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胜于一切

驾驶园 / 2020年04月15日 18:38

视点

事故因素五:视线死角

关于视线死角而导致的事故,汽车安全科技的解决之道是“多层次的电子保护区”。

驾驶人如过于专心前方的路况,则很容易忽略来自其他方向的车辆或行人。有时候则是因为不可避免的驾驶视线死角,而发生意外。开发安全配备的研究人员构思了一个“车辆保护层”的概念,将车辆周围化分成三个电子保护区域,外车进入各区系统反应都不同。

第一层:“警告区”——最外围。车辆进入此区系统会对驾驶人提出警告;

第二层:“保护区”——进行必要的预防碰撞措施,并利用各种功能警示对方与己方驾驶人;

第三层:“撞击区”——最内围。系统自动启动安全系统以保护车内人员。初步发展是利用车上的感知器来判断威胁等级,未来则会朝向“车与车”的沟通来完成。

车坛“安全大师”─Volvo的对策

(1)BLIS驾驶视觉盲点资讯系统。

(2)CVW车辆逼近警示系统。

(3)CTA倒车车侧警示系统。

车侧盲点警示系统,今日已经是越来越普及的主动安全配备,这类配备的发明人就是车坛公认的“安全大师”─Volvo。

早在2004年北美底特律车展上,Volvo就向全球发步了首个驾驶视觉盲点资讯系统 (Blind Spo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BLIS) 。BLIS是透过车载摄影机监控车侧视觉盲点 (死角),搭配先进的影像辨识系统来判读进入视觉盲点区域的车辆,再由警示灯号提醒驾驶者注意,可避免切换车道或转弯时发生碰撞意外。BLIS系统的侦测范围涵盖车辆两侧宽约3公里、后方约9.5公里的范围,而系统运作时间不分日夜皆能发挥监视盲区的效果。

Volvo从2012年发布V40车型起,BLIS系统功能不断进化,搭配新增的CVW车辆逼近警示系统后,可透过配置于车后保险杠的雷达感测装置,最远可监控到距离车身约70公里内快速接近的来车,等于让BLIS的监控能力扩大7倍之多,当然也给驾驶者更多的反应时间。

很多时候,当我们倒车离开车库或停车格时,总是担心车辆后方会不会有来车,这时候就希望车后站着一个人帮忙看路。

Volvo的CTA 倒车警示系统 (Cross Traffic Alert) 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状况而开发的主动安全科技,有别于传统的倒车摄影仅能观测到近距离的车后影像,而是利用配置于车尾的雷达感测装置,侦测车辆后方及侧方约30公里的范围,监测驾驶者在倒车时的视觉死角。只要有车辆进入到侦测区域,就会利用警示灯与警示音来提醒驾驶者,让倒车时的安全性大幅提升。例如,当有车辆从左侧进入侦测范围时,CTA系统就会利用左侧的BLIS警示灯与左侧喇叭发出警示音。

事故因素六:道路施工

因道路施工所导致的事故,其解决之道可以通过“立体影像辅助系统”来改善。

道路施工路段或许因为路面标线消失或是过于杂乱,交通标示也不易判读,因此也是意外事故发生频繁的地点。已有车厂开发利用摄影机与影像判读系统,来协助驾驶车辆更安全的通过道路施工区域。

事故因素七:光线昏暗

光线昏暗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研发人员正在研制“智慧型照明辅助系统+夜视辅助系统”。

新一代照明系统,会自动配合各种驾驶状况,提供最适合的照明辅助。不像传统灯光设计只有远灯与近灯两种模式,新智慧型照明系统会有高速公路模式、山路模式 (主动转向照明) 、转弯辅助照明、雾区模式等,而未来的车灯将凭借摄影机监控前方路况,并主动随路况控制配光。此外,还有夜视辅助系统,是通过红外线或是高感度车载摄影机在屏幕上成像,提供给驾驶者肉眼看不到的前方路况,也有助于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车坛“安全大师”─Volvo的对策

AHB主动适路性照明系统 (Active High Beam)。

与Volvo其他主动安全科技相同,AHB系统亦是利用车载摄影机与影像辨识系统侦测道路上的车辆(同向与对向车辆皆包括在内),并经过系统快速计算对方车辆的方向与速度,精准地在最佳时机切换远近灯,避免灯光灯影响对方。另外,Volvo还有ABL主动转向气体放电式头灯,为驾驶者在弯道或山路上行使时提供更佳的照明效果。

事故因素八:判断错误

属于人为的判断错误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之一,其解决之道是建立“车与车的沟通系统”。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汽车越来越像是一部行动的电脑。目前有不少新车已能在行使中随时随地上网,或能在车内进行视频会议等。而未来的发展,将会实现汽车的对外沟通对象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电脑或电话 (如在办公室) ,而是扩大至汽车与汽车或是汽车与交通资讯系统之间的对话。

