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是一篇 Formula 4 方程式赛车的首试

新车评网 / 2019年09月08日 04:12

新闻

(米其林 PILOT SPORT4 SUV)

为什么这篇文章封面图是一辆 Formula 4,而文章的头图是个轮胎 ..... 先别急着锤我,其实我并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因为此次活动的所有车型均搭载了米其林 PS4 系列轮胎(赞助商爸爸是米其林)。

如果你有关注米其林 PS4,都应该知道这是一款兼顾性能与舒适的轮胎,拥有双胎面配方设计,干湿地抓地力和制动性能都有出色表现。它是一款售价不算太贵(1000 以内一条)又能极大地提升车辆性能的街胎,咱们编辑部志豪的 ATS-L、柳笛的 316i 都更换了这款轮胎。

而以往的 PS4 轮胎还算是轿车 " 独享 ",而现在 SUV 特供版也来了,那些开着 SUV 但又热爱操控的驾驶员,换胎吧 !PS 目前米其林已经与奔驰(GLC)、宝马(X3) 、沃尔沃 ( XC40 ) 等豪华品牌签署了合同,以上的车型都会原厂匹配 PS4。

方程式赛车开起来是怎样的?

好了,前面的广告时间结束。在试驾体验开始前,我们分别先记住这几个数据:"185 马力 "、"470kg 重 "、" 全碳纤维车身 "、"1:1 无助力转向 "、" 序列式变速箱 "。

以上这一系列的名词汇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台 Formula 4 方程式赛车。F4 是介于卡丁车与 F3 之间的一个普及型方程式赛事,补全了卡丁车与 F3 之间的差距空白,是专为年轻车手搭建一条从卡丁车到 F4 再到 F3 最终升入 F1 的晋升之路。也就是说,这可能是目前普通人能接触到最接近 F1 的车辆。

而这台 Formula 4 赛车,搭载的依旧是米其林轮胎,只不过不是 PS4,而是米其林 RACING SLICK 轮胎,即俗称的光头胎。而这款光头热熔胎,在未预热之前几乎没有抓地力,预热后最高可在 100°C 下进行工作。

Formula 4 赛车跟手动挡车型一样,其实是有三个踏板的,从左到右依次为离合、刹车、油门。只不过离合仅在启动及起步阶段进行工作,当车辆启动完毕后,全程靠换挡拨片进行换挡。Formula 4 赛车起步的时候,需要先踩住离合,然后点火,左右拨片同时往后拉来解除保险装置,紧接着要在两秒之内拨动升挡拨片挂进一挡。

当完成前面的所有步骤后,你就需要进行油离配合,不过跟一般家用车不一样,你起码需要轰油门到达约 4000 多转的幅度才可以慢慢松开离合,如果不用这种类似弹射的方式起步,你是很容易熄火的。

当你成功起步后,就尽情的深踩油门拉高速度进行升挡,此时候的 Formula 4 跟一台拥有换挡拨片的民用车驾驶方法一模一样,只是换挡的顿挫感会强上很多,发动机的高转咆哮震耳欲聋。

开着 Formula 4 离开 P 房进入赛道,我感觉到的第一件事不是车有多快,而是这个转向是真的重。由于缺乏转向助力,即使是 13 寸的光头胎,也足够让你像举哑铃般用力才能拧动方向盘。不过好在转向是 "1:1" 的比例,所以当车辆行驶起来,你仅需动一点,轮胎就已经开始作出反应,这才是真正的 " 精准转向 "。所谓的 " 指哪打哪 " 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

"185 马力 " 如果放到民用车上,可能只是个小儿科。但当这 "185 马力 " 放在 "479kg" 的车重上,那又另当别论了。汽车改装界有句话叫 " 宁轻一斤,不增十匹 ",就可以看出轻量化对于性能的提升多重要。所以开着 Formula 4 在赛道里面奔驰,你会发现在 100KM/h 的时速下,提速都是几乎眨眼间的事情。极大的推重比让 Formula 4 宛如离 弦的箭,而这个箭还是火箭。并且这个火箭般的速度,在赛用刹车的扶持下,基本上即刹即停,热衰减在我体验的几圈时间内根本不会出现。

如果你旁边没有参照物,你加速够快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一种身边物品静止感。就像头文字 D 里面所说 " 最近他看东西越来越慢 ",其实是因为他开得越来越快。

