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京国际车展依旧如火如荼,人潮汹涌,场面壮观,但在这春末夏初的日子里,传统汽车产业却分明感到了一丝寒意。事实上,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iPhone即将占领方向盘、特斯拉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今天,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汽车产业正面对着巨大的挑战,甚至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传统车企所不得不应对的现实是,如何成功实现“青春”转型?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不仅创造了石破天惊的商业模式,而且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汽车产品的主流消费人群也正在发生着变化,“80后”、“90后”在逐渐成为消费主体。作为伴随“移动互联”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于汽车的功能诉求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可以说,“青春+互联时代”已经到来,这使汽车成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汽车的价值来源已不再仅仅是汽车本身,而转移到服务和软件。这也必然要求传统的汽车行业重构其核心与价值链,建立属于汽车企业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以及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主动拥抱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智能汽车的出现必将改变传统车企的利益格局。在涉及到车与车、车与交通控制系统、车与云计算及大数据的互联互通的车联网世界,话语权并非掌握在车企手中,而是在谷歌、微软、Facebook这样的IT巨头手里。所有的人都在探询,谁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主导者?是底特律,还是硅谷?但是,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汽车产业与新兴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主动迎接汽车行业颠覆性革命的到来——只有拥有这种思维的汽车企业才有未来,这也是传统汽车企业实现“青春”转型的关键所在。
未来已来,互联网带来了消费理念的巨大变化,青春人群成为消费主体,传统车企是否也面临着紧迫的“青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