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热门的中国品牌车型毋容置疑一定是吉利星越,轿跑的 SUV 造型已经迷倒了一大波年轻人,更别说让人蠢蠢欲动的动力数据。不过这次我们拿到了的星越是带有 48V 轻混系统的 1.5TD 车型,究竟搭载 48V 的轻混合动力系统星越油耗方面有没有突出的表现了?还有星越的操控性会不会带来新的惊喜?此前,这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不过这篇测试将会你们心中的谜团一一解开。
相当极致的熄火滑行
当下政策不断迫使车企降低油耗,而实际消费者可渴望油耗更低,降低使用成本。为了油耗星越也拿出自己的办法,采用一套 48V 的轻混系统配合 1.5TD 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工作。首先这台发动机代号 JLH-3G15TD 的 1.5TD 发动机和领克车型、缤越身上的 1.5TD 发动机是同一型号,只是调校上有所差别。
1.5TD 发动机采用模块化、平台化、家族化的设计,保证了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以及达到更高的排放等级。主要采用技术包括:200bar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顶置喷油嘴、低惯量涡轮增压器、带 mask 结构的高滚流比气道设计、可变排量机油泵、缸盖集成排气歧管和 DVVT 技术;同时采用双质量飞轮、平衡轴、静音高压燃油泵及减震喷油器等技术,改善发动机的 NVH 性能。
变速箱方面采用湿式的 7 挡双离合变速箱,独立的油冷系统让变速箱散热性能更佳。48V 轻混动系统是采用 BSG 的结合,即是启动机和发动机一体式的结构,通过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给 48V 电池供电。

星越 1.5TD 拥有三种驾驶模式,经济、标准以及运动,三种模式下均呈现出不同的动力表现。
运动模式,转速几乎不会回落至 2000 转之下,时刻保持着充沛的动力输出以及敏捷的油门响应。1.5TD 毕竟还是属于三缸小排量,全油门加速时 2000-4000 转是动力爆发最有劲的区间,高转时动力爆发有不少的下降。因此,星越 1.5TD 在 80km/h 之前动力颇为不错,100km/h 之后加速力开始逐渐回落。

经济模式下,油门响应相对缓慢一些,同时变速箱升挡更加积极,转速更愿意待在 2000 转之内。得益于 48V 轻混系统,松开油门时,系统视乎工况实现三种不同方式的节能滑行。
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系统将会熄灭发动机滑行,尽可能提升滑行距离。熄灭发动机滑行只适合在平路或上坡路况,其余路况系统将会采用空挡滑行或带挡的能量回收滑行。
带挡的能量回收滑行是通过发动机拖拽运转带动 BSG 电机进行能量回收,减速感觉会比普通燃油车要明显得多。空挡滑行时发动机与变速箱断开连接,发动机怠速空转同时不会进行充电。
熄火滑行不仅在低速可以实现,而且高速行驶时同样可以实现。这时空调、大灯、音响等电器包括制动系统都能正常工作。踩下油门发动机马上被带动工作,转速自动回到合适的位置,动力稍等半秒便会输出,整个衔接过程比较迅速且不会有明显的顿挫感,属于不错的体验。不过有时会出现犹豫情况,先出现数秒带挡滑行能力回收,再熄灭发动机滑行,对舒适性稍微有一些影响。
标准模式也会出现以上三种模式,只是选择熄灭发动机滑行将会更加谨慎,保证了行驶舒适性。另外,运动模式下只会带挡滑行。

搭载的 7DCT 湿式的双离变速箱一直以来都是有口皆碑,不管是起步还是突然地板油的降挡反应表现比较不错,而且换挡速度照顾着舒适性,振动和顿挫都得到较好的抑制。只有全油门加速时,可能会希望换挡速度再快一点。
星越是吉利首款 CMA 架构下的运动 SUV 悬架配置当然不会磕碜,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前后的轴承座也是采用铝合金材质,有效降低簧下质量。不过这里卖个关子,想了解更多星越底盘,记得留意我们后续的底盘分析。
从星越动感的外观,就认为它一定是硬朗的调校,那就大错特错。有运动的风格,底盘调校也不一定运动。星越也是同级别 Coupe 中最舒适的调校。首先星越的底盘调校总体呈现出初段偏硬,中段软,后段变硬的状态。
底盘对于路面的信息过滤的比较妥当。各种零碎的小振动都能很好被隔绝开外,坐在车内不会感受到除了发动机怠速以外的多余振动,保证了良好的舒适性。初段硬在处理减速带井盖这些小坑洼表现得更加扎实稳定,抑制多余的弹跳和抑制横摆有不错的表现。
面对一些大坑洼或者连续的不平路面,悬架表现得足够的软乎,也能吸收较多的振动,努力营造一种舒适感。可是贪心的我总想着要更多,想让底盘再厚实一点就好了,高速行驶给人的安定性也会更好。当然现在的调校未尝不可,但距离吉利幻想的越级对手依旧会一些距离。
因此,对星越的底盘表现切勿用太高的期望值去看待,不必加太多运动的幻想,反倒是用平常 SUV 调校的角度去感受会有更多的惊喜。总体来说,星越底盘表现出超乎意外舒适,硬棒棒的一面却很好收敛起来。
星越拥有两种的转向模式,运动和舒适。两种模式下主要的差别在于转向助力的多少,运动模式下虽然助力少,但也不会觉得明显费劲。转向的回正力矩适中,转向阻尼不会突兀,表现得比较线性。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转向的响应比较快,车头可以敏捷跟随方向盘的动作,表现得非常跟手,指哪打哪不成问题。敏捷的转向也提升了星越的操控乐趣。

