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权威的产业发展景气指数

汽车纵横 / 2019年10月15日 16:13

新闻

于杰

如果说产销量数字是对汽车产业运行状况的最原始反应,那么景气指数则更加直观地呈现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现状和态势。而第一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景气指数(ACI)的研究和编制,将中国汽车产业向着更加成熟和国际化的方向又推进了一步。

6月13日,在汽车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宣布建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景气指数(Auto Climate Index,简称ACI)发布机制。不同于以往源于工业指数概念的行业景气指数,ACI是基于我国汽车产业自身的特征和特点建立的第一个真正属于中国汽车行业的经济景气指数。

不同于以往简单的产量和销量数字,ACI景气指数更直观和宏观地体现了汽车产业的现状和未来有可能的发展态势。对于一个体量足够大、发展稳定的支柱性行业来说,ACI景气指数成为判断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它对于企业决策,政府对市场的监测,甚至汽车产业的国际交流都有着重要意义。ACI的建立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景气指数方法并非新世纪才有的产物,20世纪初西方社会就出现了。20世纪初,西方社会经济危机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同时危机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于是西方经济学者开始了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定、分析和预测的研究工作。到21世纪,景气指数方法已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经济周期监测预测方法。我国在80年代末开始利用景气指数方法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监测预测。在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汽车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后,监测预测汽车工业的运行态势,无论是对政府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企业,还是对投资者、行业相关方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发布中国汽车ACI景气指数的初衷、重要性以及指数的数据来源等问题,《汽车纵横》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ACI的进一步了解。

【访谈实录】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建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景气指数(ACI)发布机制的初衷?

叶盛基:中汽协会每个月发布会只是针对汽车产量和销量的信息发布,而针对整体数据的综合利用和系统分析并为产业提供监测和预警,就需要通过ACI景气指数来加以支撑。ACI景气指数的研究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决策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点。国际上的工业发达国家包括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国家机构及民间组织都会制定并定期发布宏观及行业的景气指数。景气指数是国际产业交流中重要的内容。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中国汽车ACI景气指数发布机制,无疑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与国际汽车产业的交流,并对加快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今天做的这件事情也就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努力把中国汽车ACI做成极具影响力的品牌。

记者:中国汽车ACI与以前曾发布过的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有什么不同?

叶盛基:对行业来说,ACI的内容说新不新,说旧不旧。“新”是因为我们想正式的、常态化的建立一个发布机制。“旧”是此前也发布过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但是那个指标体系更多地源于共性的工业指数概念,现在的ACI则更加结合汽车行业的特征和特点。

客观地说,汽车业包含在工业的范畴之内,但工业内的各个行业各有各的特征特点。我国诸多行业这方面都有研究,比如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结合行业的特征特点建立自身的指标体系,研究和编制发布本行业的景气指数。

记者:中国汽车ACI的数据来源包括哪些?

叶盛基:中国汽车ACI的数据来源基于几个典型的数据收集渠道,包括国家统计局、中国银行的相关数据,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另外相关行业的有关数据,比如中石化汽柴油使用情况的数据等。这些数据来源无论完整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都为中国汽车ACI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汽车ACI指标体系的成熟度如何?后续还会进行调整吗?

叶盛基:客观地说,一个行业的景气指数跟它的整个产业链是有密切关联的。上游的投资发展情况,下游的贸易、金融情况,等等。如果要使得数据非常完整和准确,就意味着要把整个产业链的基础数据都进行收集和系统分析,利用景气指数的合成指数方法来进行研究分析,最后确定景气指数值。

现在我们的ACI只能做到相对合理,要做到绝对合理是不现实的。而且由于之前我们相关工作积累少、经验不足,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所以还存在一些瑕疵,指标体系尚存在调整和改进的空间。为了使整个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些项目内容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一些增减是有可能的。

今后我们还有可能会辅助于一些定性的分析。将定量和定性分析做加权去进一步对指数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使得我们发布的ACI景气指数更加合理、更加贴近客观实际。真正现实的状态和态势是什么样,我们摸不着、看不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让我们努力接近它。

记者:能否谈一下中国汽车ACI景气指数与政策的关系?

叶盛基:景气指数有利于政府部门对汽车产业发展进行监测预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ACI可作为政府判断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政府及时了解汽车产业经济运行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景气指数在研究和测算时恰恰要排除短期的政策因素。具体说,就是在推算景气指数的时候要剔除一些非常态的政策影响因素,比如一些临时性的政策影响因素。

但是调控经济的时候,我们又要利用政策来调控。所以这两者是一个相互应用的关系。

记者:像减免购置税这种政策的影响因素会剔除吗?

叶盛基:临时或短期的政策对于产业在一段有限时间内产生的影响是要剔除的。如果这个政策稳定下来了,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持续影响产业和经济,成为常态化,这个稳定的政策影响因素本身就不是短期存在,而成为固有,不是临时影响自然也就不会再被剔除。

记者:新能源汽车的景气指数是否还无法评估?

叶盛基: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尚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伴随着产业化进程也会在变化。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还处在“培育期”。培育期产业无疑是向上发展的。

可以说,针对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通过景气指数来评判状态和未来发展态势才有现实意义。而对于一个处于培育期的产业,用景气指数来监测预测还为时过早。

记者:中国汽车ACI的数据中涵盖新能源这部分吗?

叶盛基:汽车总量统计包括新能源汽车,如果是新能源乘用车归类到乘用车部分,新能源商用车归类到商用车部分。目前新能源汽车规模量尚小,对ACI景气指数的影响有限。

记者:从第一季度中国汽车ACI景气指数看,我国汽车产业是向好的状态。中汽协会据此调整今年增速的预期吗?

叶盛基:产业在一年内的发展不能只看这几个月的情况。如果要调整,也应该在下半年根据情况来做决定。从产业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接近或者相当是正常的,也是符合常态的。不宜过高地估计和过低地看衰。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我们的分析判断还是比较一致的,现在调整今年增速的预期意义不大。

记者:中国汽车ACI发布的时间间隔将是怎样的?

叶盛基:我们计划按季度发布中国汽车ACI,每个季度的景气指数不能做到在每个季度季末发布。这是因为各项数据的收集有个时间差,故可能会滞后一两个月,比如第二季度的景气指数,预计将会在7月底或8月初发布。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