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与 4 月 16 日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撞期,于是,几乎同期开展的纽约车展在国内网络上就显得有点人气不足了,连带着在纽约车展前夕公布的世界年度车大奖(WCA)最终结果也好像无人问津。
不过,不管你知道不知道,2019 年世界年度车最终结果确实已经出炉了,结果如下:
看完这个结果,我有两个不服。
不服一:又双叒叕是捷豹?也太没新意了 8!
都注意到了吧?没错,捷豹 I-PACE 上演了 " 帽子戏法 ",连中三元——年度车、年度环保车、年度设计。哦对了,2019 年的欧洲年度车,也是 I-PACE。
2005-2018 年历届世界年度车最终结果
这不可谓不牛,翻遍世界年度车共计 15 届的获奖名单,可能就只有在 2015 年的奔驰能跟捷豹肩并肩了吧——那一年,年度车是奔驰 C 级(W205)、年度性能车是奔驰 AMG GT、年度豪华车是奔驰 S 级(W222)。
但是,我也想问一句,凭什么又双叒叕是捷豹?
你说这一届捷豹 I-PACE 所向披靡,没有对手吧,好像也不是。同样进入三强的奥迪 e-tron 就是一个强劲对手。
论性能,捷豹 I-PACE 和奥迪 e-tron 不相上下——最大动力输出均约 400 马力;
论技术,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当 I-PACE 还在平均需要 1 个小时左右才能充满的普通充电效率中瑟瑟发抖时,奥迪 e-tron 已经支持 150kW 的直流快充技术,从 0-100% 电量只需 30 分钟即可充满;
论设计,别的不说,光是奥迪 e-tron 在量产版上采用过往只有在概念车上才见到的外后视镜设计,这酷炫程度、这吸睛指数就已经碾压捷豹 I-PACE 八百遍了吧!
奥迪 e-tron 的外后视镜,这不是概念车,量产后也长这样。
前有特斯拉的封闭式前脸,后有 e-tron 的特殊外后视镜,无一不在彰显其纯电动车的特殊身份。I-PACE 横竖看起来都跟传统燃油车别无二致,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乏味。
再反观捷豹,你说 F-PACE 在 2017 年那会儿拿奖,从设计、品牌上可能还称得上是有别于 BBA 的一股清流吧,可现在都 2019 年了,I-PACE 上的那套 " 豹力美学 " 相较于两年前的 F-PACE,请问有什么很创新突破的东西吗?
反正捷豹这套设计我算是开始有点看腻了,就不是很懂,阅车无数的 WCA 大佬们怎么竟还没看腻?
论市场影响力,较早上市的 I-PACE 或许是拥有一些更实打实的 " 先发优势 " —— " 迄今为止,I-PACE 已经面向全球 60 多个国家共 1.1 万名客户完成交付 ",在相关新闻稿中,WCA 组委会是这么介绍的。
可是,据奥迪官方公布数据,e-tron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订单数量也已经超过 2 万台,欧洲的客户们现在还在排队等提车,这号召力显然也不赖呀!
综上所述,我大胆猜测一下,捷豹连夺三奖可能全因组委会懒得换图——在 WCA 官网上,I-PACE 的三张获奖图竟然都统一用了写着 "Green Car(环保车)" 的图。
拜托,打开 PS 动手换几个字,很难吗亲?
WCA 官网上 I-PACE 三张获奖图右下方的头衔都是一样的,用的还是宣布三强时的图,是要有多懒?佛了。
不过,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的:" 今年世界年度车真要选个纯电动车也 OK ——起码他们来自奥迪、捷豹这样的传统车企,而不是交付都成问题、质量还不靠谱的特斯拉。"
所以,即使主观上有点不服,但起码也是一个虽不突出但也算靠谱的选择吧,科科。
不服二:为什么还没把中国车加入评选?
走过 2018 年,中国已经连续第九年成为世界汽车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即使去年经历了 28 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中国市场依然保持着超过 2800 万台的庞大体量。可以说,中国市场在世界汽车工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汽车市场,诞生于此的汽车品牌,始终没有一款中国品牌的车型入围过世界年度车,哪怕仅仅只是初选名单,这可谓是世界年度车评选的一个遗憾。
目前看来,世界年度车评选最重视中国市场的表现,恐怕就是 86 个评委里,有 10 个中国评委吧。
过去,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品牌虽然量大,但销售范围基本仅限于中国,最远也不出亚洲,不具备 " 世界性 "。
确实,入围世界年度车是有门槛的:候选车必须符合 " 在每个评选周期内至少在两个大洲上市销售 " 这一条件,才有资格参选。
2019 世界年度车入选名单,中国品牌汽车依然无缘跻身其中。
以往的中国品牌,确实鲜少有符合该条件的,这是事实,但现在呢?
吉利旗下的领克 01,与沃尔沃 XC40 同出自 CMA 平台,其 PHEV 版车型在亚、欧两洲均有销售;长城汽车不仅在中国、在亚洲销售,在俄罗斯(欧洲)、澳大利亚(澳洲)市场也均有涉足;未来,广汽传祺也将踏出国门,在俄罗斯、北美市场展开积极布局 ……
领克 01 已经登陆在亚洲、欧洲市场,符合入围世界年度车的最基础标准。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前赴后继地走出国门,冲出亚洲,中国品牌在世界汽车工业舞台的光芒也将越发耀眼。现如今,中国汽车品牌或许还有不足,还在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汽车已经符合世界年度车的最基础入围标准。因此,还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世界年度车的候选名单中,能出现中国品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