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颜值高、配置全,这款豪华车开起来还非常过瘾!

有车以后 / 2021年07月29日 06:14

新闻

大多数年轻消费者对于时尚个性都有着自己独特追求,尤其在选车时,一辆车是否好看、好开、足够运动,很大程度影响了它们的最终购买决策。而豪华品牌更加注重车型风格与调性的表达,与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十分契合。并且随着年轻人消费力的上升以及众多豪华品牌价格的下探,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在选车时都会跳过那些普通品牌车型,直接将目标锁定在一些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型上。例如在 25 万左右的区间,年轻人可能会选择宝马 1 系、奥迪 A3 和刚刚上市不久的奔驰 A 级。

同属于豪华品牌,这三位选手在调性与风格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哪款车更适合自己?哪款车又在风格上更加突出呢?下面,我们就带着大家具体来了解一下:

国产三厢奔驰 A 级算得上一位新的选手了,用上了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装上了屡试不爽的双屏内饰(仅 A 200 L 以上车型),豪华与优雅并存。

而新 1 系三厢 M 运动版(以下简称:宝马 1 系),首次在国产 UKL 车型上加入 M 运动套件,配合精简干练的车身,整体变得更加精神,视觉效果满分!看得出,宝马在运动感的营造上,一点也不含糊。此外,新 1 系 M 运动版在配置方面也着重进行了升级,比如全系标配 8.8 英寸触控屏幕、全景天窗与扩展型全 LED 大灯,搭载 iDrive 人机交互系统,在实用性方面更胜一筹。

奥迪 A3 算是国内豪华入门车的先行者,其均衡的风格,让 A3 收获了许多不错的口碑。不过放在今天来看,奥迪 A3 可能在终端价格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整体的配置方面相比以上两位选手就有些落后了。

三款豪华入门级轿车在造型设计上都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奔驰 A 级在豪华档次感的制造上更具话语权;宝马 1 系则在擅长用犀利的手法来刻画自己的运动形象;而至于奥迪 A3,虽然上市已久很难带来新鲜感,但其均衡的风格却能收获很高的接受度。关于静态的评价我们就点到为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年轻消费者关心的另一个话题,那就是谁开着更爽?

动态方面的评价我们将围绕性能表现与主观驾驶感受两方面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车型选择,我们拿到了最高动力规格的宝马 1 系与奔驰 A 级。而奥迪 A3 只拿到了主销走量车型 1.4T 版本,考虑到这台车已经有了一定的行驶里程数,所以在性能对比环节,就不纳入奥迪 A3 了。

奔驰 A 级有两种动力规格可选,分别是 A 180 L 和 A 200 L,都搭载了 1.3T 发动机,只是参数调校不同。今天拿到的这款 A 200 L 车型,最大功率为 163 马力,峰值扭矩 250N · m,与之匹配的是 7 速双离合变速箱。

宝马 1 系 M 运动版取消了老款 2.0T 高功率版车型。我们本次拿到的 120i 车型,搭载了 B48 系列 2.0T 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92 马力,峰值扭矩 280N · m,与之匹配的是 8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测试场地我们选择在北京锐思赛车学校的沥青大直道,当天气温大概在 23 ℃左右。测试之前我们将两车的胎压调整至标准范围,大约为 2.4Bar。

奔驰 A 200 L 采用了规格为 225/40 R19 的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轮胎,兼顾操控与舒适性。而宝马 120i 则采用了规格为 225/40 R18 的普利司通博天族系列轮胎,主打操控性能。

测试前,将驾驶模式调整至运动模式,再手动关闭车身稳定系统(不能完全关闭),采用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方式进行起步。但由于这辆奔驰 A 级的变速箱具有保护功能,发动机支持的最大起步转速仅为 2000rpm。

起步瞬间,车轮有明显打滑,前悬挂轻微拉伸,车辆向前弹去。起步之后,推背感明显,但之后缓缓下降,在整个加速过程中 G 值最高达到 0.6g,最终经过两次换挡,这辆奔驰 A 200 L 的速度达到 100km/h,用时 8.10 秒。

宝马 120i 的车身稳定系统则可以完全关闭,将驾驶模式调整至 SPORT,左脚油门右脚刹车,便能激活弹射模式。此时,发动机支持的最大起步转速为 2500rpm。

起步瞬间,这辆 120i 同样发生了轻微打滑,随后便向前弹去。初段加速时,体感的加速力道明显强于奔驰 A 200 L,前半程的 G 值一直维持在 0.6g 左右。最终经历两次换挡,这台 120i 取得了 6.90 秒破百的加速成绩。

当车速达到 105km/h 之后全力刹车,奔驰 A 200 L 的车头有明显下沉,车身姿态不算优雅。在整个过程中,奔驰 A 200 L 的制动力度释放均匀且稳定,体感制动力明显,最高加速度达到 -1.4g,最终刹车成绩为 36.92 米。

宝马 120i 在全力制动时也产生 " 点头 " 现象,但车身姿态要强于奔驰 A 200 L。初段的加速度可以达到 -1.25g,之后加速度基本可以保持在 -1.0g 上下,均匀稳定。最终这台 120i 的百公里制动距离为 37.60 米。

