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真的办到了!买吗?

快车报 / 2019年08月31日 09:59

新闻

在上海车展逛了一圈,最大的印象就是新能源汽车了,像是这届上海车展里,所有上市、预售、首发的新能源汽车,就达到了 100 款,占到新车发布的近 40%!

当然,新能源汽车这个大趋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只是在这一次的上海车展里,我还发现了另一种趋势:氢燃料电池车。

其实燃料电池车也是电动车的一种,不过它不需要充电,而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直接转变为电能,而因为空气里已经包含氧气的原因,所以在一台氢燃料电池车上,只需要加注氢气即可,至于加注氢气的时间,跟我们现在加汽油所需要的时间接近一致,远比充电来得快捷。

在电动车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燃料电池车其实反倒是边缘化了,在全球范围内来看,日本人是花了更多心机去研究氢燃料电池车的,对了,现在地球上最有名气的燃料电池车正是出自日本,就是丰田的那款 Mirai,目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一部分行业人士眼中,电动车只是过渡品,因为电池技术的发展实在太慢了,加上电动车只是污染转移,并非真正的环保,所以很多人相信,汽车真正的未来是氢动力。只是氢燃料电池车的普及速度却比电动车更加慢,说一千道一万就是里边技术要求远比电动车高,不是谁都能做的,加之巨大的研发成本,所以氢动力汽车的发展速度快不起来。

但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我居然看到了 9 款氢燃料电池新车,并且全都是中国品牌!

虽然说这里边有一些产品还是属于概念阶段,但同时也有些车子是今年就可以量产交付的了,像是爱驰 RG Nathalie,它就是计划在今年实现量产交付的。

这款爱驰 RG Nathalie 其实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上就已经首发亮相过了,它是一款燃料电池电动超跑的定位,采用甲醇氢燃料电池,并搭载有 4 个电机,其中每个电机能够输出 102kW 的功率和 230 牛 · 米的扭矩,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 2.5 秒!

这辆 RG Nathalie 的动力系统也挺有意思,车辆驱动由电动机和电池完成,它可以通过电桩来获取电能,也可以通过燃料电池系统来补充电力,所以它可能还得算是一台 " 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 "。是不是把你搞晕了?

还要注意的是,爱驰 RG Nathalie 的燃料并非直接加注氢气,而是加注甲醇,通过甲醇裂解制氢工艺来获取燃料电池所需要的燃料,再由氢燃料电池系统来获取电能,最后推动电动机的运作。

上汽大通在 G20 的基础上,推出国内首款,将氢燃料电池运用在乘用车领域的 G20FC。上汽大通 G20FC 使用了上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电机最高功率达到了 150 kW,可实现零下 30 ℃冷启动,NEDC 综合工况续航里程高达 550 公里,储氢量 6.5kg,并且在 5 分钟内就能完成加氢,在氢燃料车型中处于先进水平。

还有另外那三台格罗夫的车子,大家是不是很陌生?从名字看起来,这似乎又不知道是哪家外国企业进来了。实际上,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是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IGE)的子公司,取名为 " 格罗夫 ",是为了向燃料电池的发明者威廉 · 格罗夫致敬,这种命名也有点特斯拉的意思。而格罗夫的口气也不小,他们旨在 2025 年成长为年销量最大氢燃料电池车全球领袖级企业。

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这几年,锂电池车型种类越来越多,但氢燃料电池车型却一直没有普及。因为发展氢燃料电池车还要面临着安全性、氢燃料储存、运输以及加氢站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暂时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

不过有政策支持的话就不好说了,在今年的 " 两会 " 上,氢能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依托政策的支持,氢燃料电池车型能迅速 " 上位 " 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只是燃料电池车的价格嘛 ... 这么说吧!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轻货车定位的上汽大通 V80 氢燃料电池车型正式上市,补贴前 130 万,补贴后 30 万!这个价格 ...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