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行业遭遇资本洗劫

世界汽车 / 2023年03月07日 20:59

市场

资本的暗涌就像是深夜中一双无形的手,当有人置身黑暗迷失方向时,这双手既能够协助走出困境,但也能无情地将其推入深渊。

自去年9月份起,持续低迷数年的橡胶期货市场在平静之中掀起波澜,一场酝酿已久的面对国内橡胶实体工业的金融洗劫正式拉开序幕,短短6个月时间内,天然橡胶期货的价格从12235元迅速蹿升至22310元。此次涨价可谓是一场在橡胶相关企业还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的闪电战,从发起到结束,时间之短令人称奇,而且橡胶产业末端的消费市场供需状况在这期间并未有所波动,足见这是一场有预谋、精心策划的资本洗劫。

前段时间橡胶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一便是受到相关产业例如石油期货价格上涨的影响,石油合成橡胶价格的浮动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其二则是天灾之祸,橡胶原产国受气候灾害影响导致橡胶一定规模减产,也是诱发此次涨价的一大因素;其三便是橡胶加工企业购进原材料的供应机制弊端,由于橡胶原料种类繁多且品质不一,诸如轮胎企业等加工型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需要采取“特供机制”,这无疑削弱了采购的抗风险系数,一旦上游供应出现问题,作为采购方就要硬生生地咽下加价购买的苦果。

金融行为,尤其是期货经济,其初衷是为了给实体经营者提供保值,避免成本的风险摧垮整个经营体系。但如今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投机的天堂,他们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毒瘤,反其道而行之,在预期将有价格波动之前低价购买,再待事发后囤积居奇,最后在多空利好充分释放之后,套现走人,留下的则是一个堪堪废命的实体经济,摧垮的是真正能够实现生产力向经济增长转化的命脉。

更可怕的是,在轮胎企业今年一季度利润全面下滑之后,企业在面对经营成本压力时将会采取减产、裁员以及产品价格提升等措施以维持,这个复苏的过程要比之前的洗劫要漫长得多,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吃一堑,更需长一智,在面对产业链初端的波动时,如何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避免波动的向下传导和放大是橡胶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所亟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和大数据充分普及的今天,实体经济需要一套借助金融手段来预测风险和规避风险的体系,理性的面对市场的预期,对企业自身的供需状况要有充分的预判和掌控。同时,也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快速反应,加强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通过限制交易或者控制规模等具体手段来避免金融投机再次对实体经济造成致命创伤。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