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净亏 7.02 亿美元,造车新势力们还有余粮吗?

电动汽车时代 / 2021年01月23日 12:57

新闻

2004 年,埃隆 · 马斯克进入特斯拉并领导了 A 轮融资。大洋彼岸,李斌创立的易车网还是中国的第一家汽车垂直网站。十年后,李斌从易车网出来,与国内一帮互联网企业创立蔚来。

十年间,马斯克因为执拗,带领特斯拉冲破了传统车企的阻挠;蔚来顶着国内 " 造车第一股 " 的光环,却因为车辆问题麻烦缠身。

因为创业,马斯克和李斌彼此产生联系,又因为自燃、巨亏让他们始终处于风口浪尖。行业发展的规律始终不能违背,传统车企百年来踩踏、标记出来的道路,不一定都是柏油,还有可能是泥泞。

因此,在技术进步、资本左右面前,需要真正的勇士去打破束缚,但是在真正冲破牢笼的那一刻,老虎也不会忘记此前千百次牙齿因为啃咬的刺痛!

由盈转亏的特斯拉

自 2010 年上市之后,特斯拉连年亏损,直到 2018 年第 3 季度 Model 3 的大麦,才扭亏为盈。彼时特斯拉的财报称,Model 3 平均每周的产能约为 4300 辆,实现净利润 3.12 亿美元。

盈利的状况并未一直持续,特斯拉 2019 年第一季度财报却让人大跌眼镜:总体营收 45.4 亿美元,净亏损 7.02 亿美元;累计交付 6.3 万辆,环比下降 31%。

营收、销量下降的背后,是传统销售淡季的影响,比如中国市场要面临春节假期的考验。而最为重要的是,先期 Model 3 的做工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第一季度频繁的定价调整给特斯拉 25% 毛利率目标带来了压力。

除此以外,有数据显示,近一年内(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 30 日),特斯拉 " 起火 " 相关报道共 100274 条," 自燃 " 相关报道 81296 条," 爆炸 " 相关报道 65147 条。

早在 4 月 21 日,另一辆上海的特斯拉 Model S 在停车场突然自燃;5 月 3 日,一辆特斯拉 Model S,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私人车库中再次发生自燃事件。

饱受争议的电动车安全问题,再次随着特斯拉自燃回到大众视野。另一方面截至 3 月 31 日,特斯拉负债规模高达 103 亿美元。两个问题甫一相加,使得对于流动资金 " 极度自信 " 的马斯克也不得重新考虑后续的开支、运营问题。

以炮轰松下产能为开始,马斯克最终买入 2500 万美元股票,完成 27 亿美元的股票和债券混合融资;同时,其以自动驾驶芯片为核心,预计 2020 年将会有 100 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以推动特斯拉市值攀上 5000 亿美元的高峰。

笔者查询资料得知,5000 亿美元的市值,在美股足以媲美中国的阿里巴巴,跻身前五的阵营。但是,没有任何企业的创始人会面临这么多非议,也没有企业可以凭借 " 画饼 " 短时间内冲入五强。

所以,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吧!

麻烦不断的蔚来

刚刚经历 2018 年年度财报巨亏的蔚来,近段时间面临两极分化的评论。

前期知乎爆出的蔚来大幅裁员、销量造假问题得到澄清,但是公关、调查时间之长,并没有打消所有关注者的怀疑,更多的购车用户选择持续支持,少部分更显中立。

公关面临的压力还远不止于此。2019 年 4 月 22 日,一辆 ES8 在送修后于西安合作服务网点自燃。一连两天,特斯拉、蔚来开始了此起彼伏的 " 默契自燃 ",彻底引发了市场对于电动车安全的关注。

尽管蔚来公布的原因为底盘受到严重撞击后,导致动力电池包内部短路,但是这样的说明,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怀疑,最大的问题在于送检与自燃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检修过程对于底盘是否有兼顾。

一面是高冷、不愿过多回应自燃原因的特斯拉,另一面是向来公关迅速、服务上乘的蔚来。两个极端的车企,同样收获了冷热不均的评价。由此可见,在当下的中国市场,很难取悦所有的消费者,你只能争取你能争取到的潜在客户。

从蔚来 ES6 的全球试驾活动来看,蔚来的公关思路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从早期传销过渡到了常规的媒体分发,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持续的观察。

上市,是水中捞月吗?

2018 年,蔚来的上市搅动趋冷的资本市场,给予了融资停滞的造车新势力新的曙光。春节以来,更多的融资消息,接连传来。就连对于造车新势力的采访环节,是否上市都成为了最热门的采访问题。

缸哥整理最近的官方融资、上市信息,整理如下:

在补贴下降、市场渐趋成熟的环境中,造车新势力正式准备充足的弹药,开始激烈的正面交锋。2019 年,或是造车新势力淘汰洗牌的最终起点,也是其余中国品牌、外资品牌竞争的开始。

另一个有趣的数据就是,几近消失的游侠汽车,在 2018 年最具潜力独角兽榜单中,位列第 25 位,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三名。这就意味着,行业的潜力估值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水分,如何正确评估尚需要产品来检验。

最后就是车企的自我认知,特斯拉作为行业的先辈,一路遭遇过诸多坎坷,就算中国模仿最为贴切的蔚来,也踏过了很多坑洼。两者都过得如此艰难,剩下的造车新势力,如何就能保证朝着上市的方向,自己就能独善其身,避免自燃、巨亏、裁员这些事呢?

写在最后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于转型电动汽车而言,消费者要权衡,车企要敬畏。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