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产新卡罗拉 & 雷凌的上市,不少媒体同行还试驾过。但今天,我为大家试驾一辆特别的卡罗拉,灯蹬蹬等,看下面 ~
其实,拿到这辆车还是挺惊喜的。源于前不久我在德国自驾游,最初打算租一辆大众高尔夫旅行版,无奈租车公司没有,他们就给我换了一辆这车,才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它。
这款新卡罗拉于 2018 年巴黎车展首发,意味着上市不久。现在德国路上还很难见到它的身影,更幸运的是我拿到的这台车刚出厂不久,总里程才 600 公里,简直是厂家试驾车的待遇。
激进是外观主基调
一说到国外的卡罗拉,大家下意识会跟国产版做比较。其实我试驾的这款,跟中国版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它是一辆旅行版,其次,它的灰色漆在国内看不到。
我们知道,在欧洲旅行车是主流车型,许多品牌的车型都有旅行车衍生版。但卡罗拉旅行版却不带 "station wagon" 之类的尾缀,而叫 "touring sport"。虽然那只是官方叫法,实际上还是归到 wagon 一类,但从字面上 " 运动旅行车 " 的翻译来看,丰田的确把它的造型做得很运动。
它是基于 TNGA 架构下的 GA-C 平台打造的,这个平台有个特点就是总布置的位置下移,致使车架重心低,所以容易塑造出外观很动感的车,比如新凯美瑞、CH-R 等,包括国产新卡罗拉和雷凌都出自这个平台。所以,卡罗拉旅行版看上去都比较运动,尤其侧面看有一种 Shooting brake 的感觉。
如果光从前脸看,它的上半部分跟国产新雷凌是一模一样的,唯独下半部分的进气口造型不同,欧版更加立体,若下唇涂成红色的,视觉上将更加狂野。
尾灯和前灯的造型相呼应,这也是国产卡罗拉没有的。在欧洲,旅行版和两厢版的尾部设计几乎一样,同样是镰刀状的尾灯看上去很犀利,如果保险杠底下再加上双边双出的排气管,可能更动感。可惜这是一台 1.8L 混动版的卡罗拉,丰田比较务实,为了贴合环保的定位,就不弄假排气了。


欧版卡罗拉的内饰和国产版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配置上的差别。我们试驾的这辆是中配车型,有液晶仪表盘、带电动调节腰托的主驾驶席座椅、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ACC、自动驻车、预刹车碰撞警告、变道辅助、语音控制、导航、倒车影像、自动远光灯等功能,看起来比国内的高配还丰富。但却只配备织物座椅,而且也没有天窗,这放在国内消费者是难以接受的。
这主要因两国用车习惯不同所致,在德国,气候接近中国的北方,夏天凉快冬天极冷。如果是真皮座椅就会冻屁股,所以人们就偏好织物座椅,并且很多廉价车都带座椅加热功能。而且织物座椅的材料更容易回收利用,在欧洲,一辆车的回收率多少也是车企的一个指标。
至于天窗,德国人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不带天窗,要么敞篷。带天窗的硬顶车是比较少的。在德国,开敞篷车上路不是一种过分招摇的行为。何况德国是汽车比较早普及汽车的,而早期的汽车主要都是敞篷,硬顶还需要加钱呢。所以人们对敞篷车见怪不怪,既然你想享受阳光,就买一辆敞篷车好了。而硬顶车带个天窗就很鸡肋,而且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后期维护成本。
总之,除了少许的区别,欧版卡罗拉内饰还是国人熟悉的味道。那么开起来怎么样呢?
欧版卡罗拉驾驶更像欧洲车吗?
