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别被愚了

汽车之友 / 2019年11月13日 18:13

视点

关海法++周志华

愚人节,对于如何捉弄别人的经验,大家都津津乐道。但是没人愿意交流被愚弄的经历,毕竟囧事不堪回首。具体到买车环节,我们谁能不被坑?就拿目前交易量最大的车易拍平台来说,也遭遇了3.15准点曝光,这里或许也是陷阱重重。那么,车易拍到底有没有愚弄我们?且听业内资深专家娓娓道来

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是全国消费者的关注焦点,2016年的“3.15”晚会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汽车行业。只不过这一次的目标是二手车行业,而被送上曝光台的正是二手车电子商务平台的领军企业——车易拍。

车易拍没有吸取教训,历史再次重演

被曝光的事件其实很简单。调查记者分别以买家和卖家的身份注册了车易拍的会员,并通过车易拍平台拍卖了4辆车。结果发现,每辆车在买家和卖家的客户端都存在成交价格不一致的现象。通过记者调查发现,车易拍会一方面会收取买方佣金,另一方面还给经销商预留了上限可达2万元的“渠道服务费”,这就是出现价差的原因。并由此得出车易拍“无差价”的宣传口号欺骗消费者,克扣了本应属于消费者的利益的结论。

其实,类似的事件已经在2012年底上演过一次。只不过,当时事件发生的地方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的影响力自然没法跟央视相提并论,车易拍在二手车业内的影响力也今非昔比,所以这次的事态显得更为严重。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是没想到相同的事件又再次重演,而且事件的经过基本就是几年前的完整还原。

暂且不论车易拍是对是错,历史的重演至少告诉我们:车易拍在这几年间没有进行有效改进。

“3.15”曝光,着力点在何处

那么车易拍到底有没有愚弄消费者呢?先说回曝光事件本身,我个人理解其中的问题主要有二:①违反广告法,存在虚假宣传(车易拍网页写的是“无差价”);②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信息不对称(只告诉买方有佣金,没有对卖方公示)。

这两点很明显是车易拍自身的问题,所以在之后的车易拍官方公告中,明确写道“车易拍没有明确告知卖家,我们的确存在失误,需要及时改正”,并且对服务费用进行了说明:“交易成功后,收取买方3%的交易服务费(900元起),向卖方收取300元车辆检测费”。同时,网页上的“无差价”三个字,也被删除了。也就是说,央视所曝光的问题,车易拍第一时间就改正完毕了。

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件看起来并不是很严重的失误,会被“3.15”晚会重点曝光呢?我们再仔细看看央视的视频,在视频的结尾处,最后呼吁的一点是“又有多少本应属于卖车人的利益,以差价的形式流入了他们的口袋”。我觉得这句话才反应了央视记者的真正态度,他(她)们看重的并不是我之前提到的两点,而是纠结于差价金额是否合理,差价的去向是否合理。

实际上,在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就贸然把车易拍推上曝光台,很容易对观众产生误导。首先,差价金额的合理性需要探讨。另外,差价是否一定是属于卖车人的利益呢?因为,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合理合法地赚佣金是理所当然。所以,差价如果是平台利润或者其他合理支出,也未尝不可。央视调查记者其实并没有搞清楚差价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只是提出了自己看到的现象,然后让观众自己去想答案。对于车易拍来说,结果只能是负面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

“差价”到底什么?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车易拍的商业模式。准确的说,车易拍是一个B2B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也有个别与C端有关的业务,但是占比很少)。

我们在央视的视频中看到消费者去的地方既有车易拍的自营网点,也有合作网点(以4S店为主,兼有一些快修连锁店等),这两个地方存在本质的不同。当你去自营网点卖车时,车易拍的商业模式可以说就是“C2B”,而当你去合作网点卖车时,商业模式突然就变成了“B2B”,或者详细一点说,叫做“C2B2B”。而后面这种模式,才是车易拍大量交易的来源。

前一种模式很容易理解,就是车易拍作为一个中介平台,帮助消费者把车卖给了终端车商,然后收取终端车商3%的服务费。但是,我们要知道,车易拍的自营网点是非常少的,因此央视视频中才说这不是车易拍的主要交易渠道。

而在合作网点(4S店)卖车时,消费者首先委托4S店卖车,4S店再借助车易拍平台把车卖给终端车商。相当于多了一个4S店这么一个“中间商”。买卖双方客户端差价突然增加到了五六千元,是因为其中有一部分费用作为“渠道服务费”补贴给4S店了。这就是视频中反映出的事实。

所谓“渠道服务费”,说白了,就是给渠道(4S店)的补贴。因为,卖车人的车(车源)是4S店引流的,当然4S店要获得好处。而且,按照央视揭示的事实,这个补贴的金额是4S店来定的,也就是说,每家店的补贴都不一样,如果有些4S店狮子大开口,那么自然也就会出现好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差价了。

不难发现,在整个交易链条中,4S店是最强势的一方。无他,渠道为王。写到这里,就涉及到二手车行业的一个痛点:车源。不夸张的说,得车源者得天下。而目前,最能汇聚二手车车源的渠道,就是4S店。车易拍的成功,大半都要归功于4S店。所以,当上游供应链漫天要价的时候,车易拍也是没有办法的。

差价是否合理?

