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跃:中国汽车人是争气的

汽车纵横 / 2019年04月06日 00:01

新闻

曹晓昂

当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走进以“中国脊梁 世界角色”为主题的“2016中国汽车品牌发展论坛”现场的时候,竟然引起了一阵小小欢呼声,仿佛是“明星”的“粉丝”见面会,这在严肃的汽车圈里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于国企,一般来说,领导大都是“高冷而严肃”的。不过尹同跃却是个例外,他一直都没有什么“霸道总裁范”,反而总是笑容可掬的样子,看起来还是像个工程师,但他的讲话却暴露了他的野心,“世界上只有一个奔驰,只有一个宝马,我们也希望世界上只有一个奇瑞。”一毕业就开始干红旗,到今年已经32年的尹同跃,对于中国品牌的发展有哪些感悟?

去产能和树品牌

汽车纵横:能否分享一下您对于中国品牌汽车目前面临的发展情况的看法?

尹同跃:中国汽车人是争气的,中国汽车产品也是值得信赖的,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做好品牌。今天奇瑞,或者少数几个中国品牌的汽车产品跟国外的产品已经没有距离,有距离的是品牌。现在国家经济当中说得很多的是去产能,增加内需,实际上我特别希望能呼吁一下‘去产能和树品牌,去掉没有品牌的产能,去掉低效的产能。

以前,我们整个国家都缺少品牌意识,我们当时上大学的时候,吃饱肚子就行了,没有品牌的追求,而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经培育了大量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有品牌的追求。那么,什么是品牌?品牌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每个人都在追求品牌,但是真正能总结出品牌内涵来的不多。

我认为,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有大量的品牌内需,但是这种内需我们自身不能满足,最后转向了外部需求。一方面我们培养了大量的中产阶级需要有品牌的产品,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进口。另一方面中国人没有品牌意识,建立了大量的产能,但是不是品牌,所以呈现了一种反差。所以去产能的同时还要树立有品牌的产能,来真正的满足中国人的内需,而不应该把这种内需变成外需,这是我们现在的情况。

奇瑞的三个阶段

汽车纵横:现在奇瑞也很重视品牌的发展?

尹同跃:我是1984年到的一汽,然后从一汽带了一帮人回到安徽,创建了奇瑞。我们总结奇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7年,从零开始成立这个公司到2001年,我们叫做“无中生有”的阶段。当时安徽的经济状况和工业基础实际上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汽车,但是我们糊涂胆大就做了。

从2001年到2010年是奇瑞汽车“野蛮成长”的阶段,那个时候自主品牌发展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从2007开始就做了反思,这么走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当时在研究,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或者奇瑞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这样疯狂增长什么时候是个头?什么时候会栽倒?实际上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下决心不能这么做,我们要尊重行业规律。

我们认为,我们要想参加世界杯比赛一定要按照国际化的训练流程标准来进行,尊重国际化的比赛规则来参加国际比赛。经过两、三年的内部讨论,我们认为我们的出路就是建立品牌。任何一个没有产生垄断的行业一定是死亡的行业,汽车行业的垄断资源就是品牌,世界上只有一个奔驰,只有一个宝马,我们也希望世界上只有一个奇瑞。我们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就是重建一个体系和流程来追求打造我们的品牌。

汽车纵横:您对于汽车企业打造品牌怎么看?

尹同跃:我是一毕业就干红旗,到今年干汽车干了32年,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感悟,或者是反省的过程。今天我们觉得好像有一点摸到路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就是做品牌。

只有有品牌才能产生利润,只有品牌才能跟别人不一样,只有品牌才能经受得住经济规律的起起伏伏。汽车产品的内涵一定是不一样的,有它本身的特点在里面,所以品牌会产生利润,利润可以让企业良性循环,可以让企业不断增加研发能力,不断创新。而品牌的基础是品质,没有品质的产品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品质主要就是体系和流程保证的。

像丰田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因为它有品牌,就能克服它的问题,中国很多企业因为没有品牌,可能会捞点浮财,赚点小钱,但是要想长期的发展,这是不行的。我们现在做品牌,希望所有的自主品牌,包括非汽车行业,这都应该是我们大家自觉追求的方向。我认为中国应该成为一个有品牌的国家,中国的国力是靠一群国际品牌的企业支撑的,而不是其他方面的东西。所以我们奇瑞的第一个阶段是“无中生有”,第二个是“野蛮增长”,第三是“凤凰涅磐”,我们在做得好的时候调整自己,开始打造体系,打造流程。

中国要做品牌大国

汽车纵横:您曾经提出汽车品牌一定要实现超越,需要怎么做?

尹同跃:别人是平台化,模块化,我们也开始做一系列的过程,一定要把平台做好,把东西做好的情况下,再传播出去,不要想着‘酒香不怕巷子深,要让大家知道中国的东西跟别人的一样好,甚至比别人的更好。再加上中国的汽车人还是比较努力的,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超越。

今年我去了一趟韩国,韩国的一些企业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忧心忡忡,因为韩国的经济对中国是高度依赖的(比我们想象的依赖度还要高一些)。他们就讲,在智能手机这块,韩国已经被中国的华为或者是OPPO超过。中国的汽车工业现在这么一个发展的势头,他们认为对他们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说哪一天把汽车让中国超了的话,韩国的经济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我当时很谦虚,我说,韩国走在我们的前头,我们要向你们学习。但是在内心,我们是有这个野心的,我们一定要超越他们。离我们(中国品牌)最近的是韩国汽车,我们一定要赶上离我们最近的,然后才是日本和欧洲的汽车。

奇瑞实际上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企业。我们一直是抓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奇瑞新的SUV产品瑞虎7刚刚上市,这个产品内外兼修,外形质量非常好,内在质量也非常好。我们是准备把这个产品打入发达市场的,过去我们的出口比较多,但主要还是在欠发达市场,明年我们要进入欧洲,下一步要进入发达市场。

汽车纵横:您怎么看中国品牌汽车目前出现的市场连升的势头?

尹同跃:中国汽车工业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占的比例从现在的40%在逐步地提升,在所有市场都在开始提升。中间有一段时间很困难,我们叫做“12连降”,现在相当多的月份,我们的份额已经是在连升的,我们认为这种连升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

我们也做了一个市场调查,调查苏州地区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以前我们在苏州地区做过调查,苏州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也就20%、30%的样子。他们认为应该买进口品牌,对自主品牌不太认可,但现在他们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达到了80%以上。

因为一方面豪华品牌的光环在消失,另一方面,中国少数几个自主品牌的质量越做越好,既有颜值,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都在大幅度的提高,跟过去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大家用得越来越放心。

汽车纵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尹同跃:因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在做流程体系,在做标准化,我们连产品开发也会做了。在产品开发的验证手段上,我们大概也花了20多亿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跟欧盟有两三千的项目是等项认可的。

汽车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验证的过程。充分验证了,产品的质量才能好,东西好了以后,要日积月累的好,这样品牌也会起来,这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我们奇瑞的实验手段和检测中心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所以我们的产品开发过程也越来越顺利。利用这个机会,我也想呼吁一下,中国汽车人是争气的,中国汽车产品是值得信赖的。中国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做品牌,中国离品牌大国不远了,只有通过树立品牌才能克服“5000美元”的发展陷阱。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