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成功完成了轰动世界的首次横跨美国的自动驾驶项目之后,面对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的热潮,德尔福汽车公司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缄默。如果你就此以为这家公司在智能汽车、无人驾驶领域毫无进展的话,那么在今年(2017年)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 2017)上德尔福与Mobileye联手进行的世界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公开演示也许会颠覆你的想象。
在全程10公里的试驾路程中,德尔福与Mobileye将向观众展现由双方共同开发的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 (CSLP)自动驾驶系统,CSLP是第一款可立即启用的、完全集成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配备了行业领先的感知系统和计算平台。德尔福计划在2019年实现该系统的量产,选择在CES 2017上进行高级自动驾驶路演,就是为了展现CSLP解决方案的强大功能。
“要能够在2019年推出高级自动驾驶系统、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脱颖而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拥有世界一流的感知传感器技术(如摄像头、雷达和激光定位器)、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以及拥有一流的数据处理速度。”而这正是德尔福与Mobileye之间基于互补性的技术合作的优势所在。
成立于1999年的Mobileye公司,位于以色列,是专注于汽车领域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地图绘制、本地定位以及机器学习方面的全球技术领先者,其主要产品是单目视觉ADAS系統。目前 Mobileye 已经和多个整车企业达成合作,产品搭载在包括特斯拉、宝马、通用、沃尔沃在内的很多品牌的车型上,也是特斯拉现有的自动驾驶产品项目 Autopilot的重要合作方之一。而做为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尔福是自动驾驶软件、传感系统和系统整合方面的全球领先者。双方力图通过合作,开发出市场上首个一站式4/5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obileye将在合作中提供具有传感信号处理、融合及世界视图生成功能的EyeQ4/5系统芯片技术、以及可以实现实时地图绘制和车辆定位功能的路况体验管理系统(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REMTM)。德尔福则将提供其收购的Ottomatika公司旗下的具有道路和运动轨迹规划功能的自动驾驶软件算法,以及整合了整套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的多域控制器(Multi Domain Controller,MDC)。双方还将合作开发下一代传感器融合技术,并制定下一代模拟人类“驾驶行为规范”,将Ottomatika的驾驶行为建模系统和Mobileye的深度强化学习系统进行整合,从而使得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复杂的城市驾驶环境中与其他人类驾驶者和行人进行沟通协商。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智能汽车、无人驾驶领域,德尔福从来没有停止过进攻的步伐,这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收购了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创办的Ottomatika公司。该公司主要致力于提供先进的自动驾驶软件。通过投资Ottomatika的方式,德尔福将把其主动安全技术与Ottomatika的自动驾驶软件进行集成形成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该平台能够使汽车在瞬间做出复杂决定,比如在十字路口停车和前进,确定高速公路上的并道时机,或计算在城市道路上绕开骑自行车者的最安全方式等,使车辆在市内道路或高速公路环境下能够自主做出决策。该平台适应性强,可通过更新软件的方式进行扩展或升级。此外,它还将支持“车辆与环境”(V2X) 的通信。
不仅仅是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辆技术本身的提升上进行深入拓展,德尔福还在开发真正包含云服务能力的,“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汽车生态系统,并已成为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正为实现自动驾驶出行新概念展开合作。
2014 年,新加坡制定了“自动驾驶汽车计划(SAVI)”,新加坡将为行业合作伙伴和有关各方进行自动驾驶汽车(AV) 研究、技术测试以及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开发提供条件并进行监管。德尔福将进行的自动驾驶按需出行(AMoD) 开发项目及自动驾驶汽车展示是新加坡政府自动驾驶汽车计划(SAVI) 的一部分,AMoD的开发将解决和改善公共交通中“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并提高公共客运系统的使用效率,减少整体交通拥堵以及碳排放。
德尔福将为此提供一支全自动驾驶汽车车队,并开发基于云计算的按需移动出行软件(AMoD),该项目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辟新的市场应用。通过参与新加坡 SAVI 计划的开发,德尔福将开发适合城市环境的、提供点到点服务的低速自动驾驶按需出行解决方案,将开发整合汽车的云软件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开始到终端的完整解决方案,帮助汽车行业现有及潜在的新客户抓住新兴的出行市场机会。该领域商机无限,德尔福将可为移动互联、物流、农业以及采矿领域的现有及潜在客户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AMoD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进行开发,到2020 年进入运营服务阶段,德尔福还计划在北美及欧洲开展类似开发项目。
虽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国际市场屡有收获,但德尔福在中国却似乎格外低调,那么,德尔福究竟有哪些优势?其在中国市场又将有哪些举措?近期,本刊采访了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全球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王展。
启动自动驾驶的未来
《汽车纵横》:去年(2016年)的CES展德尔福受到广泛关注,在CES2017展会上,德尔福还将展示那些技术和产品?
