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蔚来的朱江总发了条朋友圈,宣告蔚来 ES6 正式开始交付了。
朱江直接称其为 " 第二款中国高端科技尖儿货 ",这份自己不禁让人想问,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吗?不管蔚来如何吹捧,我们还是以产品力来说话,这款售价达 40 万的纯电动 SUV 称得上 " 高端 " 吗?
ES6 的定位
蔚来 ES6 是蔚来第二款正式量产车型,从配置上来看,它基本保持与 ES8 同步,例如全铝车身、空气悬挂这些昂贵的配置在这台售价 30 万 + 的车上均有搭载。动力方面,首发限量版 ES6 搭载前 160kW/305Nm 永磁同步电机和后 240kW/420Nm 异步感应电机,综合功率 400kW, 最大扭矩 725N · m 。
电池组方面提供 70kwh 和 84kwh 两种可供选择,NDEC 续航能力分别为 430 公里和 510 公里。由此可见,蔚来 ES6 的推出并不像过去普遍的产品思路那样是一台定位及各方面都要逊色于 ES8 的更入门级 SUV,它更像是 ES8 衍生的一个选择,在对车品质同样有高需求的前提下,更贴合日常用车的选择。
蔚来 ES6 的定位是一款中型 SUV,车身尺寸 4,850mm x 1,965mm x 1,731mm,轴距为 2,900mm,它依然提供 6 座与 7 座车型可供选择,这也是它相较于 ES8 来说更贴合日常用车的地方。
中型 SUV 在保证空间实用性的前提下,也能带给驾驶者更为便利的日常使用效果,好比手机,iPhone XS 不仅能带来与 Max 相同的功能表现,并且售价更低,握感更良好,放置便利性更佳 … …
设计 + 用料 = 质感
蔚来自身的定位是高端汽车品牌,首先不论认同感如何,但从目前市场竞争来看,它的售价将于特斯拉直接竞争,而即将上市的奥迪 e-tron 和奔驰 EQC 等车也将对它产生影响,因此将它归为高端品牌似乎并无不可。
蔚来 ES6 采用蔚来家族式的设计语言,"X-Bar" 前脸的造型相比 ES8 更加张扬,尤其是上格栅两侧延伸的装饰设计像两颗巨大的獠牙,视觉冲击力相比 ES8 提升了不少。上下进⽓格栅的分体式设计降低了视觉重心,配合细长的 LED 头灯,让前脸显得很宽,展现了低趴的动感姿态。
车内的设计与 ES8 基本保持一致,但在细节的处理更加的精致。例如中控大屏采用更大的屏占比,实际尺寸扩展到 11.3 英寸;空调出风口、音响罩等硬件采用黑色镀铬装饰;大面积 Nappa 真皮包裹车内,搭配 Microfiber 超纤绒材质的顶棚与全新设计的一体式运动座椅;还有增加的车内香氛系统,提升乘客在触觉以及嗅觉等层面的感官享受,从而体现 ES6 的豪华感。
越野 + 性能 = 驾驶乐趣
之前笔者就曾驾驶过蔚来 ES8 有过越野体验,当时的感受是,电动车平台是很好的越野利器,它不仅有良好的涉水通过性,并且电机强大的扭矩输出能轻松实现脱困。
蔚来 ES6 增加了电子差速器,在遇到交叉轴等路况时,能帮助锁止空转轮,将动力分配至有附着力端,从而迅速脱困。此外陡坡缓降能更轻松通过陡坡,空气悬挂 100 次 / 秒主动扫描能过滤路面的不平整,全铝 + 碳纤维复合车身保证了极端工况下的抗扭性 … …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蔚来 ES6 具备了更强大的越野能力,如果蔚来能够针对对越野有特别需求的用户(例如包工头)而推出越野套装,想必会受到不少青睐。
对于蔚来来说,ES6 的越野能力只是附带的功能,他们对于 ES6 的定位是非常鲜明的城市用车,能带给用户更好的城市驾驶体验才是产品核心。
以我们试驾的车型为例,它配备了 21 寸的超大轮圈,倍耐力 P-ZERO 系列高性能轮胎、Brembo 四活塞刹车卡钳,除了能带来 4.7 秒的百公里加速体验外,百公里制动距离也仅为 33.9 秒,强大的性能输出意味着它能带来良好的驾驶体验。
得益于电动车独特的车身结构,因此蔚来 ES6 的车身重心是偏低的,前后配重也达到了 49:51。在急加速过程中,前后双电机协同工作。
在绕桩测试中,蔚来 ES6 的车身能够紧贴地面,而不会有过多推头动作,另外得益于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系统(CDC),电脑更够根据车身动态自动调整阻尼力,带来更好的循迹性表现减少多余的车身动作。而我们的实测中,蔚来 ES6 能够以接近 60km/h 的速度完成绕桩测试。
在日常驾驶时,大部分工况时由位于前桥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车辆工作,在急加速或者高速行驶时,后桥的异步感应电机会同时介入工作。
这套动力系统除了能够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外,也能优化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能耗,因此配备基础版 70kwh 电机的蔚来 ES6 也能有 430 公里的 NDEC 续航里程,相比蔚来 ES8 在续航能力方面有了不小的提升。
像前文提到的,我不愿意将蔚来 ES6 看作是一款定位低于 ES8 的产品,我更认可它是 ES8 的同系列不同型号产品,但同时它有比蔚来 ES8 更好的产品力表现。而这样一台在产品设计、功能体验、用户需求都有出彩表现的电动车,才是未来电动车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