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着色车窗玻璃,其中一种通过工厂内的化工处理过程永久性呈现暗色调,另一种是根据光照强度不同的自动变色玻璃,它需要能量源来维持玻璃的深暗颜色。
一支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已经研究出第三种方案——玻璃能够在白天呈现深色阻碍光线进入,在晚上则变得清晰透光,同时不会消耗任何能量。
这种被称做全新自着色玻璃技术不需要其他设备提供电能,依然能够在阳光明媚的白天转化成蓝色,减少了将近一半的阳光射入;当玻璃逐渐变暗,它实际上还能够储存能量,因此可以充当透明电池组的功能,用来驱动各种不同辅助系统。
所以新款智能变色玻璃具有两项功能:遮阳和提供电能,当玻璃内含有的电解液接触到空气的时候,阳光作用下开始充电并转化成蓝色,仿佛它能够呼吸一样。
它的技术原理如下:
在两块玻璃板上镀上铟锡氧化物(即ITO,经常用作电视机显示器的透明导电涂料),夹层之间有液态电解质。其中一块玻璃板额外添加普鲁士蓝颜料涂层,另一块附着铝箔薄膜。两层玻璃通过标准电线连接在一起,当供电回路被切断,在耀眼太阳光照射下,颜料与电解质中的溶解氧开始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导致玻璃变成蓝色。
化学反应过程中,电能也得到储存,如果希望玻璃重新回到无色透明的状态,就必须再次接通供电回路,让透明电池组释放电能。驾驶员可以指定用这部分储存电能来供应车内照明,为手机充电等。
这项变色玻璃技术在插电式电动车以及混合动力车型上将非常有实用价值,可以帮助节省真正电池组的电能来提供续航里程。当然该先进技术也可以应用在建筑物上,以同样的原理节约电费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