王展:德尔福还将在CES展会上推出一款用于信息娱乐以及展示功能的强大的多域控制器,它利用了Intel的计算平台,集成了包括安全与信息娱乐系统的多域传感器输入。汽车制造商将能利用一台控制器箱,通过服务器的方式,对诸如信息娱乐系统、手势控制、群集和其他软件功能等不同的域进行灵活组合。系统具备对特定域进行隔离的能力,因而确保了安全的处理环境。效率与带宽的提升将为客户节省大量成本。系统能同时进行多重显示,并且具有充足的扩展结构,可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从入门到高端的多层次用户体验。
在去年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会上,我们在一台自动驾驶汽车上进行了第一次现实世界的V2V演示,并展示了车对基础设施以及车对行人的交流。德尔福是第一家将车联网技术推广并市场化的公司,这项技术能够让汽车与其他汽车以及车辆周围的基础设施进行对话。该系统将随2017款凯迪拉克CTS发布,可向驾驶员发出各种警示,是对现有的主动安全技术的拓展。驾驶员能收到的通信信息包括对前方静止车辆、交叉路口碰撞、急救车出现、前方交通拥堵或道路施工的各种警告。V2X为驾驶员提供重要的警示,在驾驶员看到可能的交通危险之前提示他们,是对主动安全技术的补充。在出现车道弯曲、山区、隧道或阻碍视野的建筑物等影响驾驶员视线的情况下,这项技术会变得特别有帮助。
《汽车纵横》: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对于汽车未来发展的看法。
王展:汽车内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举个例子:2015年每辆汽车上用于管理车辆动力、诊断、信号等连接处大概是280个。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会增加25%,这说明未来技术含量,包括软件计算能力等,在汽车开发里面占比越来越大。
汽车的电子系统也越来越复杂。F35喷气机的代码数量是2400万,facebook是6100万,Microsoft windows是4400万个,安卓系统1200万个,而一辆高档汽车的计算代码超过1亿个!自动驾驶需要超计算能力,一辆汽车内转载有超过50台计算机,2015年,汽车可在转瞬间完成15,000条数据交换,而到2020年,汽车将能在转瞬间交换约10万条数据。客户所面临的挑战是确保车上的所有计算能力与软件都能达到自动化级别 – 而且不需要每两周就更新一次版本。德尔福正在为奥迪汽车开发多域控制器,为沃尔沃开发集成式驾驶舱控制器,这些超级计算机平台作出决定的速度比人类快34000倍。
《汽车纵横》:有人认为,自动驾驶的数据量太大了,可能ECU会承受不了,您怎么看?
王展:计算平台能力对自动驾驶的发展很重要,而且客户所面临的挑战是确保车上的所有计算能力与软件都能达到自动化级别,不需要每两周就更新一次版本,并且具有前瞻性。因此我们在计算平台能力方面非常重视。德尔福的多域控制器就是为了解决未来汽车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而开发的一款行业领先的计算平台。采用Mobileye新一代EyeQ5芯片进行视觉融合,驱动感知系统,同时由德尔福的Ottomatika自动驾驶堆栈提升Intel的SoC,在多域控制器中相结合,打造汽车行业最为完整而强大的计算平台,比目前所生产的汽车的计算能力强大十倍。 德尔福的Ottomatika软件和Mobileye多年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强强联手,使这套系统遥遥领先业内竞争对手。
《汽车纵横》:我们注意到德尔福推出的自动驾驶车的外观跟普通的车辆没有差异,看上去不是一辆实验车,而互联网企业,例如谷歌,实验用的车就会完全不同。
王展: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有非常丰富的量产经验,我们非常广泛地跟主机厂进行着合作,我们的实验车跟大家目前驾驶的车差不多,就得益于我们在和主机厂合作。我们能拿到他们第一手的资料,来做一些我们对于整车适应性的一些设计,把我们的传感器非常好地融合于这个整车上,这也为我们将来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不希望以后我们的自动驾驶车,每一辆都像一个实验车,我们的车就是我们天天驾驶的车,而在未来的不久,这就是我们自动驾驶会体验的车,这是我们德尔福的优势。
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汽车纵横》:在安全方面,德尔福做了哪些工作,怎么保证在安全方面万无一失?