百公里加速:11.10 秒
虽然星越可以进行憋转速到 2000 转,但似乎对加速并没有帮助。变速箱起步结合稍微迟缓,需要点时间和耐心,所以起步反应不会特别的快,轮胎也没有发出抗议的声音。加速过程中,转速也接近 6000 转进行换挡,破百公里需要切到 3 挡。最终百公里加速成绩为 11.10 秒。这个成绩比我们预想中要差些,不排除是试驾车的个别原因。

进行连续十次的百公里制动,星越没有出现明显的热衰减现象,同时制动系统也不会出现冒烟等异常情况,制动系统表现得非常稳健。整体的制动姿态保持不错,不会出现过分的点头现象。连续的制动成绩可以维持在 40 米出头。

星越 1.5TD 在怠速时会略微听到发动机噪音和感受到轻微的振动,不过行驶途中完全听不到发动机的噪音,随着速度提升风噪和轮胎的噪音会略微上升。总体上星越噪音控制得比较不错,再配合 BOSE 音响,几乎可以忽略噪音的存在。
油耗测试:6.37L/100km
虽然测试时间紧凑,但也不会忘记大家最关心的油耗。油耗测试总行驶里程 111.1km,经历过一半的高速畅通路况,一半城市走走停停路况,没有遇到长时间拥堵路况,平均时速为 42km/h。最终表显油耗为 6.9L/100km,实际加油 7.08 升,平均油耗为 6.3L/100km。油耗表现确实有点惊喜,很大原因是发动机非常愿意熄灭,无论高速低速行驶只要松开油门,发动机马上就会熄灭,的确有效降低油耗。

我进行标准的 18 米桩桶测试,主要考验车辆操纵稳定性、转向系统工作情况、车身稳定性系统工作情况、车辆濒临极限状态以及原配轮胎的情况。关闭车身稳定系统,选择运动模式走起。
一开始星越的绕桩真的是又期待又担心。星越的坐姿虽然稍微偏高,但视野完全没问题,同时也不会给人重心特别高的感觉。开始进行绕桩,居然一下子找到节奏,再绕几把确认无误。星越是货真价实的运动选手,操控乐趣性还不错,对得起这么运动的外观。
第一好感是转向非常敏捷。转向系统往往是影响操控性的首要因素,星越的快速转向响应可以让人感受到零时差的动态变化。方向盘打多少,前轮就马上对应转多少,完全无需要等待。不管是运动转向还是舒适转向都适合绕桩操作,不存在转向过轻而毫无感觉的情况。星越的直接敏捷转向值得加个大鸡腿。
第二好感是重心偏低。快速绕桩时感受到车身重心转移非常灵活,没有 SUV 一贯以来的惯量难转移的情况。重心能够很好随着运动轨迹发生改变,没有拖后腿半拍的笨重的感觉。
第三底盘调校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前面说到底盘悬架呈现硬软硬的状态,最后的硬是避免了车身大幅侧倾而作出的强有力的支撑。悬架能够让轮胎尽可能贴紧地面,激烈绕桩时没有出现车轮离地情况。后段的硬给予车身足够支撑,减少夸张的侧倾。
同时星越在濒临极限时并不会呈现出严重的推头状态,而是稍微有点甩尾的姿态。显然悬架的调校下了一些功夫,操控开始有点人马一体的感觉。另外,关闭车身稳定系统后,就算开到极限也不会出手相救。车身稳定系统工作起来不粗暴,单轮制动工作状态柔和,不影响操控的节奏。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星越的绕桩极限比较高,可以达到 64km/h 左右。同时原车的韩泰轮胎是偏向高性能操控系列,抓地性能非常不错,轮胎极限隐藏得比较深。因此,星越是属于一款真正运动性的选手,拥有一定的驾驶乐趣,周末开上山路劈弯也是相当有意思。

性感外观
这次我们拿到的是 300T 版本,即 1.5T 的 48V 微混版本,外观上其实与之前试驾的 2.0T 版本没有太大的差别,即便两个版本车型放在一起也不容易辨认,也就是说买入门版在外观上没有大折扣,依然帅气够骚。

内饰和空间表现
内饰也一样,基本与高配是保持一致的,非对称的中控布局,而且更偏向于驾驶员一侧,营造出较强的运动氛围。另外用料以及配色方面,在视觉效果上的档次感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同级别当中也有较高的水准。


总结
星越让我印象最深刻是的熄火滑行以及操控性的表现。1.5T 三缸发动机、48V 轻混系统以及 7DCT 搭配颇有默契,动力够用,而且也让油耗有着出色表现。同时底盘调校兼顾了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让外形性感的星越拥有真正的驾驶乐趣。个人认为星越 1.5TD 的综合表现在同级别当中数一数二,至少油耗上不必过多忧心。若希望得到更加澎湃的动力和平顺性,星越的 2.0TD 或者 1.5TD PHEV 会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