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文媛
从年初便炒得沸沸扬扬的新能源汽车骗补系列事件到中秋前终于有了明确的官方交待。财政部一纸文件仅仅公布了首批的5个企业骗补典型,但涉事企业和金额可能不止于此,事件还在发酵,后续处理工作更多。
这是一个应当写入产业发展史甚至是产业政策史的正反两面教材,而不应仅被视为一则丑闻。它如一个万花筒折射出当前产业乃至社会万象,不留情面地拷问了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并促使其主动加速调整。但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引起了各方对产业未来发展及产业政策的争议和反思:国家应如何扶持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什么才是好的产业政策?如何让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最大化?如何遵循市场和产业规律进行适时调整?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明确标准法规、加严监管,堵住各种可能的漏洞?一个成功的产业政策一定不是简单发放补贴。产业问题的背后也一定不止产业本身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