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进 LS,仿佛置身于一场艺术展 "
作为 80 后老爷爷、90 后大叔们的各位,如果说起买车,一定对 " 运动 " 一词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一台旗舰车型似乎绝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究其原因,也就是它看上去过于成熟,自己开起来甚至会被误认为司机。
不少在事业初有所成的 " 年轻一代 ",也开始把自己的购车目标定在了更多运动中型车、甚至小钢炮的身上。不过,在传统旗舰车型的队列中,却有这么一位 " 童心未泯 " 的老大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他就是雷克萨斯的 LS。
首先,从动力水平来说,它没办法和德系选手那些双涡轮增压,V8、V12 的车型相提并论,但如果你了解 LS,自然也不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
自入华以来,雷克萨斯 LS 的定位一直是高于 BBA 的,入门动力则是 V8 起步,4.6 自吸配上代表爱信最高水平的 8AT 变速箱。面对环保政策和售价的紧逼,雷克萨斯最终也选择了妥协,从 V8 降到了 V6,并分为汽油版和混动版车型,当然一同降下来的还有售价。
对于 " 达车汇 " 这次体验到的 500h F SPORT 版,动力上和其他混动车型一致,使用了 220kW 的 3.5 自吸和 131kW 电动机的组合,输出总功率能够达到 264kW(约 360 马力),差不多相当于 S 450 L 的动力水平。
与传统汽油车不同的是,丰田的这套混动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而是采用了 THS 系统演变而来的 4 档自动变速箱 + 行星齿轮的组合。尽管模拟了 10 个挡位,但实际行驶中的顺滑程度与 CVT 一致,只有极个别给油的瞬间会产生轻微的拖拽感。
至于加入电动机的好处,就是在混动模式下低速行车和纯电动车一样,完全没有发动机的噪音传入车内,更何况这台 V6 的声音并不难听。而在油门的调校上,不论是电机、发动机还是两者之间的切换,都能够做到几乎不被察觉的程度。这一点,在德系的那些混动对手中就很难做到。
至于路感,它就像业界标杆奔驰 S 一样,如同行走在水面一般,能够做到波澜不惊,但又不至于让你不知道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实际上,F SPORT 版本并没有对悬挂做任何手脚,依旧是舒适为主的调校风格。
当然,360 马力的综合功率也并不是小打小闹,它依旧能够让这台行政轿车挺进 5 秒加速成绩的阵营。把油门踩到底,电动机先是把车推出去,随后这台 V6 发动机浑厚的动力变爆发出来,加速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的现象。即便是后驱车型,加速时的方向也十分可控,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不过,车内的静音性还是表现十分出色,路噪、胎噪、电动机的声音几乎传不到车内,只有发动机低沉的声音会少许进入车内,这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我并不想把它破坏,而是就这么慢悠悠的开着。
最终,在回家的路上,它的油耗降低到了百公里 5.3 升的水平,尽管路况并不美丽,但它用独特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在 " 首堵 " 北京,放慢速度,享受在剑拔弩张的办公室和妻儿之间宁静的一个多小时。
除了驾驶方面的独到见解,雷克萨斯在设计上的也有着一套自己的哲学,它不仅拥有 BBA 这种 100 米开外就能辨识出来的家族特征,还把它变成了另一种风格。或者说,第一眼看到它,你甚至在它身上找不到 " 成熟 " 的商务气息。
LS 的这套 L-finesse 设计语言,也推动了丰田的 "keen look" 诞生,象征新一代雷克萨斯的纺锤式前脸也在随着车型换代不断进化。
实际上,它的前脸就大有可说,这一个纺锤体里面可以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形成 5000 个里面,这也是雷克萨斯 " 以繁为简 " 的设计思路,与当下的 BBA 完全相反。这种设计思路从内而外,多到甚至可以用 5000 字专门去细数这款车身上的每一个细节。

此外,中控区域类似琴弦的造型设计将出风口的存在弱化不少,配合这可移动表盘的液晶仪表,东方的雅典韵味十分浓烈。与 BBA 的 " 质感 " 路线不同,做进 LS 的车内,犹如置身于一场小型的艺术品展览,每一个部分都值得品味。
在试过这台 LS 之后,旗舰一词在我脑中的印象被彻底刷新,或者说,它并不是那种可以放在公司做商务接待的车,而是自己慢慢品味的舒适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