上文已经说清楚了一个事实:

差价=3%佣金 + 4S店补贴

其中,佣金是归车易拍的,补贴是归4S店的,最后,客户端上显示的卖车款才是归消费者的。如果佣金是合理的,那么4S店的补贴,是否同样合理?

首先,作为车易拍的车源供给方,4S店收取一定的渠道费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很显然每家4S店的渠道服务费都不一样,而且没有向消费者明示,这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车易拍与4S店作为一个合作联盟,这笔费用一直是作为商业秘密存在于整个生态链条之中,而这也是整个二手车行业不成文的规定。

在目前来说,这部分费用,无法公示(标准不统一),也不能公示(商业秘密)。所以,才会受到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如何这笔费用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公开的、合理的收费,是整个二手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可以说,这需要整个二手车行业的规范、自律以及相关机构的监督。单就本次事件来说,这是车易拍的无奈、行业的无奈,也是消费者的无奈。

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解决方式是,由每家4S店单独出具规定,告知消费者要收取一笔委托4S店卖车的费用,但这一定是4S店不愿意接受的。而且,可以预料一旦4S店明示要收取费用,消费者就不会再去4S店卖车了。所以,此路不通。

当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不通过4S店卖车,从而避免这笔费用的支出。但是,一旦选择4S店卖车,就只能接受4S店补贴的合理性,把这笔费用作为选择当前“卖车效率最高”的二手车电商平台的一笔必要支出。

车易拍的问题如何解决?

车易拍的一部分问题出在自己的线上系统中。这套系统为了图方便,把车价(消费者所得)、佣金(车易拍所得)和补贴(4S店所得)混为一谈。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造成了困惑,也给别有用心之人创造了机会。消费者看到央视的曝光,当然会认为自己被欺骗了。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漏洞几年来都没有得到修改,所以车易拍被曝光,也是咎由自取,说冤也不算冤。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软件中严格分清三部分费用,让消费者不要再产生误会。否则,历史在将来还会继续重演。实际上,按照车易拍的最新公告,佣金已经被单独分离了出来。那么刚才谈到的不方便明示的渠道补贴费用呢?就在我这个局外人还在为这个事情烦恼时,车易拍自己做出了令人惊讶之举。

2016年3月19日,车易拍官方号以CEO杨雪剑的名义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在这篇包含感情的信中,杨雪剑坦陈行业弊端,并作出了大胆的决定。这一足以改变行业的举措就是“取消原来车源合作渠道的服务费收费项,如在交易中有其他费用发生,也将同步向买卖双方透明公示”。正如杨总自己在信中所说,“这个改变可能极大地冲击我们与4S店车源渠道的合作”。尽管如此,车易拍团队经过共同慎重探讨后,还是最终做出了这一决定。

方案的执行效率也高得惊人,“我们用6个小时通宵讨论执行方案。再接下来,产品研发部的小伙伴们30多个小时不停歇,让全新的产品在今天早上9:00上线。”也就是说,从曝光到深刻反思和彻底改进只用了短短5天时间。

二手车行业需要反思

事件进行到这一步,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同时也对二手车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这次冲击的深远影响也许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显现出来。但无论如何,本次事件对于二手车行业是一个好事,有利于倒逼行业改革,促进产业升级,让每一个二手车行业的参与者再次进行反思。

通过“3.15”的曝光,消费者也许会对二手车行业产生质疑,对二手车行业的诚信体系产生质疑。二手车行业行业诚信体系的一步步建立,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交易量稳步上升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摧毁这一切的如果只是一次媒体曝光,不免会让人扼腕叹息。

但要想建立起真正的诚信体系,让行业健康发展,就必须要直面行业积弊。在杨雪剑的公开信中提到“不完全是他们(4S店)想隐藏收费,更重要的是,现有二手车经营的法律法规根本不支持4S店合法合规地发展二手车业务。二手车行业的相关政策,已远远滞后并束缚着行业的发展。”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之时,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本次曝光之后,率先以身作则,做出颠覆性的改变,可谓是壮士断腕。

实际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年来就一直在为了改变二手车行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努力奔走。而在“3.15”前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要“活跃二手车市场”,反映了国家对于二手车行业的重视。二手车行业,未来一片光明。

尽管本次事件以车易拍勇于承认错误,挑战行业潜规则而暂告一个段落,但二手车行业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应当以此为鉴。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的自律,但用户的参与,媒体的监督,行业协会的发声,相关部门的法规都缺一不可。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