所以主办方为了安全,每台 Formula 4 前面都有一台保时捷 718 领航车。Formula 4 可以尽情跑,但前提是不能超越前方的 718。所以我是没办法体验到 Formula 4 的极限的。

话虽如此,但是在比赛过程中,领航车 718 也会在不断地试探后方驾驶员的技术。当你开得越贴近 718,718 也会越开越快,Formula 4 就像一只小狗一样,不断地赶着前面的 718 跑快点跑快点。在这种情况下,民用车和赛车的差距就出来了。因为我一直在逼迫着 718 开快点,前方的 718 也意识到我并不是来游车河,所以也开始用尽全力的跑。

不过在许多个高速弯,718 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响胎,急刹时的车身姿态不稳定时,开着 Formula 4 的我觉得车辆还是稳如泰山。甚至乎我觉得在某些高速弯,我如果用较低的时速,没有下压力的帮助,反而过不去。所以有时候看 F1 赛车比赛,不要觉得别人开这么快过弯是在玩命,某种程度上他们开这么快其实是在保命 .....

当我越开越快的时候,我已经发现 Formula 4 的极限可能没到,而我自己的极限先到了。仅仅两圈下来,我的麒麟臂就已经因为保持 "1:1" 的转向而有些吃不消了。加上连续的高速过弯产生的横向 G 值让我左右右摆,身体有些难受。正当我打算最后一圈来试试能不能把车 "PUSH" 到极限。一直被我赶着的领航车 718,开启了双闪,宣布现在游戏结束,我要跟着回 P 房了。

从 Formula 4 赛车上下来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是 "F1 赛车手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得多强啊?!"

开完赛车,再移步到 " 索然无味 " 的民用性能车上

从 F4 赛车上意犹未尽、精疲力竭地下来后,再让我开起民用车,其实我一时间没办法转过来。因为即使的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是 F4 的驾驶感实在太强了。像 "1:1 转向 "、" 横向大 G 值 " 这些堪称原始的驾驶乐趣,很容易让热爱驾驶的人身心澎湃。

所以再开起这些民用性能车,哪怕是保时捷 718、911,我都会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毕竟刚才的 F4 赛车已经让我可以说出 " 我好了,你们呢?"

而好了的人一般都很硬气,所以开起 911 这些 " 低端车 ",相对轻松。不过赛车和民用车是两个维度,很多东西都是有差异的。一是驾驶方式不同、二是技术储备层次不同。

与赛车追求极致速度不同,民用车性能车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还要考虑亲和力。所以想完美驾驭民用性能车,更考究驾驶员的耐心,而不是毅力。像这种模拟冰面的湿滑路面,想用非雪胎来达成漂移,你需要极其细腻地掌握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沟通,油门大了打滑,油门小了漂不起来。很多情况下,你都只能爱的魔力转圈圈。

其次,像紧急变线、加速刹车等项目,民用车想要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提升就只有一个办法——换胎。有关注我们性能测试的网友都可以发现,同一台车如果用不同的轮胎,做出来的加速刹车、绕桩、变线、油耗、噪音等项目都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建议向改善隔音及提升车辆性能的网友,换胎是最简单粗暴的做法。

俗话说 " 好马配好鞍 ",而好车也应该配好鞋。一台底子很好的性能车,那就必须匹配一套性能优秀的轮胎。即使像保时捷这样优秀的车企,也离不开与轮胎大厂的合作。

毕竟你底子再好,也不可能不穿鞋把?" 光脚的跑不过穿鞋 " 就是这样的道理。不过对于换胎这件事情来说,不能太过冲动,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车型定位来给自己的车挑选最合适的轮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毕竟如果你喜欢打篮球,就去买 AJ;若硬要穿着 VANS 来,怕不是要弄伤你自己?

END:赛车的意义

有人说汽车赛事就是污染环境而又毫无意义的活动。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赛车背后作出的贡献——民用车上的许多技术:诸如 ABS、涡轮增压、四轮驱动、通风盘式刹车、空气动力学设计等等都是由赛车开始探索,然后一步步下放到民用车上。民用车的利润可以投入到赛车研发里面,赛车积累的技术经验可以量产到民用车上。民用车供养赛车,赛车反哺民用车,这是个良性循环。也许赛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能是不可见,但你不能否认它的确真实存在,赛车最大的受益者,永远还是民用车。

民用车 Born for Driving,赛车 born to Raceing.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