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1~4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 277 万辆,尽管整体市场份额同比有所下滑,却也依旧占据着我国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量的 40.51%。
那么,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如何呢?在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又有多少家自主品牌真正实现了 " 名利双收 " 呢?
上汽集团 ( 600104.SH )
车市寒冬持续," 地主 " 家的 " 收成 " 也难免变差。从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来看,尽管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全部有所下跌,但其营收和净利润依旧是众多自主企业一时难以逾越的高山,在上市车企中还是很高的。
相关报表数据显示,上汽集团在今年一季度取得的营业收入为 1960.16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2388 亿元下跌 16.54%。归母净利润为 82.51 亿元,比去年的 97 亿净利润下滑了 15%。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几大板块的 " 助力 " 下,上汽集团在今年前 4 个月累计销售汽车 198.98 万辆,销量同比下滑 16.8%。
尽管整体销量和业绩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在整个市场行情都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也是没有办法。三个月净赚 82.51 亿,几乎每天完成 1 个亿的小目标,着实是让 Man 个羡慕。虽说这其中包含了不少合资品牌的助力,对单纯经营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有点 " 胜之不武 ",但终归是凭本事赚的啊,在跨界和合资都已经司空见惯的今天,谁也不嫌自己旗下的子品牌多!
广汽集团 ( 601238.SH )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Man 哥感觉这句话还是充满了道理。尽管营业收入没能成功占据第二位,但广汽集团的净利润确实众多 A 股上市汽车企业中的佼佼者,在营业收入不少方面都落后于部分民营企业的情况下,其在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依然达到了 27.78 亿。
根据报表数据,广汽集团在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 142.56 亿元,同比下降 25.74%。在此基础之上,广汽集团今年一季度取得的净利润为 27.78 亿元,同比下滑 28.4%。在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三菱等诸多企业的综合 " 作用 " 下,广汽集团在今年前 4 个月的累计销量为 65.15 万辆,同比下滑 3.17%。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 Man 哥,最大的四家汽车集团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吗?为什么排在第二的会是规模体量都偏小的广汽。这完全是没有办法呀,一汽没有整体上市,东风集团上市在香港,近几个月的盈利情况实在是不透明。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 XX 富豪榜也没法直接出排名啊!
长城汽车 ( 601633.SH )
和企业规模更加庞大的国有集团相比,身为民营企业的长城汽车表现的确可以。虽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同比下滑,但其营业利润却相对可观,不断加大力度冲击中高端汽车市场的情况下,依然实现净利润 7.73 亿。
从相关数据来看,长城汽车在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 220.85 亿元,同比下降 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7.73 亿元,同比下滑 62.84%。仅凭自身研发产品单打独斗的情况下,长城汽车在今年前 4 个月累计销售汽车 36.77 万辆,同比增长 8.65%。
虽然一直在努力的冲击中高端,但长城汽车的中高端之路走的似乎并不顺利,结合 4 月份的销售数据来看,VV5 和 VV7 的销售数据下滑比较明显,在 WEY 品牌前 4 月累计销量由去年同期的 5.6 万辆变成今年 3.4 万辆的情况下,稳定支撑长城品牌一路向前的依旧是定位相对较低的哈弗品牌。不过这对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一旦开始冲击了就不会轻易回头,在努力向上的路上遭遇点磕磕绊绊或许能够让自主品牌的产品品质更加扎实。只要盈利还在,就一定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比亚迪 ( 002594.SZ )
当然了,既然凭借合资企业撑起盈利的汽车集团能够上榜,那么依靠补贴撑起盈利的企业自然也能够上榜。和上述以传统燃油车业务为主业的汽车企业相比,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业的比亚迪在今年的业绩也还不错。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 303 亿元,同比增长 22.5%,实现净利润 7.5 亿元,同比增长 631.98%。在新能源汽车增长明显,传统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比亚迪在今年前 4 个月的累计销量为 15.54 万辆,同比增长 4.21%。
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业的自主品牌企业能够盈利同样让人兴奋,不过,逐渐退坡的新能源补贴究竟会给比亚迪之类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5 月 23 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共收到国家新能源补贴 34.58 亿元 ,Man 哥相信,在不搞 " 云轨 " 和 " 巴铁 " 的情况下,比亚迪有望成为盈利更高的好企业。
众泰汽车 ( 000980.SZ )
同上述资深老牌企业相比,以 " 山寨 " 闻名的众泰汽车也有着相对不错的经营业绩。尽管一季度的营业净利润只有 1 个亿,但至少还是超过了长安、江淮等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的车企。
数据显示,众泰汽车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 39.69 亿元,同比下滑 27.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6 亿元,同比下滑 24.85%。在成功 " 借壳 " 上市,实现华丽转身之后,众泰汽车改变了以往一贯的高调,没有主动公开每个月的产销数据。
Man 哥坚信,在整体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众泰汽车也不会比往年过的更加顺利,成功上市之后,几乎很少完成当时的承诺业绩,除了股权质押和不断向铁牛集团等 22 名股东发放补偿款之外,也没有更多的公告信息。
寒冬已至,盈利变难。尽管我国汽车市场已步入阶段性的调整期,但 Man 哥相信,此轮阶段性调整的周期并不会太长,在排放切换,限售、限行等阶段性宏调整措施落实以后,我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究竟哪些企业能够在此大规模调整阶段,顺利发展逐步向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