偏差。而少了实时同步,最新的数据就无法有效传递给每个交通参与者。”
现在的高精度地图,因为所含盖的信息量太过丰富,如果给驾驶员直接使用,也许反而会带来干扰。不过给自动驾驶汽车使用,则再合适不过。在汽车业推进智能化、联网化的大背景下,高精度地图成为未来智能出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还记得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车祸吗?今年5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轿车在佛罗里达州高速公路发生车祸, 导致驾驶人当场死亡。也许仅此而已可能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车祸的重点在于当时车子正处于自动驾驶模式,这也便成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以来第一起己知的导致死亡的车祸,从而引起不少的争论。汽车行业内有一种观点便认为,在特斯拉发生在美国的事故中,如果嵌入高精地图技术,也许可以减少诸如此很多事故的发生。
由“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
所以,高精度地图是未来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关键部件,与乘车人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于是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多样性等都无疑成为自动驾驶车企的关注重点。另外,与目前大家使用的传统导航电子地图静态数据库不同,未来的高精度地图需要的是动态数据库,要实现毫秒级的动态更新,因而未来的商业模式想必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不过,以此标准来看目前地图厂商与车企的关系,还是有距离的。像高德地图这类企业过去都有一个名称为“图商”。对于车企而言,它们是一家离线地图的供应商,即将地图数据刻成光盘交给车企,后续服务是,一张地图,高德一年只提供两次更新,而且经过审图之后,那个地图都已经延时一年半了。所以长期以来,车企与图商之间,双方更多是围绕地图数据的买卖关系,车企只是在制作导航时找图商买数据,地图厂商则主要依靠向车企提供地图数据盈利。而伴随高精度地图的崛起,高精度地图由于制作不易,价格会更加高昂。试想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模式,地图厂商多方博弈,树立起高高的市场壁垒,致使高精地图价格不透明,无法形成合力,更是会推高了成本。车企的费用相应也会增加,高精度地图的推广也会受阻。而且更不合理的问题在于,地图厂商一直只是给汽车厂商提供离线数据,离线数据在今天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势头下正在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在今天,汽车也正在走向互联网化,互联网汽车的快速到来正在让汽车逐渐摆脱过去那个“钢铁孤岛”,变成一个通过网络和城市与各项服务连接在一起的数据平台。
所以时移势易,“原来我们地图数据是要收license费。现在在人人创造数据的过程,人人都是数据的使用者,人人也是数据的制造者。” 韦东认为,传统地图厂商必须经历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彻底变革,打破过去与汽车厂家合作中只提供离线数据、生产低效的现状,从供应商的角色向服务商转型,为合作伙伴提供实时动态的数据服务平台,并保证后续服务的持续性和价格的公开透明。“新时代的地图数据将不再是奇货可居的商品,而是行业发展共建共享的生态资源,是‘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他预测。
也许正是基于对上述变革的预期,在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测试期间,高德将为汽车合作伙伴免费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相信只有打破现状,整个行业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用韦东的话来说,那就是“未来不会再有图商,只会有动态大数据服务商。
着眼未来,“免费”的诱惑与杀伤力
高德免费放开高精度地图数据这一幕让一些人士貌似感到些许熟悉,而又有些许陌生。因为他们或许还依旧记得三年前的那一幕,要知在三年前,即在2013年8月,百度地图曾宣布导航免费,而百度宣布消息三小时后,高德也不得不宣布即日起导航全面免费。此前,高德导航在应用商店的售价为 50 元人民币,装机量达7000万。最终,百度地图的免费政策对高德造成了根本性冲击,使其再无力独立发展。2014 年 4 月,高德宣布正式被阿里完全收购,从美股退市。不过这次“免费行动”的发起者却不一样,由百度转为高德,这次高德突然宣布高精度地图免费,声称要干掉传统图商,打造互联网+汽车新服务生态,不知百度下一步怎么应战?
要说在商海浮沉中,谈到“免费”的“招数”,也是屡见不鲜。用好了,免费的威力也是杀伤指数极强。这不仅让人联想到,近几年的杀毒软件市场。想当初,年纪稍微大些的电脑用户都对当年昔日杀毒界的老大——瑞星杀毒软件并不陌生,那惟妙惟肖的小狮子动画煞是可爱,也俘获了大量的死忠粉。你要知道,那时候下载使用杀毒软件是需要付费的。就是这个曾经中国杀毒界当之无愧的王者,仅靠卖杀毒软件一年就曾收入7亿,个人级产品几乎垄断当时的市场。不得不说瑞星制造了当时的互联网神话。“中国最牛的互联网公司”、“中关村的英雄”,这些标签都贴在了瑞星身上。不过花无百日红,那只可爱的小狮子现在早已日渐退出了大家的视线。如今,奇虎360已经成为安全行业老大。不过在后来者居上之前,要知道2008年,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虎360便是打出免费的口号进军杀毒软件市场,靠着捆绑及营销策略,迅速占领了半壁江山。当时,包括瑞星在内的所有杀毒软件厂商仍带着老大哥式的傲慢,抗拒免费。后来在个人级免费杀毒的大势已定的格局下,瑞星认识到只能跟随360的免费策略,宣布旗下所有个人杀毒软件将永久免费,但无奈已经是大势所去。
所以,惨痛的事实曾经证明企业要有大格局,不要被一时的蝇头小利所左右是多么重要。关于高德宣布高精度地图免费,韦东也一直在强调,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初始化发展阶段,地图厂商不应只关注蝇头小利。未来二三年内,在高精度地图业务方面,高德暂不会考虑盈利模式。通俗一点说,企业是要获得利润的,但所谓“放长线钓大鱼”,也许不失为一种更加有益的战略。意思是说不是永远不要利润,而是说暂时的隐忍是为了更大的收获,“先要保证数据鲜活,同时被用户使用准确。两年之后,当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逐渐成熟起来,那时候有服务就会有人流,有人流就会有现金流。”韦东相信那时盈利想必也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要知道在成本高企的今天,免费无疑对车企还是颇具诱惑力的,据悉,当天云栖大会上有30家整车企业代表悉数到场。“有一位车企代表没来,因为他回家去汇报了,之前买的地图买贵了。”韦东诙谐地称。
“我觉得免费会是一种潮流。如果高精度地图在自动驾驶汽车上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安全性也非常好,以后消费者可能就会付费使用。所以在地图行业,越竞争越健康。”有分析也看好这种免费模式。
“高精度地图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方面是很重要的技术支撑,一个国家高精度地图发展程度会为整个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事业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目前高德高精度地图要免费开放给车企,尽管是企业竞争的一个手段,但免费是大势所趋。”正在研究智能出行的国内某汽车厂商高层也如此表示。有人提问,但如果友商也采取免费的方式,是否可能打破赢家通吃的魔咒?对此现在还不得而知,但目前来看,高德已经先行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