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昂
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化工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作为全球汽车工业最大的化工产品供应商,巴斯夫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随着其产品被应用于整个汽车价值链,其企业社会责任也渗透至汽车行业的各个方面。
催化剂解决方案有助改善空气质量
在中国,空气污染的防治已经成为日益迫切的挑战。由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机动车排放便成为攻克这一难题的重要一环,这也促使中国政府不断地收紧和提高机动车的排放标准。
作为催化剂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巴斯夫拥有卓越的专业知识,其开发创新的排放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巴斯夫大中华区业务和市场发展全球高级副总裁郑大庆博士告诉记者,巴斯夫在2013年推出了四元转化催化剂(FWCTM)系统。全新的FWCTM四元转化催化剂可去除汽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等固体,帮助汽车制造商达到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此外,随着环保理念的日渐世界各地许多地区广泛采用的严格标准,都加强了对颗粒物排放的控制,如欧6c(Euro 6c)。目前,巴斯夫正在研发帮助发动机厂商达到国六标准的汽车尾气催化剂。“未来几年内,巴斯夫的系统将成为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标杆之一。”
巴斯夫还为卡车提供全面的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SCROF,该技术有助于柴油卡车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达到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巴斯夫SCROFTM(带选择性还原催化剂的颗粒捕集器)系统只使用一种颗粒捕集载体,通过一个整合的系统,能够同时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这为轻型和重型柴油卡车提供了一种高效减排的解决方案。”
提高燃油添加剂使用意识
车用燃油添加有效的清净剂,可以提高清净性,有利于汽车发动机保持清洁、发挥发动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排放污染。巴斯夫汽油添加剂快乐跑是由巴斯夫开发的高效专利燃油添加剂产品,可以帮助车主提高燃油经济性,也是为数不多的消费者可直接购买的巴斯夫产品之一。为了提高中国消费者燃油添加剂的使用意识,并推动其进入中国更广大的市场,以应对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空气质量恶化的问题,巴斯夫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05年和2007年合作建立了汽油和柴油台架实验室,评估国内汽油和柴油添加剂的有效性。
轻量化解决方案
据测算,如果汽车重量每减轻100公斤,其每公里的碳排放将减少10克。因此汽车行业是巴斯夫轻量化解决方案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此外,轻量化解决方案还可降低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而轻质化材料的创新是实现“轻量化”的基础。在轻量化领域,巴斯夫Elastoflex新型聚氨酯复合材料解决方案在汽车中有着广泛用途。新款奔驰smart fortwo就在蜂窝夹层结构顶篷中使用了ElastoflexE聚氨酯泡沫塑料,其顶篷模块由蜂窝夹层和玻璃纤维衬垫组成。据了解,得益于新型材料的使用,新款奔驰smart fortwo的顶篷重量较普通顶篷减轻了30%左右,并且依然保持较好的强度和抗弯刚度。此外,巴斯夫自主研发的Elastoflex E聚氨酯泡沫塑料已应用于宝马i3电动车的顶篷以及内饰部件,这也使巴斯夫首次批量生产Elastoflex E并用于汽车内外部件成为可能。
创新涂装技术应用于生产线
涂装是汽车制造业中能源消耗最密集的工艺之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能耗和二氧化碳(CO2)的最佳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水性汽车漆领域的先锋和技术领导者,2005年,巴斯夫将水性汽车色漆引入上海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成为中国首家使用水性汽车原厂漆的汽车制造商。自此,巴斯夫与国内汽车制造商保持紧密协作,将创新的涂装技术应用于涂装生产线,从而显著降低溶剂使用量、减少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因此提高了汽车制造流程的可持续性。2015年,巴斯夫还荣获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所颁发的“2014年度优秀供应商:技术创领奖”。
问与答
——对话巴斯夫大中华区业务和市场
发展全球高级副总裁郑大庆博士
《汽车纵横》:除了在产品和技术层面,巴斯夫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其他方面,巴斯夫有做过什么工作吗?
郑大庆:教育是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巴斯夫自2008年以来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合作推出了“汽车维修涂装职业教育项目”,通过与国内顶尖的职业院校的合作,开设“巴斯夫班”,培养“科班出身”的汽车喷涂技师,为各大品牌的汽车维修站带来了新生力量。
《汽车纵横》:能否具体说说。
郑大庆:巴斯夫与职业学校的合作,不仅包括提供巴斯夫全球统一标准的课程和教材,还有对师资力量的培养。每个学校在正式开班前,先要配备经过巴斯夫培训和考核的“核心教师”,这些核心教师是该职业教育项目的核心力量,也确保了教育的高质量。日前,巴斯夫汽车维修涂装职业教育项目已被列入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