刚到德国,我就发现德国人的驾驶风格还是挺激进和自信的,那在他们国家销售的丰田在调校上跟中国应该不一样吧。但在没开之前,这一切都只是假设。
但开过后,发现没那么多惊喜。首先在动力上,欧版卡罗拉 1.8L 混动跟国产双擎版基本一样,连数据上都很接近—— 90 马力、142 牛 · 米,电机是 72 马力。当你地板油起步时,就是一些网友所调侃的 " 干吼不走 ",你能感觉到它的发动机在撕着嗓门叫,但动力就是来得迟缓。好比军队里的一些人,当队长吹响号角让大家迅速冲前线时,他们却慢悠悠扛着枪在散步。有种让人心急,恨不得揍它一顿的感觉。
据很多媒体测试,卡罗拉 1.8L 混动的百公里加速接近 13 秒,你简直不相信这是一台 " 大排量 " 混动车——它的加速成绩和 1.2T 几乎一样。在德国,除了 1.8L 混动,还有 1.2T 汽油版、2.0L 混动。其中 1.2T 也和国内的版本一样,只有 2.0L 混动没搭载到国产车型上,最大综合功率达到 180 马力。可惜,我这次没机会体验。
唯一让我心存慰藉的是,1.8L 混动的油耗几乎是 1.2T 的 1/3。我在德国开车算是比较激烈的类型,但表显平均油耗也就在 5.5L/100km 上下,换做是 1.2T,可能要 7.5-8L 了。
这也是丰田在德国汽车市场的杀手锏,因为 10 辆丰田有 8 辆都是混动版。至于中国人所追求的 " 丰田高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德国人眼里不值一提,因为即使像法系、意大利车的可靠性不怎么样,也不会三天两头就坏,而且大多是小毛病,对大多数比较闲的、动手能力强的德国老百姓来说都能轻松解决的。德国人认为车是用来开的,若在动力和操控两方面都没有优势,那就难得到他们的青睐。很遗憾,丰田在操控方面依然不尽人意。
上了高速,丰田的操控劣势就凸显出来了,首先,快速变道或过弯时车身还是有明显的侧倾,给人带来的自信感比较弱。对于经常跑无限速高速公路的德国人来说,这种操控只能达到 65 分的水平。
此外,车速超过 140km/h 时,踏板和地板开始无规律的颤抖,仿佛它已经接近极限,正想以这种方式作抗议。如果速度升至 160km/h,抖动变得更明显 …… 算了,我不敢往下踩了,眼看着大众高尔夫、雷诺梅甘娜、欧宝雅特等以更快的速度从我身边超过,我深感力不从心,也明白为什么丰田在德国销量没那么好的原因。在一个星期的自驾游中,我看到德国路上很难看到丰田,据 2017 年数据显示,卡罗拉在德国一年的挂牌量仅仅为 297 辆,即使是最畅销的雅力士也仅为 20737 辆,被 228227 辆的大众高尔夫按在地上全方位摩擦和蹂躏。
丰田征服了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唯独征服不了欧洲,因为欧洲是一片热爱驾驶的土地,丰田不适合当地人的口味。
尽管在动力和操控不尽人意,但从家用车的角度来说,卡罗拉是很称职的。毕竟买这种车的人,大多不会把它当赛车开。只要空间大、配置好用,日常代步行驶舒适、转向轻松、动力够用,就行了,如果这么看,每一方面卡罗拉都能做到 80 分以上。再加上它在业内优良的可靠耐用性口碑,综合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价格方面,丰田卡罗拉旅行版的欧洲定价中规中矩,在 2.2-3.6 万欧元之间。我们这款 1.8L 混动是 2.4 万欧元左右,只有 2.0L 混动的才超过 3 万欧。我之所以没报准确的价格,因为德国人买车就像中国人吃火锅,喜欢个性化口味。一款车的基础售价仅相当于 " 火锅锅底的价格 ",至于最终成交价多少,要看你选装了多少配置,相当于你选了多少碟 " 配菜 "。
尽管我试驾的这辆卡罗拉旅行版,未来没有进入中国的打算,但我们从中能看出德国人的用车、购车理念,也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