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 反思与行动

汽车纵横 / 2019年06月26日 12:36

新闻

青竹

十二连降

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梦中国车”中国品牌汽车全国巡展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巡展互动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似乎在用行动来帮助“对中国品牌汽车未来的思考”。他坦言,“今年8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轿车市场份额分别降至34.6%和17.7%,这是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首度跌破20%,创下2009年来月度最低。进入9月份之后,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出现季节性上调,但不会扭转整体趋势。”同时他指出,“中国品牌不应该降成这个样子。”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虽然环比季节性回调,但同比还在继续下降。

数据,确实很难看。那机会还有没有?

“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和新建城镇中,汽车保有量还很低,在人均道路面积较大、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汽车消费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覆盖地域更广、城市生活方式形成、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人们追求速度、在更大范围内更便捷活动的需要增加,势必为汽车消费创造充分条件和大量新增需求。”董扬如是说。

性价优势今仍在?

一场反垄断轰轰烈烈搞下来,不少人担心如果进口车、合资车降价了,中国品牌会不会失去性价优势?

对此董扬的看法是,“提高性价比,不光是价格低,性能提升也是一方面。这几年来,中国品牌乘用车有巨大的发展。如果十年前中国车是逆向开发为主,现在开发新车都是正向为主。过去总觉得和外国车相比,中国品牌灰头土脸,现在都一样亮丽。过去我们的零部件技术相对落后几年,现在基本正在看齐,比如缸内直喷增压,DCAT、DAT技术和高强钢、轻质材料都在使用。根据J.D. Power统计,中国品牌乘用车现在和外国品牌的质量水平只有五年的差距,中国品牌乘用车的故障率相当于2009年的外国品牌,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合资车价格下探,对中国车的性价比会有影响,但优势还在。而进口车降价对中国品牌影响不大,因为不是同一市场定位。”endprint

十二连降

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梦中国车”中国品牌汽车全国巡展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巡展互动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似乎在用行动来帮助“对中国品牌汽车未来的思考”。他坦言,“今年8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轿车市场份额分别降至34.6%和17.7%,这是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首度跌破20%,创下2009年来月度最低。进入9月份之后,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出现季节性上调,但不会扭转整体趋势。”同时他指出,“中国品牌不应该降成这个样子。”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虽然环比季节性回调,但同比还在继续下降。

数据,确实很难看。那机会还有没有?

“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和新建城镇中,汽车保有量还很低,在人均道路面积较大、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汽车消费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覆盖地域更广、城市生活方式形成、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人们追求速度、在更大范围内更便捷活动的需要增加,势必为汽车消费创造充分条件和大量新增需求。”董扬如是说。

性价优势今仍在?

一场反垄断轰轰烈烈搞下来,不少人担心如果进口车、合资车降价了,中国品牌会不会失去性价优势?

对此董扬的看法是,“提高性价比,不光是价格低,性能提升也是一方面。这几年来,中国品牌乘用车有巨大的发展。如果十年前中国车是逆向开发为主,现在开发新车都是正向为主。过去总觉得和外国车相比,中国品牌灰头土脸,现在都一样亮丽。过去我们的零部件技术相对落后几年,现在基本正在看齐,比如缸内直喷增压,DCAT、DAT技术和高强钢、轻质材料都在使用。根据J.D. Power统计,中国品牌乘用车现在和外国品牌的质量水平只有五年的差距,中国品牌乘用车的故障率相当于2009年的外国品牌,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合资车价格下探,对中国车的性价比会有影响,但优势还在。而进口车降价对中国品牌影响不大,因为不是同一市场定位。”endprint

十二连降

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梦中国车”中国品牌汽车全国巡展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巡展互动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似乎在用行动来帮助“对中国品牌汽车未来的思考”。他坦言,“今年8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轿车市场份额分别降至34.6%和17.7%,这是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首度跌破20%,创下2009年来月度最低。进入9月份之后,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出现季节性上调,但不会扭转整体趋势。”同时他指出,“中国品牌不应该降成这个样子。”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虽然环比季节性回调,但同比还在继续下降。

数据,确实很难看。那机会还有没有?

“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和新建城镇中,汽车保有量还很低,在人均道路面积较大、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汽车消费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覆盖地域更广、城市生活方式形成、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人们追求速度、在更大范围内更便捷活动的需要增加,势必为汽车消费创造充分条件和大量新增需求。”董扬如是说。

性价优势今仍在?

一场反垄断轰轰烈烈搞下来,不少人担心如果进口车、合资车降价了,中国品牌会不会失去性价优势?

对此董扬的看法是,“提高性价比,不光是价格低,性能提升也是一方面。这几年来,中国品牌乘用车有巨大的发展。如果十年前中国车是逆向开发为主,现在开发新车都是正向为主。过去总觉得和外国车相比,中国品牌灰头土脸,现在都一样亮丽。过去我们的零部件技术相对落后几年,现在基本正在看齐,比如缸内直喷增压,DCAT、DAT技术和高强钢、轻质材料都在使用。根据J.D. Power统计,中国品牌乘用车现在和外国品牌的质量水平只有五年的差距,中国品牌乘用车的故障率相当于2009年的外国品牌,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合资车价格下探,对中国车的性价比会有影响,但优势还在。而进口车降价对中国品牌影响不大,因为不是同一市场定位。”endprint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