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相信大家被特斯拉起火的监控视频刷屏了。
作为电动车技术的最强标杆,特斯拉一家的安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电动车整体安全水平的全新 " 标准 "。何况,网传这还是一辆价值 107 万元的 Model S。
随后,各种流言版本四起——
比如(误传一)起火原因是特斯拉私拉充电桩导致的;
比如(误传二)车主黄先生抽烟???;
比如(误传三)消防灌水灭火,车库两层的车全完了。
眼看着愈演愈烈成一起价值千万的社会事件。
本着十一车吃瓜不吃二手瓜的宗旨,我们决定还是去现场摸摸实际情况。
当我们抵达泰德花苑时,约莫下午一时许。
小区保安大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识别出我们的潮人身份� � ♀️,温柔而坚决地拒绝了我们想要进去围观的请求。
" 公司规定,没人可以进。我放你们进去,可是要被开除的。你们看,那些都是要来采访的。" 沿着保安的双手,我们看到在画框边缘徘徊闪躲的各种身影。
" 我什么都不知道。早上就下规定了。我早上的班才过来,昨天晚上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时,一位利索的中年女子过来,说:" 等下两点消防和公安的人会过来,你给开一下门。其他人都不准放进来。"
保安遂慌。" 你们看,领导来说我了。我其实啥都不能和你们说的。我今天来了就在这儿,我也和你一样什么都没看到。"
消防的人比说好的时间早了半小时抵达。
我们也不好意思再为难保安大爷。于是在外围转了一圈——结结实实地沿着围墙栏杆转了一圈,跨过山和大河,也越过人山人海,寻找一个安防突破口:
曾企图从隔壁的小区爬过去:


最后,我们还是凭借着不能名状的装蒜功夫混了进去。
爆炸车库并不难找。
入口方圆 10 米内始终围聚着人群。
也可以寻着明显的气味寻过去。
闲扯一个蛋:从坊间流言得知,现场还残存着硫化物和一氧化碳,唯恐还有二次爆炸的风险。我惶恐地折回家,把昂贵的 More Money,换成了一双便宜但方便逃命的莆田鞋。
安保措施做得确实到位。从闲言碎语中得知,小区物业只放行了两家官方媒体。
车库被上海安保驻守着,消防、公安以及保险公司等专业人员先进入,其他人即使是亲生车主也只能待在外围,由消防的人上来喊,谁得下去一趟。
特斯拉的工作人员个个戴着口罩,神色凝重地站在很远的角落里。
而我们潜伏在周围,围观了一场豪车车主众生相。
一、特斯拉车主
特斯拉车主黄氏夫妇是第一个被叫下去的。
他们呆了一会儿,便上来同物价局人员一起做定损。
现场几位地下车库的其他亲生车主都否认了传言,没有见过这辆特斯拉私拉电线,甚至没有见过特斯拉在车位上安装了充电桩。
" 这么贵的车,干嘛去拉电线。"
根据财经网的报道,物业也否认了私拉电线一说。
黄先生目测是温文尔雅、人畜无害的,尽管戴着口罩,眼神尽是斯文,爱车被烧个精光,却依然淡定地和上海电视台的记者以及群众交流沟通。
他说," 没想到现在烧得已经连车型都看不出来了,旁边两辆车略好一点,但也几乎看不出来了。" 他的声音低沉得有些话都有些听不清。

目前总里程已经行驶了 6 万多公里,维修次数不超过 10 次。大的问题几乎没遇到过,只有轮胎问题比较多,比如最初 Model S 原装的 21 寸扁平胎,时常发生漏气现象,并且后轮轮胎还有过开裂。
不过说到这辆车在昨晚事故之前的状况,黄先生却很肯定,他认真回想了很多次,车子没有任何状况,车上也几乎没有存放什么东西。
而且,黄先生 " 从来不抽烟 "。
他的太太也一直在旁边站着,话不多,全程静静地听着,只是默默对电视台记者所做的每一个采访录着视频,以为后期留证。
毕竟,地下车库的监控仅仅在爆炸发生四五分钟后就被高温损毁了。
从昨晚到今早,黄先生一直在和停在隔壁的雷克萨斯车主、奥迪车主沟通。
车主们倒是都很通情达理,理解这并非黄先生的主观故意,不会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其本人。
二、雷克萨斯车主
据说,雷克萨斯是除了特斯拉之外毁损最严重的一辆。
车主王先生也是没想到,昨晚八点四十分左右,当自己从家门口的健身房锻炼完回到小区时,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群围在车库门口,同时空气中混杂着强烈的异味。
