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本次北京车展,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成为本届车展主要话题的同时,车内空气质量也成为一大看点。无论是新车内的VOC控制、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净化,还是智能化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控制都在车竞相展示。
污染净化成卖点
今年是国家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实施前夕,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结束,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次北京车展是在标准实施前的一次对汽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与材料企业的一次车内空气质量检验,十三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和汽车行业的创新与变革,车内空气质量成为汽车行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环节。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宋广生介绍,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严格要求,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与材料企业的主要工作重点,解决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解决汽车生产工艺中的源头污染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带着鼻子看车展,普遍感觉到车内空气质量比较好。
据了解,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在25日举行的北京车展正式上市豪华紧凑型DS 4S采用100%无沥青阻尼垫,车内外均喷涂环保水性涂料,皮革则采用无铬鞣制工艺,并配备AQS空气质量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车内空气污染问题。
此外还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PM2.5绿净技术、北汽BJ20的车内空气过滤系统、长城汽车哈弗H8的车内空气质量净化系统、东风标致2008的PM2.5过滤器,都让车内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进。
由于国家强制性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即将实施,一方面解决车内的化学性污染问题,特别是新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成为汽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与材料企业重点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面对我国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在解决新车内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颗粒物污染问题成为众多汽车厂家的主要关注点。众多汽车都把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和车内空气舒适性作为标准配置。
智能化质量控制亮相
本次车展,在沃尔沃、长安汽车和北汽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里都引入了车内空气质量智能化控制技术。
由于车内空气质量和有害物质控制的复杂性,难以依靠人体器官准确感知和控制,所以宋广生提出的汽车智能化首先应该实施车内空气质量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从车展上的一些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汽车里面可以看到,通过先进的气体传感器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车内空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的典型。车展上沃尔沃全新S90以人性化科技和北欧式的精致豪华,打出“把北欧的空气带给国内消费者”口号,S90 配置的“IAQS智能化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的气体传感器和高效的多重过滤系统,再加上婴儿接触级安全标准的内饰材料,成为北京车展沃尔沃的智能科技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车内环保行业技术路线逐步明晰,在从汽车制作工艺和零部件与材料控制以外。主要利用车内空气质量产品与技术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包括汽车空调系统的车内空气净化材料、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控制总成、车载空气净化器和车内空气净化材料等方面。这些技术和产品在车展中的丰田纺织和美时美克展台上都有展示。
“毒车”检测不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车展第一天,有媒体利用在网上几百元可以购买的不规范的室内空气测试仪在车展现场进行所谓的车内空气质量测试,随后通过媒体发布所谓的“毒车”信息。
宋广生认为,这种不规范的车内空气质量测试和评价结果的发布,不但影响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进入排名的汽车企业和汽车品牌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这些不规范的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宣传,造成了误导消费者的后果。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内环境专业委员会希望媒体朋友不要轻信和传播不规范的车内空气质量信息,希望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参考规范车内空气质量的评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