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保持淡定 测试大众全新 Polo Plus

汽车之家 / 2019年08月10日 13:11

新闻

想拿下一个更好的成绩,那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就像每一次出考试成绩,大家都会认真分析失分情况,接下来才能针对弱项来个重点特训。大家熟悉的大众 Polo 也在努力地追分,这一次它把火力集中在时尚上面,所以一台更加活泼的换代 Polo 来到了我们面前,连名字都改成了 Polo Plus。不过,在动力部分它倒是很淡定地按兵不动,并没有在这方面发力换上一个更强的搭档,所以它开起来能像它的形象一样充满活力吗?

虽然小型车市场并不火热,但这里关注度并不会低,而且粉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毕竟身形小巧价格入门的小型车还是很对他们胃口的。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在期待新一代的 Polo,但它确实让大家等得够久的,在两年前的 6 月份,新车已经正式在海外发布。接下来就是一直在等国产换代新车的登场,来到两个月前的上海车展,它终于亮相。现在它的上市时间也确定了,6 月 18 日。

离 Polo Plus 的正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它的详细车型配置信息还没公布,即便我们提前拿到了试驾车,也还不能和大家更深入地分析车型的性价比。不过,起码大家同样关心的性能实力今天是可以了解到了。另外我们拿到的这台试驾车,可以明显地看出和之前实拍的那台顶配有差距,我们猜测这应该是台中配,后面也会好好和大家看看这台车在配置上有什么特别,静态部分今天就不聊这么详细了,关于 Polo Plus 的设计和空间等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回顾之前的实拍文章,下面我们先来看大家最牵挂的动态部分。

操控:敏捷但还差点兴奋

动力总成方面,新车采用的是 1.5L 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 5 速手动或 6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13 马力,最大扭矩 145 牛 / 米,和同样动力配置的上一代车型数据差不多。虽然这套动力总成在上代车型身上已经出现,但它绝对不是个老古董,它是在上代 2019 款车型才新增的角色。这台 1.5L 发动机属于 EA211 家族中的一员,它的出现是为了取代更老的 1.4L 和 1.6L 机型,它也成为了上汽大众入门车型的主力配备,在桑塔纳和朗逸上面也能看见它。

其实这个输出数据并不抢眼,也就基本维持了前辈 1.6L 发动机的输出水平,放在同级别中很难突出,毕竟这级别里有很多人心中的 " 超跑 " 本田飞度,它的 1.5L 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 131 马力。还有一点让人不太爽的是,其它市场的新 Polo 都是 1.0T 车型当主力,这台发动机的实力要强不少,如果国产车型之后能够引入这套动力会让大家兴奋不少。

看了它的动力配置就知道全新 Polo Plus 在驾驶方面并不是主打火辣路线,对它的要求或许应该放在轻松好开这个级别。这么来看的话,它的油门响应给人感觉足够灵敏,起步动作干脆利落,马上就进入清爽状态,动力输出很顺畅。

爆发力方面,发动机在两千转以下确实没有太多生气,而且变速箱升挡比较积极,来到 2000rpm 就开始升挡,所以很多时候转速只有 1200rpm 出头,这时候如果想要来个急加速的话会比较吃力,感受不到多少来劲的力道。好在油门响应灵敏,在变速箱 " 精神 " 过来之后总算来了点提速的冲击力。不过总的来说,在车速超过 80km/h 之后,车辆的再加速表现有时候是会比较力不从心。

S 挡模式下车辆的动力响应变得更为积极,动力输出给人感觉确实火爆了不少,整个提速过程都是那么活泼。还有一个值得开心的升级是,Polo Plus 变速箱终于有了手动模式,多了点乐趣,不过实际用起来,它的换挡执行好像有点跟不上。

和上代车型相比,Polo Plus 前后悬架形式并没有改变,依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以及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在同级别车型中这种悬架组合也是十分常见的。悬架表现给人感受还不错,整体调校偏重舒适性,弹跳不会太生硬。滤振表现并不突出,对于连续的细碎颠簸路段,似乎悬架也没怎么打算出手处理。但是面对一些大沟坎的时候,它给人感觉又很有好感,弹跳动作干脆利落。其实对于一台定位入门的小型车来说,Polo Plus 这样的悬架表现已经算是紧致,起码它不会有很多对手那种很散的跳动出现,整体感不错,我觉得这是它一个很大的优势。

转向方面,Polo Plus 的方向盘手感比较沉稳,方向盘的圈数为 3 圈,转向动作响应不算特别紧凑,车头跟进可以再敏锐一点,但开高速的时候它的这种性格还是挺舒服的,变线时车身的稳定性让人淡定。另外偏软的悬架调校让它在弯道中的支撑性不够扎实。最后,Polo Plus 全系都有 XDS 电子差速锁系统,当高速过弯中,它能给抓地力很小的内侧驱动车轮施加制动力,以避免产生转向不足和动力损失,这也是个有竞争力的配置。

测试:成绩继续平淡

0-100km/h 加速测试:

