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的很多从业者只看重眼前的小利益,而没有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大局观
在“3·15事件”平静了三个月后,二手车电商行业“波澜”再起。
6月19日,好车无忧发布的一项声明,这家一项低调的C2C二手车电商“状告”速来高调的人人车在360搜索中存在不正当竞争和侵犯名誉的行为。
在360搜索上检索“好车无忧官网”时,出现的头条结果是“好车无忧骗人,放心个人二手车人人车”的结果,仿佛又是“花钱买通无良搜索引擎,恶意中伤竞争对手商誉”,在国内互联网行业里,这又是一个多么熟悉的桥段。
熟悉的网民们甚至已经开始有些麻木。
事实上,因为传播通道的开阔性和受众群体的广泛性,那些掌握了巨量流量资源的互联网公司,以及那些借助互联网渠道宣传的传统行业之间从未停止过明枪暗箭式的撕逼大战。
远有早年间门户网站之间的混战,近有天猫、苏宁和京东的线上口水战,美团、大众点评和糯米的线下拳脚战,神州专车、滴滴快的和Uber之间的线上线下全天候、多战术结合的游击战。
总之,在背后“砸多少钱也无所谓”的雄厚资本的支持下,在台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社会网民的关注下,缺少了“撕逼”的中国互联网仿佛就不是正常的互联网。
涉及到此次事件,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二手车C2C电商平台的竞争态势和行业乱象。
2014年4月,国内二手车电商初见规模,C2B、B2B、B2C各种概念如火如荼,人人车则以C2C模式“横空出世”。到去年8月,腾讯、雷军等的8500万美元c轮投资,以及之后铺天盖地的黄渤呼喊着“人人车”,其社会知名度达到顶峰。
晚于人人车2个月的跟进者好车无忧,直到去年11月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后,至今都没有拍出一条广告。
杨浩涌的二次创业项目瓜子二手车,以花起自家钱来豪情万丈的富二代之势,自2014年10月成立、2015年9月正式更名以来迅速席卷全国不少城市的楼宇广告“鱼塘”。
在重资产的二手车电商行业,人人车、好车无忧在与瓜子这个“超级富二代”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也不得不转变发展思路和竞争策略。
例如人人车的“千城扩张+开放生态”计划和好车无忧的“城市轻展厅”概念。既然拼烧钱拼不过,那就另辟奇径,拼头脑拼战略。
6月20日,好车无忧CEO彭程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这件事情从发生至今未收到对方(人人车、360搜索)的回应和道歉,并保留下一步动作的权力。
人人车公关总监孙羽则说,在收到好车无忧的公告之后,公司正在展开调查,并不排除是“底下工作人员或者第三方恶意为之”的可能,会在调查清楚之后对外发声明。在此之前,人人车暂不对外界做任何回应。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从来都是得流量者得天下,作为商业主体的企业与作为流量入口的搜索引擎展开“合作”已是行业内司空见惯的“潜规则”。
无论是为达到品牌宣传和推广的目的,还是起到网站优化和导流的作用,买断行业关键词,进而影响搜索排名,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毫无根据地恶意中伤和诋毁竞争对手,则就过了底线。
实际上,同行间掐架互黑反映出了二手车电商们面临的更窘迫的问题。
去年开始,在资本概念的炒作和市场发展的合力推动下,二手车电商行业声名鹊起。特别是“国八条”推出以来,电商们更是“开红酒庆祝”,欢呼互联网二手车的春天将至。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
2015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960万辆,仅占2459.76万新车销量的38%,远不及欧美发达市场的200%~300%这一比例,这也是二手车从业者们的自信来源:中国二手车市场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然而,这个市场实际成长异常艰难。
从整个行业态势来看,新车市场的不断降价无形间分流了很大部分的二手车潜在消费者,挤占了二手车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
社会公众对二手车的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依旧停留在水深、车差以及无诚信的层面,国内二手车市场诚信体系远未完善,二手车质量标准也未建立。
同时,在行业发展和地方利益的博弈中,二手车行业依旧阻碍重重。
即便是二手车电商大发展的2015年,中国二手车电商平台交易规模也仅有101.2万辆,而这一掺杂了许多重复交易和数据造假的数字也仅占整个二手车交易量的10%左右。
二手车电商们为了凸显自己直击行业痛点、颠覆传统模式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标准性,总是过于夸大和歪曲整个二手车行业的黑暗面,“信息不对称”、“鱼龙混杂”、“坑蒙拐骗”、“事故车”等字眼充斥在其对外宣传中。
殊不知二手车电商也是整个二手车行业的一份子,抹杀行业整体形象无异于是在毁掉自家长城,摧毁自己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根基。
在整个蛋糕还没有做大之前,二手车电商们之间开始了各种形式、纷繁缭乱的公关战,这些本该用在提升服务体验和价值标准的精力和资源,都用来应付无休止的互黑撕逼和广告宣传上,长久以往的内耗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必然是致命的。
在一个用户习惯已被培养起来的行业,负面消息影响的只是单个产品或品牌,而对于还处于消费者培育期的二手车电商行业来说,互相掐架和撕逼,带来的结果只能是社会公众对这一行业的认知恐惧,负面满天飞只能造成用户信任度的急剧下降,用户快速流失。
这个行业的很多从业者只看重眼前的小利益,而没有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大局观,在今年“3·15事件”中,有多少二手车电商同行对此幸灾乐祸,又有多少友商在暗自窃喜?
鲜有人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