从邻居们的口口相传里,他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我一边听别人说,一边还听到了轮胎的连续爆炸声,至少响了十几声 "。
" 事情发生得太快了 ",王先生回忆。他大约在 17:30 将车停入了地下车库," 那时候旁边还空着,特斯拉还没停进来 ",没想到仅仅三个小时之后,车库就发生了爆炸。
而直到看到监控中起火的位置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车就停在特斯拉旁边。
王先生的商务休闲穿着有点公务员的作派,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也有点 " 新闻发言人 " 的气场。在今天现身的所有当事车主中,王先生给我的感觉是最理性的那个。
他大约是在去年这个时候,以 58 万元的落地价购入了这辆雷克萨斯,今天中午一边冷静地接受采访,一边等待自己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的到来。
" 只要人没事就行,人没事情,车的问题都是小事。如果人在里面就太吓人,看视频前后不过 4 秒,根本逃不出来的。"
没有人员伤亡,是王先生眼里此次事故最幸运的地方。我在现场听到王先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 " 幸好没人在里面 "。
后来,记者询问王先生其关于赔偿其最大诉求是什么,王先生只说了一句话:" 希望特斯拉官方能够正面对待这个问题,并勇于承担责任。"
是 " 新闻发言人 " 作派没错了。
三、奥迪车主
下午两点五十一分,奥迪车主才风尘仆仆地赶到。
最右� �
这是除特斯拉车主之外最受关注的一位,因为网上流传的画面中,奥迪车就停在特斯拉旁边。
但是显然调查进度还没轮到他。奥迪车主说,早知道我再晚点来了。
他说,自己知道这件事时刚刚飞机回来。" 我去年 11 月才买,今年 1 月上牌,一共就开了三个月!!!!!!"
隔了老远就听见他在吼,但语调里并不是我们预想的悲愤,而似乎是接受事实之后的无奈和自嘲。
后来他去到黄先生身边,跟黄先生及围观众人连连摇头," 电动车的电机肯定还不够成熟,存在太多问题了,锂电池也绝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对于特斯拉最终会否公布真实调查结果,奥迪车主的言语里同样持有相当的怀疑态度。
四、宾利车主
爆炸的时候,宾利车主正在睡觉。
他是小区车主群里第一个提出调取监控画面来查看车况的,因此被其他车主们拥趸为最机智的人。
他理智地表示,业主再讨论也没用,需要特斯拉需要政府部门介入,自己不排除走法律程序解决。
" 我的车就停在特斯拉斜对面。我还有一辆兰博基尼,幸好停在外面了。"
五、停在对面的车主
在围观吃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不下三名 " 停在特斯拉对面 " 的车主。
他们也是人群中最活跃的人,围在停车场入口附近,关切而反复地讨论着保险问题。
还没有人下去看过自己的车况,但从理论推测,大都不乐观。" 当时下面温度那么高,你想那些塑料、胶条一定一塌糊涂了。"
从整栋楼的另一侧也能看到被熏黑的痕迹
六、B2 的车主
除了对面的车主,围观车主主要都是停在 B1 的。
网上传闻的水淹两层,其实并不靠谱。
"B2 的车没事,积水一共就这么点," 一个大爷给我们比了一个星巴克大杯~超大杯的距离," 不会超过半个轮胎的。"
小区通知
七、没停车的车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场绝大多数都是老大爷在场控。
高德地图显示该地段单价在每平 7 万~8 万元;但隔壁小区的业主告诉我们:该小区地段单价在 12 万~13 万元。
我们做一个不成熟的猜想,此次事件恐怕激发了一个特别不好惹的群体:有钱、有闲。
当我们快要撤离的时候,听到一个大爷的抱怨:" 那些车算什么,最惨的是我们这栋楼啊。他们车烧了还有的赔,这空气这么毒,谁来赔我们啊。"
旁边一哥们说,听说昨晚就有人住宾馆去了。
想想我们心疼鞋的,果然是被贫穷限制了行为能力。真心疼命的,才不会凑这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