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雁笛
汽车制造商们联合发布隐私保护的准则,显然希望取得消费者信任,否则通向车联网的世界将充满风险
不用怀疑,随着车联网的普及,驾驶者大量的个人信息正在通过车辆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telematics)被发往汽车制造商。汽车公司的目的是利用这些数据提供更多的服务,但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担心的则是个人隐私。
最近,包括苹果、脸书(Facebook)在内的一众互联网公司正在遭遇信任危机,原因就是用户信息被大量泄漏。其中,有些是无意间的失误造成,而另外一些则是传闻故意为之,以测试用户对信息泄漏的容忍度。
为避免日后陷入类似境地,2014年11月12日,宝马、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本田、现代、起亚、奔驰、日产、丰田、大众、沃尔沃、三菱和马自达联合发表《消费者隐私保护准则一一车辆技术与服务隐私准则》(Consumer Privacy ProtectionPrinciples:PRIVACY PRINCIPLESFOR VEHICLE TECHNOLOGIESAND SERVICES),就处理消费者数据和保护客户隐私的原则达成一致。
该准则由汽车制造商联盟(Alliance ofAutomobileManufacturers)和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GlobalAutomaker)起草完成,要求汽车公司告知车主通过其车辆采集的数据类型、用途和共享方式,同时在用户指南、车内标识和互联网注册时向用户说明信息,使车主能在购车前了解相关情况。此外,汽车公司在使用用户数据前,需取得相关许可方能行动。
上述所有最迟将于2017年开始实施,如有相关的工程设计变更需要,该汽车制造商将获得一年的延期执行批准。
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数据收集和公开政策,它可以通过相关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例如通过GPS模块、智能手机联接等功能来分析驾驶员的个人情况,但能否保障用户的隐私并无定论。
福特全球销售市场副总吉姆·法雷(Jim Farley)曾在今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说:“通过车辆上的GPS模块,我们知道你实时的位置和动向。如果用户在用车过程中违法了,我们可以准确将位置确定下来。当然,我们不会将相关数据向外透露。”
法雷随后以意思表达不明确为由收回了自己的言论,但该言论已经引发了一股批评。《汽车商业评论》认为,汽车制造商们此时联合发布隐私保护的准则,显然希望能够取得消费者信任,否则未来他们在这个领域每前进一步都有可能遭遇法律的风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