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汽车论坛嘉宾热议自动驾驶技术

汽车纵横 / 2018年12月04日 04:10

新闻

刘春晓

从汽车诞生之初开始,安全、轻松的驾驶就成为了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驾驶技术成日益成为现实。在2016中国汽车论坛上,各界嘉宾围绕自动驾驶技术展开了热烈讨论。

米拉中国董事总经理鲍杰:

无人驾驶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无人驾驶技术是一个大机遇,但是也有一定的挑战。从机遇上看:一是解放了驾驶员,以英国为例,一般驾驶员大约要花235个小时在路上,等同于6个工作周,无人驾驶实现以后,这部分时间可以释放出来,驾驶员可以干别的事情。二是缓解交通拥堵。三是减少排放。四是事故会大量减少,预计降低90%的事故,甚至零伤亡也可以成为一种可能。五是无人驾驶车辆不管是18岁以下还是75岁以上,驾驶员都可以进行驾驶。

从局限性上看,无人驾驶遇到的挑战也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就是通信的基础设施,现在的网络覆盖范围非常有限,标准非常多。从各个国家到各个州的通信标准有很大不同。公众的态度也不一样,65%的欧洲调查者反映自动驾驶会部分剥夺驾驶乐趣,同时也有人质疑高科技车是否能够达到人为控制的安全性。在欧盟的一些示范项目中,公众的接受度还有很大不足。然后就是责任与保险,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在事故中的责任到底怎么区分?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SMMT)的意见,更高级别的自动化(L3以上),需要保险和法律,特别是法律方面的发展来支持。目前英国还没有明确立法,在国际范围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公约能够有效地监管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然后就是安全性评级和自动刹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最后的挑战是网络安全与隐私。自动驾驶需要涉及到海量数据,而且数据是共享的,意味着车辆的位置信息、驾驶员相对的一些信息可能都要进入云服务器,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可能的数据外泄,导致隐私的侵犯。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书记谭本宏:

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十分关键

国际上,有关无人驾驶的一些法案以及法规,正在逐渐进行修改。国内也在就自动驾驶如何在社会道路上进行长途测试的法规法案进行讨论。关于自动驾驶技术,我想分享的一点是,驾驶员,或者是人的信任,就是人如何信任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做到这一点。当你坐在自动驾驶汽车上,把你的油门,方向盘交给制造商的时候,我们如何取得乘客的信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或者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把自己的主动权交给别人。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执行董事Klaus Br?unig: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需要各方合作

关于自动驾驶技术,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自动驾驶代表了一种变革,这就要求各方之间必须开展合作,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从而实现这一目标。影响自动驾驶的因素较多:一是控制,特别是控制汽车的加速;二是驾驶员的角色;三是汽车的速度;四是环境,也就是路况;五是制动控制;六是转向。这些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通过合作解决。

世界经济论坛汽车行业总监、

负责人Alex Mitchell:

客户期待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在改变人类出行方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提高路面安全,减少污染。客户十分期待自动驾驶汽车。我们在全球25个城市,与5500名客户进行了交流,他们非常期待自动驾驶技术的上市,他们也非常了解自动驾驶技术,想要尝试自动驾驶技术。在客户看来,对于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他们期待的是传统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制造巨头的联合。对于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动力系统,客户们希望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