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法国Delahaye俱乐部主席Tissot先生的支持。对汽车有足够爱好的朋友,看到题目里的“三叉戟”或许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出了来自意大利的豪华运动车品牌 —— Maserati玛莎拉蒂。
1926年,第一部真正属于玛莎拉蒂品牌的汽车正式诞生 ——Tipo 26,其性能优越,甚至足以与当年驰骋赛场的布加迪相提并论。可好景不长,随着创始人Alfieri Maserati的离世,公司的经营也逐渐陷入困境,并于1937年被钟爱汽车及赛车运动的意大利工业家Adolfo Orsi收购。Orsi家族的生意虽历经波折,但却始终不愿割舍Maserati,玛莎拉蒂品牌除了继续驰骋赛场并连创佳绩外,更于1946年开始涉足批量民用运动车型的制造,推出了包括一直延续至今的Quattroporte总裁和Ghibli吉博力在内的一系列车型。但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玛莎拉蒂开始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
另一边的法国,因为经历了二战前的危机、世界大战的摧残,以及战后法国政府对经济型平民车的扶持,那些曾经叱咤法国乃至世界车坛的奢华巨星们纷纷陨落。至于雷诺、标致、雪铁龙这样的通用型汽车公司更是把所有资源投入到小型国民车或商用车的研发与制造中,而代表着奢华和运动的GT跑车他们已然许久不曾尝试了。
到了60年代中期,法国的国力复苏,之前因推出了划时代的DS车系而红透半边天的雪铁龙萌生了再度生产高性能豪华运动型GT跑车的想法。 这部“小众”的高性能GT车型也将是深受亨利·福特和泰勒主义启蒙,善于规模化制造“大众”平民车的雪铁龙50多年来的首次尝试。
这部基于雪铁龙DS底盘的高性能GT车型的内部代号是“Projet S”,S代表Sport运动。但在当时,对于研发高性能GT车型而言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雪铁龙并不具备的,那就是一款高性能的引擎。雪铁龙为此开始寻找外部合作伙伴。
很快,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身陷囹圄的玛莎拉蒂吸引了雪铁龙的注意。而制造赛车及高性能豪华跑车恰巧是玛莎拉蒂的强项。当年气势如虹的雪铁龙以快到几乎是创纪录的谈判速度在1968年与玛莎拉蒂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更在此后的第二年收购了玛莎拉蒂的大部分股权。至此,海王的三叉戟成为了龙爪中的重器。
鉴于当时的法国政府对发展大排量豪华车的态度依然保守,雪铁龙谨慎的放弃了为“Projet S”直接安装玛莎拉蒂V8引擎的想法,决定采用V6引擎作为其动力源。但另一个难题出现了,当时的玛莎拉蒂只有直六和V8两种布局的引擎。解决问题的重任落在了玛莎拉蒂工程师Giulio Alfieri朱里奥·阿尔费里的肩上,为了尽快完成任务,Giulio Alfieri采用了最简单、省事的办法:直接修改安装在Maserati Indy上的V8引擎。在尽力保持这款引擎绝大部分机械结构的前提下,取消了它的一对汽缸,制成了一款排量略多于3升的V6引擎;之后又为了规避法国政府对大排量汽车征收的额外税款,通过缩减汽缸行程,将引擎总排量降到了3升以下。最终,从接到任务到完成这款仅重140公斤,有着略微奇葩的 90°夹角的紧凑型V6引擎的研发仅用了3个月时间。此后Giulio Alfieri也因为这款引擎被誉为玛莎拉蒂V6引擎之父。
万事俱备,1970年3月,日内瓦车展,雪铁龙正式发布了投身汽车制造业以来旗下首款高性能GT车型—— CITROёN SM,S代表其研发代号;而M则代表Maserati。这是一款总长4.893米,净宽1.836米,高度1.324米,轴距2.950米,总重1.45吨的大型前驱豪华高性能GT跑车。
SM的外形由设计出DS的Robert Opron罗伯特·奥普龙及其团队负责。相比DS缺少了些许婉转与柔美,从头部新颖的整体式前大灯罩开始的弧面圆角,通过简单而纤长的线条完美的过渡成车身后部隐约透着些许同时代意大利跑车设计元素的硬朗而锋利的折线。仿佛同时拥有着巴黎女人的优雅与那不勒斯男人的豪放。巨大修长的引擎舱,低矮的驾驶室,五边形后侧窗形成的阶梯状肩线,以及柔韧的悬挂表现,为她赢得了“雪铁龙的大军舰”的绰号。
CITROёN DS的内饰设计在我看来在那个年代是难以被超越的,但SM却几乎做到了,总体设计时尚、前卫,却又不失实用性。同时代的MASERATI Merak不但借鉴了SM的液压系统,使用了SM的同款V6 引擎,就连内饰都要与SM一模一样!另外,直到今天,在大多数法国车身上都会有一些特别的地方,让你觉得只有法国人才干得出来,SM的整体前大灯罩,及罩在其中的可随前轮转向而调节照射角度的远光灯就是SM身上彰显其“法国车”身份的特殊亮点。
作为法国通用型汽车公司在战后推出并大规模生产的首款大型豪华车,让那时仅剩一息尚存,全指着为豪华车型搞深度定制的车身加工业如获至宝!其中最积极的当属历史悠久的Henri Chapron亨利·霞普龙与Heuliez厄里埃兹。其中Heuliez在1971年巴黎车展发布了极具特色的半敞篷折叠顶SM Espace。而Henri Chapron不但推出了敞篷版SM Mylord,四门轿车版SM Opéra,还为密特朗总统专门制造了两部基于SM改装的长达5.6米四门敞篷检阅车。
可惜,再盛大、精彩的剧目也总有谢幕的一天,只是对于CITROёN SM而言,这一天来得实在太快。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SM的年产量急速下跌,同时雪铁龙的拳头产品DS在生产了近20年后也疲态尽显,到了1974年上半年录得的亏损额更高达1亿3200万法郎!
大股东Michelin米其林终于坐不住了,为能在国家的帮助下将已然成为烫手山芋的雪铁龙顺利处理给PEUGEOT标致汽车公司,迫使雪铁龙展开了一场近乎残酷的“改革”,当年鼎盛时期的雪铁龙也许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资本的屠刀会砍向它刚刚到手还没捂热的重器——三叉戟… 1975年初,雪铁龙正式停产SM,并将玛莎拉蒂出手给了意大利国有公司GEPI。至此,法国造高性能GT跑车正式而彻底的画上了句点。
浮华散去,真金归来。2014年2月,RETROMOBILE Paris 巴黎老爷车展,此时CITROёN SM已停产近40年,有幸与SM收藏者俱乐部的负责人及车主们交流,对于拥有这款商业上绝对算不上成功的车型,他们却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自豪。在他们看来,雪铁龙SM是可以与它同时代的高速列车TGV,协和号超音速客机相提并论的,代表法兰西最高工业成就的产品,也是如今迟暮的法兰西曾经的骄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