奔驰 A 200 L 与宝马 120i 都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组合,在同级车型里是比较常见的配置。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款车在绕桩时的表现如何。

奔驰 A 200 L 的车身稳定系统不能完全关闭,但没有太多影响绕桩成绩。在绕桩的过程中,这辆 A 级的车头响应速度不错,偏中性的悬挂调校能提供良好的侧向支撑,姿态自然流畅。经过多次尝试,奔驰 A 200 L 的取得 55.45km/h 的最快绕桩速度。

对于有良好操控基因的宝马 120i 来讲,它的绕桩表现就更加令人期待了。首先,宝马 120i 的电子稳定系统可以完全关闭,绕桩的时候少了电子系统的束缚,动态表现更加自然。韧性较强的悬挂在绕桩过程中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性,车身侧倾幅度较小。偏沉的转向手感制造了一定的运动氛围,同时能感受到 120i 的方向盘更为敏感,转向速度很快,也更加精准。最终,这台宝马 120i 取得 57.98km/h 的最快绕桩速度。

性能方面的表现,宝马 120i 无疑占了上风。凭借强劲的动力系统,在 0-100km/h 加速时间上大获全胜;而依靠着更加运动的底盘操控调校,在绕桩成绩上也要领先奔驰 A 200 L 不少。至于刹车性能方面,两者的表现都足够优秀,但奔驰 A 200 L 略胜一筹。

再来说说日常驾驶,开上 A 级,能感觉到奔驰赋予它的使命,就是一部家用车的角色。的确,在奔驰 A 级的驾乘感受中,舒适是主要的体验。1.3T 发动机配合 7 速双离合变速箱,偏重舒适性的标定在平顺性方面可圈可点,但欠缺爆发的动力输出风格也很难挑起你激烈驾驶的欲望。

偏中性调校的底盘悬挂有着良好的滤振性,对于乘客而言,乘坐舒适性能给到不错的评价。而转向方面,奔驰 A 级的电动转向系统手感非常轻盈,转向回馈自然,但与驾驶者缺乏一定的沟通感,这种轻松惬意的驾驶风格更加适合日常的城市游弋。

而宝马 1 系则有明显不同,就拿这台 120i 来说。首先,动力是它的强项,不仅账面参数有先天优势,感官上的加速力道也要强于奔驰 A 级。尤其在切换运动模式后,这台 120i 的油门响应非常积极,变速箱会进一步延迟换挡时机,转速指针更乐意冲上红区,以此来压榨发动机更多的动力。深踩一脚下去,较强的推背感配合排气声浪能带来一定的驾驶快感。

底盘方面,宝马 1 系保留更多的也是运动风格,它的乘坐舒适性相比其它两位选手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如果将它开上赛道,激烈驾驶一番,这幅底盘所展现出来的极限要远高于同级别其它车型。转向系统方面也是一如既往的宝马风格,相比奔驰 A 级力度明显要更沉一些,响应灵敏的同时也更加精准。

奔驰 A 级与宝马 1 系在驾驶体验上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奥迪 A3 这位老朋友,它在驾驶方面会带来怎样的感受。首先,1.4T+7DSG 的动力组合在大众旗下的很多车型上面我们都有所体会,换到奥迪 A3 上面,依然能给到不错的评价。中低速区间的动力表现非常充沛,7 挡双离合在平顺性与换挡速度方面都是一流的水准,日常驾驶起来得心应手。而如果追求更高的动力表现,这台 1.4T 版本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中后段的加速表现与宝马 120i 还是有明显差距,但如果换成是 2.0T 的版本,就会好过很多。

驾乘感受方面,奥迪 A3 也同样向舒适性靠拢,日常行驶时,底盘悬挂能够过滤掉大部分路面颠簸,十分讨好乘客。但在稍作激烈驾驶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急一点过弯,就能感受到车身明显的侧倾。转向系统也是奥迪一贯的中庸风格,轻盈、中性的调校,开起来的确非常轻松,适合一些对操控感受没有太多诉求的消费者。

通过理性的数据实测与感性的体验,这三台豪华品牌入门级轿车在整体的产品性格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

先从上市已久的 A3 来说,它依旧是大家熟悉的奥迪中庸风格,成熟、舒适,但缺乏一定的驾驶激情。并且现款的奥迪 A3 已经渐渐步入产品末期,在产品力上很难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奔驰 A 级的优点依旧在豪华感的营造上,形如 CLS 的造型,双联屏的内饰,充满了时尚与优雅,并且国产加长之后,在乘坐空间方面也比较讨好乘客。但是在驾驶感受层面,如果以运动型轿车的标准来衡量,奔驰 A 级显然还有些距离。

而这个级别的运动标杆宝马 1 系,在 M 运动套件以及众多新鲜配置的加持下,再一次提升了它的使用体验。相比其它两个对手,宝马 1 系的动力感受与底盘方面的调校,都更加符合一台运动型轿车的设定,而这在我们的实测环节都一一得到了验证。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想买一台看起来年轻、运动,同时能兼顾良好驾驶感受的豪华入门车,宝马 1 系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