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编写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简称汽车零部件蓝皮书),于201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正式发布,这是行业内第一本系统梳理并专业展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全貌的权威研究报告。
总报告明确了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地位及重要性,宏观阐述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另外,发展篇通过对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华外资零部件企业及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子行业发展篇立足于本年度产业发展,重点选取了变速器、汽车电子、转向系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几个专题,从产业发展现状、典型产品特征、技术路线、发展难点、未来趋势等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专题研究篇针对产业集群特征及区域分布情况、主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整零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战略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设想,提出了对行业发展初步设想和建议。
此外,报告中“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政策体系”、“传统及新兴零部件市场”、“汽车后市场”及“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等数据均为行业内首次全面系统梳理。
根据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的介绍,该报告有五大亮点。
首先是趋势研判。本书从政策体系、市场规模、产品配套、技术研发、新兴零部件发展等多项维度入手,对全球及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未来全球及国内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研判。
第二个亮点是对细分市场数据全面分析。产业发展篇对传统汽车零部件(发动机总成、离合器总成、变速器总成、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制动系统、车身附件、汽车电子电器、汽车轮胎)及新兴零部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市场概况、产销规模、行业竞争情况、市场配套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及系统分析。
第三个亮点是对变速器子行业深入分析。在变速器子行业发展研究中,对AMT、AT、CVT、DCT等各类型变速器产品的技术性能及适用车型进行了全面对比,通过分析各类型变速器未来提高节能技术水平的手段并以5MT变速器为基准,对2020年各类自动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提升度进行了预判。
第四个亮点是对汽车零部件集群专题研究。课题组依托对北京、上海、吉林、武汉、广东等十大汽车产业园区的调研,对汽车零部件六大集群(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冀、西南、中部)发展特征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总结出零部件区域分布特征:1)沿海省市零部件产业相对发达,并呈规模化发展态势;2)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相对完备,中高端产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和吉林;3)沿海省市研发能力强且活跃程度高;4)整车中高端化发展区域零部件企业利润总额偏高。
第五个亮点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战略的研究。本书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进行了设想,并提出了重点任务(把握全球趋势,大力发展中国品牌;应用多种途径,实现创新突破;提高零部件企业地位,构建和谐整零关系;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国际化发展;加大资源投入,培育新兴领域竞争力)及行业发展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技术突破;改善整零关系;推进国际化发展;重视后市场发展)。
作为该书总策划、主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本书集合了汽车行业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中汽协各零部件分支机构、行业服务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政府部门众多行业管理者、专家和学者的心血和智慧,希望成为企业管理部门、相关学者研究未来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