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大方向。国际知名投行高盛预测,驾驶员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60亿美元,到2035年,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900亿美元。这是一场零部件产业的巨大变革,它同时也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趋势下,只有积极迎接挑战创新转变,才能掌握未来市场的主动权。
亚太:做智能系统一键式供应商
从去年开始,亚太股份通过在智能汽车领域连续不断的投资并购,迅速实现布局智能驾驶链条的目的。
“自动驾驶的投入节点就在这两三年,企业要是错过机会,就无法赶上。”亚太股份副总经理施正堂表示。
这一系列举动的具体意图,是为了2016年完成辅助驾驶功能和半自动驾驶技术装车路测;2017年底前实现无需横向控制的自动驾驶,完成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CC(自适应巡航控制)、LKA(车道保持系统)量产;2018年实现典型区域的自动驾驶,无人遥控停车取车,并且与V2X结合;2020年掌握高度自动驾驶技术;2020年后,根据客户需要,随时提供自动驾驶产品和技术。
当然,亚太的行动也不是盲目的。亚太股份认为,感知、分析决策和控制是实现自动驾驶的三个系统层。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亚太股份倾向于软硬件可靠且有量产产品的视觉类公司和科研实力过硬且基础扎实的毫米波雷达企业。
比如,前向启创擅长视觉类驾驶辅助技术,杭州智波正在研发车规级毫米波雷达产品,苏州安智在自动驾驶的系统集成算法领域已有积累,钛马科技则在搭建车联网云平台方面国内领先。
目前,由亚太股份、前向启创、钛马信息共同出资组建的浙江网联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已经结合亚太机电的执行系统部分,用两辆车对整套AEB、ACC功能进行了测试。
据了解,亚太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研发汽车电子系统,2000年之前,主要生产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随后开始逐渐开发汽车电子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BS(电子控制制动系统)。近几年完成了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IBS(电子助力制动系统)、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ACC以及AEB的开发。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整车厂的产业链越来越简单,对系统供应商的集成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亚太有这样的基础和实力,积极致力于向整车厂提供打包服务,未来定位于“智能系统一键式供应商”。
施正堂介绍说,采取打包方案后,系统数据交换会有统一的数据出口。在亚太股份的最终规划里,钛马会负责搭建车联网数据云,与交通、车辆智能驾驶数据互联互通。车联网数据云会与整车厂自有云通讯,双方设置安全关卡互换信息。
施正堂坦言,目前汽车电子零部件技术依然被博世、大陆等供应商垄断。国内产品无法超越是因为产品技术成熟度还存在差异。在施正堂看来,技术的成熟度部分取决于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投入,是包含人员费用、设备成本在内的长期投入。
亚太股份年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由2013年的2.94%增长到2015年的3.62%,主要用于汽车电子产品如EPB、ESC及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系统、智能驾驶、轮毂电机底盘等方面。
延锋:实现饰件与电子器件完美融合
近日,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在其上海总部展出了2016年创新展示概念车——ID 16。据了解,ID16主要聚焦“中国高端消费市场”、“城市SUV”、“自动驾驶”,这三大行业重点布局领域。
延锋汽车内饰首席执行官罗永瀚认为,自动驾驶要想真正实现商业化还尚需时日,但是智能汽车产业,这一风口却在加速到来。在此背景下,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开始加快步伐,期望通过前瞻性布局来抢占技术制高点。
“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未来,延锋汽车内饰将加快智能化饰件等汽车内饰前瞻技术领域的研发。”罗永瀚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内饰的零部件企业,延锋汽车内饰也深刻洞察到了车市热点的转变,“我们将在现有汽车饰件技术基础上,通过植入触控及反馈、自适应、新型显示等多元技术,实现汽车饰件与电子器件的完美融合,成为人-车-网互动互联的重要载体。”
延锋汽车内饰与KOSTAL9月 27日宣布,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双方CEO就智能内饰显示屏合作签订协议。在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下,双方将致力于将人际交流(HMI)控制系统嵌入高质量显示屏,并使之成为潮流。
据悉,KOSTAL在21个国家都有分部,业务涉及汽车电动系统、工业电子、连接器、检测技术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其HMI零部件市场比较大。
均胜:打造智能汽车顶级供应商
9月中旬举办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博览会上,均胜电子携旗下的德国普瑞、美国的KSS和中国的汽车电子公司联合参加这次全球技术盛会,这也是均胜电子今年上半年收购美国的KSS和德国的TS后,第一次整体亮相,展出的产品和技术聚焦智能驾驶领域。
KSS在这次展会上推出了紧急制动和360度环绕视野技术,这些技术将是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KSS公司作为全球顶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涉足汽车安全市场,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先供应商,其主营业务包括自动驾驶(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特殊产品三大类别,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主被动安全系统整合能力,面向自动驾驶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的公司。Kss目前在全球拥有五大研发中心,分布在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研发人员近千人,地域上可以对整车厂商形成全球覆盖。同时,今年上半年收购的德国TS公司也带来了车载信息系统、导航与辅助驾驶和智能车联系统等技术。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TS已经在导航辅助驾驶、智能车联和数据服务、信息娱乐方面进行布局和探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曾表示,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时间里,汽车产业将经历一场突破式创新的变革,而智能汽车发展将是中国晋级汽车强国的关键。
据悉,在完成对KSS和TS并购后,均胜电子已成为全球智能驾驶和汽车安全领域领先厂商,其业务的涵盖了驾驶控制、辅助驾驶、车载信息和行车安全,预计到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将突破300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