未来汽车可以对随后的其他车辆传递诸如“前方1公里处路面积水,请减速慢性避免打滑”等警示讯息,甚至连车辆在即使避免不了事故发生前,都还能互相传递彼此的车辆资料 (如车型、车重、速度等) ,让车内防护系统可以立刻计算出最适当的保护措施。有了车与车的沟通系统后,汽车将变成一个有机体。

事故因素九: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同样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困扰着来自全球的驾驶者。因此,汽车研发人员也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当前的主流是“驾驶者疲劳侦测系统”。研究指出,有10%~20%的严重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者过度疲劳造成的,其比例甚至高于酒驾肇事。长时间的驾驶,会导致驾驶者注意力降低,反应速度变慢。研发人员开发的驾驶者疲劳侦测系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利用监控驾驶者的眨眼时间作为参考点,发现有打瞌睡等现象会及时做出警示或适当的处置;另一个则是利用车载摄影机监控车辆行进轨迹,如有异常状况则判断驾驶已经出现疲劳驾驶现象,会立即提出警告。

车坛“安全大师”─Volvo的对策

DAS驾驶辅助警示系统(Driver Alert System)。

DAC系统透过车载摄影机持续监控并记录车辆与路面标线的距离,一旦系统发现车辆的行驶轨迹有异,会判断驾驶人可能已经因为疲劳驾驶而注意力不集中了,即会在仪表板显示咖啡杯灯号或警示音,提醒驾驶者该休息一下了!

DAC系统会在判断驾驶者有疲劳驾驶现象时发出提醒:该喝杯咖啡歇一歇了!

事故因素十:惊吓失控

或许大家觉得很意外,但惊吓失控确实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之一,其解决之道是“预防性的辅助操驾系统”。

很多驾驶人在遇到意外状况时 (如突然从路旁跑出来的行人、前车突然紧急刹车等) ,往往都会因惊吓而做出错误的动作。新一代的主动安全科技会利用雷达或摄影机侦测可能的危险,并会在驾驶人还未做出反应之前,先为刹车系统加压,待驾驶人踩下刹车时就能发挥最大刹车力度;而当系统判断驾驶人来不及反应时,还会自动刹停车辆,或尽可能将车速降至最低,减少撞击造成损害的程度。

车坛“安全大师”─Volvo的对策

(1)Volvo City Safety都市安全防护系统 (对车)。

(2)CWFAB碰撞警示暨完全主动刹车系统 (对人)。

相信很多驾驶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走走停停、缓慢前进的塞车车流中,偷空切换电台频道、或是偷看个手机短信,却突然被前方停下的车辆吓出一身冷汗,急踩刹车才没撞到前车。

Volvo的City Safety 都市安全防护系统,就是为了避免这种追撞危险而开发的,它也是车坛此类自动刹车系统最早投入量产的始祖。

City Safety系统针对都市行车状况设计,设定在车速低于30 公里以下时运作,车头雷达感测装置会扫瞄车辆前方 6~8 公里处,当前方车辆忽然减速或停止,而驾驶者没有做出反应时,City Safety 系统就会立即主动刹停,防止追撞事故发生。只要与前车之间的相对时速低于15公里,City Safety系统就可以将车辆完全刹停,避开碰撞;但若车辆与前车相对时速差距在 16~ 30公里时,City Safety系统则会尽其最大可能将车辆减速,以求大幅减轻撞击力度,将伤害减至最低。

从2012年起,新一代City Safety系统在效能上进行了大幅升级,运作的车速从原来的30公里提高至50公里,为驾驶者提供更大范围的行车安全防护。不仅如此,美国IIHS国际权威机构在2013年最新的正面撞击预防系统评测中,也将搭载City Safety都市安全防护系统的Volvo S60轿跑车/ XC60跨界休旅车评为“优异”。

CWFAB 碰撞警示暨完全主动刹车系统看似与City Safety功能相近,但它的先进雷达拥有更宽广的侦测角度,所能侦测与判读的范围更大,除了能侦测前方车辆外,也能够侦测行人、单车的移动状况,或是侦测静止物,简单来说,CWFAB系统能利用位于水箱护罩后方的雷达感测装置,持续监测前方路况,车辆与前车相对时速低于35公里以下时,系统甚至能够将车辆自动刹停,避开原本可能因碰撞造成的伤害。

未来目标:不会碰撞的汽车

未来十年,主动安全科技的发展方向非常清晰,汽车研发人员将继续提升诸如City Safety/CWFAB 这类自动刹车系统的效能、影像辨识系统运用范围可能会再扩大、人工智慧将更深入地加入安全科技之中,甚至还可能研发出车与车沟通的新形态网络,以更Smart的方法协助驾驶者避开可能发生的危险。

Volvo公司负责人曾表示,他们将以打造出“不会碰撞的汽车”为目标,但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对所有Volvo车主许下“2020 年Volvo 车内乘客零伤亡的安全承诺”!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