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厂长:从造“红旗”到改良“红旗”

汽车纵横 / 2019年10月19日 11:22

视点

于杰

亲定“红旗”设计原则

1957年5月,一汽接到了“解放”改型,轿车开发和越野车开发三大任务。最初设计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己图纸齐全,但试制工作困难重重。郭力经常亲自到车间,过问这些困难,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东风”试制成功后,毛主席观看“东风”轿车的消息传到一汽,极大地激发了全厂职工的热情,一股为主席造车的热潮随之而起。“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的口号响遍全厂。1958年7月,一汽开始试制红旗轿车。当时的任务是要求八一建军节生产出第一辆红旗车。

但是刚开始大家就对红旗牌轿车的设计原则产生了分歧。于是郭力来到设计处召开专门会议,经过反复讨论,亲自做出决定:“仿造”为主,适当改进,自主设计,符合使用要求、行驶条件,安全可靠,结合可能,力求先进,外型要美观大方,具有民族风格。事实证明,这个原则是正确可行的。红旗第一型CA72如此,1965年设计的三排座CA770也是如此。第一辆红旗CA72试制结束后,郭力亲自试坐,审查内部布置,并让车开到广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审查外形,最后予以肯定,确认符合原来确定的要求,并指明前脸的扇面和后尾的宫灯,是红旗造型的特征。这两点一直是红旗设计的准则,在以后的红旗三排座CA770上,也保留了这两个特征。

试制开始的时候,红旗V型汽缸体铸件成炉成炉报废,大家非常焦急,想了许多办法也没解决问题。这时,郭力亲自深入到现场,他不是仅盯铁水找问题,而是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从配砂、制芯、造型,到浇注、清理,一道工序一道工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分析。他形象地对大家说,铸件是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生产的,要找出问题所在,就要像“剥笋”那样,一层一层剥,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过。这样,从配砂开始,对砂子的成分、粘结度、水分和浇铸的温度都按工艺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并发动大家上下道工序互提要求,很快就生产出红旗所用合格的V型汽缸体,保证了红旗顺利试制成功。郭力在解决问题上的“剥笋法”,给以后在铸造生产方面,特别是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以很大启迪。

当时厂里群情激动,大家夜以继日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试制出一辆红旗高级轿车。这是一辆装有大功率高速度V8发动机,液压自动变速箱,动力转向和独立悬挂的高级轿车。在一个月内试制成这样的轿车,是难以想象的。这辆样车的制成,给了全厂职工设计生产高级轿车的勇气和信心。但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问题。

第一辆到多辆多型

试制红旗之初,有了设计图纸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缺少汽车饭金工的问题。为此,郭力又亲自组建了中国第一代轿车钗金工人的队伍。

当时,通过原一汽工会主席韦锡琢从上海请来了一位饭金工陈富贵老师傅,郭力将他安排在专家招待所,待如上宾。但是孤掌难鸣,单靠一位老师傅是难以完成培养徒弟,实现红旗批量生产任务的。没过几天郭力向上申请从市内拉出一个饭金厂来调入轿车车间。就这样,诞生了中国第一代轿车饭金工,也是后来轿车厂车身车间的主体和骨干力量。就是这批饭金工,靠着一把剪刀,两个锤子(木锤和铁锤),用“小米加步枪”的精神,艰苦创业,在建国十周年前夕,将30辆红旗和两辆检阅车送往北京,创造了轿车史上的伟大业绩。以后,又完成了大三排红旗的试制和生产,为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造了一批保险车车身。

1958年下半年,在试制多品种变型车的同时,从德国引进了一台叫做“乌尼莫可”的汽车。这车有动力头具有多种用途,能运输,能中耕,能发电,能打场,是一种农村实用的汽车,大家称之为“农用万能车”。对这种车的试制,郭力给予极大的热情和支持,测绘图纸进展迅速。但正当大家满怀希望地迎接又一个“新生婴儿”出世时,却传来停止试制的消息。原因是,这车只适用于小农经济,不符合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需要。这既是郭力的一汽造车岁月中的一个遗憾,恐怕也是我国农用车发展中的一大遗憾。

艰难的改良

1958年8月,一汽试制成“红旗”轿车,9月

底送两辆车到北京。1959年1月,中央要求一汽专心生产红旗高级轿车,并要求提高质量,消除1958年两辆试制车所经常出现的故障。这成为一汽在1959年最严肃的任务,因为预定红旗轿车在十年国庆大典上要作为检阅车出现在世人面前。此外,它将替代进口车作为许多中央首长的用车,它也将被用来迎接国际贵宾。高级轿车由于技术含量高,全世界只有几家老牌知名企业才能生产,而一汽只是初次试制,要在短期内真正质量过关,任务艰巨。因此,改进红旗轿车就成为1959年工厂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1959年2月,饶斌积劳成疾而去休养,郭力重任一汽厂长,改进红旗的任务就留给了郭力一人。审时度势,一汽党委决定全厂党政工团齐动员,依靠“三结合”的力量,组织突击队,猛攻26个厂级关键技术难题。同时,要求车间、处室也建突击队,提高各零件、总成、协作产品和整车的质量。在5月中旬一次突击队会议上,郭力对质量问题有很精辟的发言,他说“现在‘红旗车的毛坯条件相当好,我们将以两台车来推动调整,要结合调整和保证质量来带动技术攻关。5月份要大体过技术关,6月份试生产及解决问题,7月份才能谈数量。”他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当时存在的三大问题:

1.质量与进度问题。从道理讲,两者应互相促进,过了质量关才能谈进度,进度又能促进质量,但事实上往往存在这个问题。如处理得好,能互相促进,但如果处理不好,便会有矛盾,会牺牲一个方面。我们应争取前者。现在要求出的两辆车既称为‘合格车,便必须合格,不然白忙一个月,没有意义。如两者有冲突,则进度应让位于质量,这也不等于不要求进度,只是真要有所牺牲时,宁可牺牲进度。如真正处理得好时,二者均可不牺牲。

2.质量标准。以何为准绳呢?要看具体零件:机械加工零件应合乎图纸,如发现图纸有错误,则要改图,零件仍要符合图纸,而总成则要符合性能要求。例如现在曲轴锥度上差2微米,仍不可放过。毛坯质量以金属的技术要求和尺寸为主要标志,即要求成分、金相和尺寸。尺寸指能够加工,尺寸大了一点可以加工解决,因为“红旗”车是小批量生产,在合理公差范围内,不一定追求过格,可以稍大一点,个别零件有特殊要求的另论。质量标准应当具体化,不同单位有不同要求。例如车身也要有标准,冲压零件最后结论在装配。

3.进度。两台车仍有危险。但如果工作马上形成高潮,主观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努力,本月仍有可能解决。抓进度要充分利用人力和时间,时间便是胜利。一天有24小时,不能让它白白过去。要作具体分析。一件事只能一个人连续干的并不多,大量零件可以几个人轮流干,以充分利用时间。小问题要争取早做完,不要拖,真正尖端难题,也不可乱交班。现在进度上并没有多少余地,危险便在于此,发生问题便会垮台的。

郭力的讲话成为了当时攻关红旗的指导方针,克服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困难,一汽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诸如液压挺杆、高压油泵、发动机的缸体毛坯和曲轴的三层轴瓦、液压变速箱及其齿轮和刹车带、车身表面烫锡、油漆和内饰、密封件和电气件等等一系列难题都先后得到突破。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