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又双叒叕拿地了!你猜他要做啥?

车早茶 / 2020年08月15日 07:12

新闻

最近贾跃亭又有新动作了!当然了,新动作并不是 " 下周回国 ",而是他在国内又找到了地和钱,这次愿意和贾跃亭一起 " 为梦想窒息 " 的是呼和浩特市政府。

6 月 10 日,第九城市宣布已经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区方面签署备忘录,双方就法拉第未来和第九城市所共同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在沙尔沁工业区的落户及发展,进行战略合作。

先来看备忘录的具体内容:

1、预留不少于 5000 亩土地供应。

2、支持合资公司获取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资质。

3、九城和呼和浩特沙尔沁工业区共同设立新能源产业基金,政府出资不低于 15 亿元人民币(包括资金补贴、基础设施、其他商业配套建设等),并投入产业相关投资和运营,九城及其下属企业出资不低于 5 亿元人民币(包包括购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的资金)。

4、呼和浩特沙尔沁工业区还将协调产业资金和银行对于新能源项目以无息、贴息或低息方式融资贷款 40 亿。

除了土地与资金的支持外,当地政府支持合资公司获取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资质这一项堪称重磅,在新兴车企中,自主申请获得生产资质的车企九牛一毛,要么采取代工形式、要么通过收购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来曲线获得资质牌照,以此来保证车辆生产的合法性。

如果当地政府协助合资公司申请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资质,那么谁也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能申请下来,没有生产资质的话车就产不了,自然无法产生效益;而如果当地政府支持合资公司通过购买资质的方式来保证车辆生产的合法性,那是不是还会有额外的资金支持?

总之,与给予的土地、资金支持相比,以亿元计算的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更为珍贵,贾跃亭之前圈地圈钱,难道这次是要圈个生产资质?

众做周知,在今年的 3 月 25 日,第九城市与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达成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根据协议第九城市将向合资公司最高注资 6 亿美元,而 FF 方面则向合资公司提供相关资产权和资源。

换句话说,第九城市需要向合资公司注入真金白银,而根据 2018 年第九城市的年中报显示,第九城市总营收仅为 200 万美元,净利润为 -1100 万美元,其股价长期低迷。

不过在备忘录签订的消息传出后,第九城市盘前一度大涨 35%,这对第九城市来说,无疑是 " 天上掉钱 "。

为什么当地政府愿意与贾跃亭合作?

当地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合资公司背后有贾跃亭的影子,也不可能不清楚贾跃亭的商业之路,且在汽车行业之冬,依然选择引入这家合资公司,相信大家都懂的。根据《沙尔沁工业区总体规划》,该工业区中期 2016 — 2020 年规划人口 39 万人;远期 2020 — 2030 年规划人口 45 万人。

以新能源和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高附加值生物产业、食品加工及配产业为主导产业。恰巧,第九城市与法拉第未来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符合当地政府的规划要求,双方一拍即合也能理解。

贾跃亭、庞青年之流为何魔力巨大?

不久前发生的氢能源动力汽车事件,令网友们大跌眼镜,庞青年仅凭几台试验车就能够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即便他官司缠身但依然能够 " 呼风唤雨 ",如果将庞青年的套路和贾跃亭的一些事件对比起来,就会发现他们二者其实颇为相像,都是打着新能源汽车的旗号不断圈地,圈地后获取各类政策支持,随后便出现项目烂尾。

当然,贾跃亭还稍微好一些,毕竟除了广州南沙的 600 亩地被广州恒大拿走外,莫干山的 2000 亩地还在手里,虽然已经荒芜;此次的 " 呼和浩特之旅 " 究竟结局如何,恐怕谁也无法预料。至于他们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魔力,恐怕只有合作方才清楚,过度的追求政府补贴、产业政策等短期利益,必然会催生出一个个 " 毒瘤 "。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