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考验政府转型成效

汽车观察 / 2023年05月27日 12:06

新闻

新能源车不是今天才成为热点的,但没有最热,只有更热,进入 5 月份,这股热浪也随 着夏天的到来持续升温。

5 月 5 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立;15 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正在研 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19日,苏州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20日,上 海和武汉同时出台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优惠鼓励政策;21 日,工信部邀请 39 个新能源汽车推 广示范城市或区域负责人,商讨新能源汽车推广问题,意欲破除地方保护; 24 日,习近平总 书记在考察上汽集团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次热潮确实不同于以往,政府与企业联动,中央与地方联动,行业内与行业外联动, 国内与国际联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车的命运会得到实质性改观。

新能源车的成功推广,需要全社会的改变——技术的改变、法规的改变、能源供应的改变、 使用环境和习惯的改变......但首当其冲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改变。

首先要改变的是多头管理。电动汽车百人会定位为非官方和非营利性的政策和学术研究 机构,以改变电动车的命运为己任。但看看由 12 名部级干部组成的百人会顾问委员会,除了 文化部与汽车关系远一点外,其他部委都确确实实与汽车产业管理紧密相关。说是非官方, 但官方意味不能再浓了。这个顾问委员会是中国汽车产业管理现状的真实写照,多头管理, 离开哪个部门都难推进。借此机会破除多头管理顽疾,建立起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管理机制,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成功的关键,也是传统汽车之大幸。

其次是政策法规要适当超前。国家的政策法规只有适当超前行业的发展,才能发挥引领 作用。但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地方性政策出了一大堆,国家层面的政策却一直在研究之中, 倒是对新能源车的规划制定得无比宏伟。上个月笔者参加了一个关于新能源车的论坛,有趣 的是出席会议的代表中,新能源车企业寥寥,大多数都是做投资的,而且大家最为关心的就 是国家的政策。国家补贴退坡时间表到底延不延长?购置税费如何优惠?充电桩标准如何统 一?准入车型目录谁说了算?资本盯着政策,项目等着资本。有人直言,关心政策是因为政 策缺乏延续性,判断政策比做好产品对企业的影响更大。其实,政府最该做的就是及时制定 政策和法规,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而不是制定销量规划,更不是操心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之 类的事情,因为那是企业和市场的事。

政府还有一项职责,就是对共性研究的投入。新能源车涉及很多全新的技术领域,电池 技术、电控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都是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我国这些年也投入了不少资金,搞 了很多研究项目,但有产业价值的突破却很少。政府的规划中连每年的销售目标都定得清清 楚楚,但对共性研究的可考量目标却没有这么清晰。本指望弯道超车,但当国外的一项项技 术突破和一件件产品推出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又一次被抛在了后面。

政府职能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新能源车的推广就是一块绝好的试金石。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