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壁垒值得警惕

汽车纵横 / 2018年08月14日 12:33

视点

近年来日益兴起的第三方测试,成为阻碍我国轮胎出口的隐形壁垒。

第三方测试有别于开发人员或用户进行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客观性。然而本应中立、客观的第三方机构却始终难以避免利益的捆绑。

2014年2月11日,欧洲最大的汽车行业联盟“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发表新闻公报,就该协会在其举办的“2014年德国最受欢迎汽车”评选中存在暗箱操作行为向公众致歉。该机构另一项对中国轮胎测试造假的丑闻也浮出水面。在2010年冬ADAC和德国商品检测基金会共同进行的测试中,中国几个轮胎品牌均“遭遇滑铁卢”。在28个冬用轮胎品牌的检测中,成绩最差的3个全部来自中国。

一位前米其林轮胎公司高管透露,ADAC故意让中国轮胎“测试不及格”,以便把廉价的“中国制造”拒之门外。当年在ADAC的测试结果公布后,中国轮胎在德国的销售出现了大幅下降。endprint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