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来说,“氢”意味着什么?是童年时代欢乐节日回忆里的氢气球?还是让人生畏、拥有巨大杀伤力的核武器——氢弹?而对于汽车企业丰田和现代来说,“氢”则是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能源。
虽然面对“电动化”的浪潮曾反应“迟缓”,但是在探索“氢能源”的应用进程中,丰田和现代俨然已是“领跑者”。不论是“世界第一车”的暗中争夺,还是在中国开启实证实验、一系列推广展示活动。近期,在氢燃料电池车的领域,丰田和现代频频在中国开始“秀”肌肉。究其原因,恐怕有三点:
一是,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更迅速,“氢能源汽车”的推广更容易被市场所接纳;
二是,“封闭使人落后,开放使人进步”。丰田曾经封闭地研发混合动力技术,结果走了弯路,而成为汽车产业的“对立面”,最后不得不开放各种专利,使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得以“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能源和环境挑战下,对于新能源汽车,我国几乎有全世界最为“优厚”的政策环境,这不仅仅只是提供高额政府的“补贴”,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明确提出新能源车的发展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态势下,全国对新能源车的发展形成了高度共识,进入新能源车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与电动车类似,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也需要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发展,因此在中国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对于丰田和现代来说,甚至将有比本国更好的发展环境。
那么,面对日韩“抢跑”氢动力,我们怎么办?
事实上,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我国已有一定的产业技术积累。早在2001年,科技部推动第一个电动车重大专项提出了“三纵三横”的说法,这里面燃料电池、混合動力和纯电动车就是“三纵”,三个关键的共性技术,电控、电机、电池是“三横”。此外,在国家对于电动车的补贴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车是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唯一补贴“不退坡”的。因此,此番“氢动力”的热潮,也许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新机遇。当然,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如果说电动化是“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么发展氢燃料,也许是一次“变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实力和耐力,也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不过,在面对产业变革的号角时,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够“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