刚起步表现还比较活泼,前轮还会稍微响下胎,不过没多久这股冲劲就平淡下来,换入 2 挡之后力道更加衰落,来到 3 挡已经有点煎熬了,后段乏力确实挺突出,这从中途加速成绩也能看出来。最终成绩 11.72 秒,对于一台定位入门的小型车来说,这好像还能接受,成绩也基本和上代车型看齐,没有让大家跌眼镜。但是这个级别里有本田飞度这样强悍的加速高手,因此 Polo Plus 的加速实力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对了,其它市场主力的 1.0T 车型,它的官方加速成绩为 9.5 秒,看到这里就更让人盼着它的登场了。

100-0km/h 制动测试:

Polo Plus 后轮配置鼓刹,不过这在同级别中倒也很常见。但是来到制动测试,它的表现却很难再让人淡定起来,放在同级别对手当中,比它优秀的确实有很多。

噪音:

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噪音不大,座舱内基本听不到来自车辆前方的噪音,加上被座舱隔绝掉的一部分风噪和路噪,整体质感比上代车型有所提升,不过发动机转速超过 3000rpm 之后噪声和振动开始变得更为明显。

油耗:

油耗成绩也不算抢眼,7.1L/100km 离汽车之家小型车的优秀油耗推荐值还差一点,对手们可以跑出更漂亮的油耗。另外 Polo Plus 的油箱容积为 45 升,对于一台小型车来说还算规矩,一箱油可以淡定跑个 500 公里以上。对了,启停功能在 Polo Plus 上应该是全系标配。

中配车型有什么亮点

外观上来看,中配和高配在外观上的差别并不明显,换代之后的 Polo Plus 在形象上精神了不少,而且也更加成熟了,造型非常协调,很懂得搭配,大部分人都会对它有一个顺眼的好印象。说回我们的测试车,这台中配车应该是有点小 " 作弊 ",所以它看上去和高配更相似,因为它选装了高配的轮圈,目前到店的中配车型,装备的轮圈样式可没有这么炫。另外或许还是试装车的原因,这台车侧后方和高配一样贴有 "POLO Plus" 的标志,从到店的商品车来看,中配车应该是没有标的,等到新车正式上市后,大家可以留意下。

测试车装备的是韩泰 Kinergy EX 轮胎,这款轮胎定位偏入门,更注重均衡实力以及稳定的性能,静音以及节能方面都有照顾到。

内饰方面,其实一眼就能看出中控屏幕比起高配缩水了,其它的差别都很细节,不认真看很难找出来。

高配的 8 英寸中控屏幕视觉效果很炫,和中控饰板很好地融合起来,时尚味道十足。中配这个 6.5 英寸中控屏幕,整体看上去没有那么舒服,感觉还有点简陋,但用起来并没有太多可吐槽的,操作便利,屏幕尺寸也能忍。低配车型中控这块是个醒目的手机支架,这样的设计在朗逸入门车型上也能看到,这个支架最大展开宽度可达 88mm,足以搭载市面上绝大多数 6 英寸屏幕的手机。支架下方其实有个 2 英寸的袖珍屏幕,主要是显示多媒体信息。另外,低配车型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随车联 App 应用和车机连接,至起码听歌能放自己手机里的,实用了不少。

中高配的仪表盘设计基本一样,不过这个样式比较单调,没什么吸引力,中控的信息显示屏幕还是黑白的,不过好在上面的信息足够丰富。其实在其它市场,消费者可以选装 10.25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这在 Polo GTI 车型上面也是标配,可惜这些在国内市场都没有。不过 Polo 主打的毕竟是入门市场,就算有这么炫酷的潮流配置,或许心动的人也不多,毕竟大家更看重的是低价。

这台中配车的空调配置和高配看齐,毕竟高配也没有自动空调,空调区域造型设计和按键布局也是一样的。

其它配置方面,全系都有胎压监测,出手一点也不小气,这个还挺有吸引力。另外,Polo Plus 还有后排乘客安全带未系提醒,这在同级别车型当中非常少见,照顾很到位。

座椅等配置实在看不出太多差别,这里就不细聊了,想回顾空间表现的网友在这里把链接给大家(传送门)。几天体验下来,Polo Plus 的储物空间表现比较规矩,没有亮眼的地方,最能讨好人的就是挡把前方的储物格,手机钱包一起塞进去都很轻松,如果内部能加上防滑垫就更好了。

这台中配在内饰部分虽然没有高配那么抢眼,但从实用性来看,它的表现足够到位,细节上也有亮点,主打的是实在路线,未来应该是车系在市场当中的主力,至于性价比如何,那就要看最终的售价了,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总结:

全新的 Polo Plus 成长足够全面,从静态来看,它基本上是每方面都变得更加时尚也更加成熟。不过,它的定位始终是一台入门的小型车,它的目标似乎更多放在颜值和实用性方面。动态性能部分,它似乎不打算放更多的心思,哪怕 Polo 在其它市场车型都装备上 1.0T 发动机,它也可以继续冷静地坚持动力不变。虽然 1.5L 的动力总成看似更靠谱,也更容易被中国市场消费者接受。不过,没有一个好看的性能表现,似乎它就缺少了精彩的致命一击。大家对于一台新车的期待不仅是形象更帅,也需要全方面的更强,动力表现上的原地踏步或许会让不少年轻人纠结。最后,不变的动力总成也不是没有优势,那应该是体现在最终售价上了。究竟坚持会不会换来胜利?之后市场的表现会告诉我们答案。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