王展:德尔福实际上是一家比较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且有50年左右的汽车安全、电子方面经验,对汽车级别的安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我们跟Mobileye合作会做非常多的测试,包括在三大洲,欧洲、北美各方面的路试,我们会尽到最大的努力把这个产品做得更可靠,这是我们的经验,这也是我们的强项,这是德尔福的独特之处。
实际上,就交通安全来说,我们不需要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就能取得巨大的安全收益。在较低的自动化等级下,即1级到2级之间,你可以看到安全性在最低的成本下获得了大幅提升。这表明,主动安全技术的应用已经在提升驾驶安全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汽车纵横》:那为什么还要更进一步呢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呢?
王展: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除了安全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还带来很多其他巨大的潜能,诸如:减少交通拥堵,这将减少尾气排放,实现更经济的燃油消耗;让那些无法驾驶的人可以驾驶汽车;产生新的交通模式,如按需自动驾驶等。
自动驾驶有无限的发展可能,德尔福则是行业的先锋具备深厚的自动化技术知识,综合的专家团队以及强大的系统开发能力,可以应对各种艰难的挑战。我们能够设计和开发自动化级别的系统。对无人驾驶汽车而言,这尤为重要,你必须确保技术的可靠性,能持久工作而不是只能运行一段时间。
自动驾驶是一个生态
《汽车纵横》:自动驾驶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实现?
王展:有的时候经常媒体猜什么时候有自动驾驶,我的看法,这个有点像股评家,到底2025年还是2030年谁也很难讲,但这是一个趋势不容置疑。什么时候会实现,要考虑到其成本经济性,一旦量大以后成本会下来。
《汽车纵横》:德尔福有没有在真正道路上的自动驾驶计划?
王展:不是计划,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2014年已经在拉斯维加斯道路上走了,我们在新加坡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也是在公共开放的区域进行的自动驾驶项目。今年更近一步了,就是有的隧道里,如果没有GPS,没有信号也能走,我们的自动驾驶开发都是针对真实、开放的环境下的。
《汽车纵横》:能否介绍一下德尔福在新加坡做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
王展:我们把在新加坡做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命名为“自动驾驶按需出行(AMoD)”,这是我们在自动驾驶市场应用方面以及业务模式方面的一个开发项目。我们觉得这个业务模式很好,而且容易推广。我们实际上2016年中8月份开始已经进行这个项目,目的就是要应用自动驾驶打造能够解决城市公共智能交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接驳问题的营运模式,我们不仅在新加坡,而且在北美和欧洲同时现在都已经开始了试点。
我们认为,自动驾驶绝对不是一家能够做的,它是一个生态。
中国与世界沒有不同
《汽车纵横》:欧洲、美国和中国市场相比,有什么不同点?
王展:欧洲、美国、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从整体的技术路线上,我觉得是一样的。我们而且希望能够做到量产,做到有量,能够通过大家的努力,跟其他主机厂我们一起努力,芯片供应上来,把成本能够降低,为中国市场也带来更好有经济性的解决方案。在自动驾驶合作方面可以有不同的业务模式,我们不仅与主机厂合作,也与一些新来者合作。实际上,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在汽车的科技领域的市场需求也是非常巨大。我们会在中国加大投入。
《汽车纵横》:在自动驾驶方面,德尔福在中国将有什么动作?
王展:主动安全技术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基础。不光从国际市场,也包括国内市场。德尔福的自动安全技术一直在行业领先,与多家客户进行着合作。在2016年10月正式量产的上汽通用全新一代GL8上,德尔福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通力合作,在此车型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ADAS,例如提供全车速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车道偏离报警和前向碰撞报警等功能。这些功能均根据中国的道路环境和人员驾驶习惯,进行了深入的再融合。
此外,我们正在与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进行先期研究,主要侧重于更高阶的智能驾驶,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将有力支持德尔福在未来3~4年内,成功开发出适应中国市场的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实际上我们还会有不断地新项目跟国内主机厂一起进一步开发。
《汽车纵横》:德尔福与中国本土品牌是否有合作计划?
王展:有很多国内本土品牌汽车企业已经跟我们约定,将去CES参观我们的新技术演示。我们与国内企业在主动安全技术,包括adas、雷达、摄像头等方面一直都有广泛深入的合作。未来我相信也会有很多合作的项目,目前在谈的也有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