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的科技之舞

汽车周刊 / 2019年08月27日 04:59

人物

24小时的“华山论剑”

勒芒(Le Mans)小城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 200公里处,ACO(法国西部汽车俱乐部)在这里创建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一类似“华山论剑”般的赛事。虽然主办方还拓展了诸如美国勒芒系列赛、勒芒1000km洲际赛等衍生赛事,但最为著名的赛事还属每年6月在这里举行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自从首届比赛于1923年举行以来,除了二战前后的几年以外(1936年,1940-1948年末举行),勒芒耐力赛从未间断过,今年6月中旬将举行的是第82届。

疯狂的赛制

顾名思义,24小时耐力赛,就是赛车要在赛道上连续奔跑24小时,没有固定的公里数限制。比赛一般从第一天的下午四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的下午四点,历时24小时。勒芒赛对车手是个极大的考验,每辆赛车由3名赛手轮流驾驶(1980年中期以前为2名赛手)以最高将近400km/h的速度行驶,所有的加油、换胎和维修时间都包括在24小时以内。最后,行驶里程最多的赛车将获得冠军。

参加比赛的用车分为多个组别,含顶级的LMP1组以及LMP2组、业余组等,参赛车辆有用原型车改装的,有的是为比赛特制的,有开放式座舱的,也有封闭式座舱的。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最精彩激烈的赛事之一,在近百年的历史上,这里曾事故不断,但它提供给赛车手们的赛车积分值相当于其它锦标赛的3倍,因而至今仍不断吸引着各国的赛车好手。

车迷的狂欢

由于勒芒耐力赛是全球各种耐力赛时间最长的比赛,而且选手驾车在同一环形赛道上要不停地转上350多圈,比赛显得单调、乏味。不论是车手、车队成员还是观众,在下半夜的时候都会变得疲惫不堪。因此这场比赛被称为最辛苦、最乏味、最备受煎熬的赛事。当然,最累的当属赛手与赛车,观众就好很多了,还可以带着房车或帐篷前来观战的,赛场旁的30个大型停车场每次比赛都停满了10万辆汽车。观众最多的一次当属1971年的比赛,观战者突破30万人次。

赛场周围还有设施齐备的餐饮、娱乐和休闲场所,以及销售仿制的各大车队服装、帽子的铺位,让车迷们在这里如同过节一样。观众可以在餐厅里一边吃着可口的食物,一边看见窗外时速超过300km/h的赛车飞驰而过。

媲美F1的技术盛宴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比的就是速度与耐力,从纯技术角度来看,勒芒大赛甚至比F1更加刺激。由于不像F1那样对汽车技术进行严格限制,参赛厂商们不惜血本,将发动机、悬挂、材料等各个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赛车上。欧洲车企如奥迪、标致等则将柴油高压共轨直喷技术、电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轻量化技术等悉数引入该赛事的赛车中。

在近十年的勒芒最高级别组的缠斗中,标致是唯一能够咬住奥迪的对手,奥迪关心的是能否卫冕,而标致则多次对冠军发起冲击。2006年至2008年,实力雄厚的奥迪车队获得三连冠,2009年标致抢冠成功,2010年及2011年,标致都与冠军失之交臂。由于财务等原因,PSA退出了2012勒芒赛事,而奥迪的卫冕几乎成为常态。

很多著名的赛车手都对勒芒大赛刮目相看,四次获得勒芒大赛冠军的法国车手波斯卡科洛说:“如果不打算参加勒芒车赛,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赛车手!可以形象地说,勒芒大赛就是‘天使与恶魔共存的高科技大奖赛。”

今年勒芒看什么?

今年,ACO发布了2014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参赛名单,总参赛车数量依旧有56辆,其中启用技术新规的LMP1组的10辆赛车中,有7辆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分别是奥迪的3辆R18,丰田的2辆TS040,以及保时捷2辆919。

今年LMP1组的技术规则还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具体做法是彻底放开了对发动机的限制——汽油/柴油并存外、对发动机的排量、进气、涡轮增压值、燃油喷射压力都没有做任何限制、允许每车最多使用两套能量回收系统(动能/热能),允许使用四驱系统等。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勒布的车队首次参赛。这位9届WRC总冠军曾在2005、2006年以车手身份参加过勒芒24小时耐力赛。而这次,他将不再是坐在方向盘后,而是作为车队经理出现。endprint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