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眼里的“移动出行”

汽车纵横 / 2023年01月07日 00:55

市场

郑雪芹

在中国出门不怕没带钱,就怕手机没电!近年来智能网联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支付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风雨欲来。处于这场变革风口的汽车产业,从整车制造向出行服务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那么,关于“移动出行”的未来发展前景,让我们听听来自业内专家、企业高管等各位大咖的真知酌见,以期帮我们厘清思路,拨开迷雾。

专家观点

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大势所趋,车企应积极探索多领域联动模式

——工信部部长 苗圩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比例在持续提升,汽车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就促使汽车产品的形态在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和网联”方向发展,汽车正在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同时,汽车生产从过去的大批量、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化制造体系演进,包括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的趋势。

为了顺应市场新兴需求和新型商业模式,国家政策鼓励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主要载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制造商应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与其它泛载网络的信息交流和协同机制,探索多领域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

智能网联时代,“汽车生态服务商”

是车企重新定位的方向之一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赵福全

在智能网联时代,汽车不仅仅是可移动的机电产品,更是出行服务的基本载体。为此,汽车企业必须重新思考自身定位,明确在未来汽车生态中占据的价值环节,可能的定位包括:

一,传统汽车制造商,成为汽车产品上硬件以及软件接口的提供商,由其他企业添加智能网联功能;

二,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商,研发生产具备完整智能网联功能的新型汽车;

三,汽车生态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汽车共享、智能停车、个性定制等相关服务,或者提供出行工具及其他服务的有效组合。

在清晰定位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并占据主导或优势地位。

产业链由线转网,车企角色由

“车辆制造向出行服务”转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付于武

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下,汽车产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车企不再是简单的车辆制造商,而是出行服务的提供者。汽车产品的形态,正向智能网联升级,作为新的互联工具与端口,汽车将成为可移动的数据终端,构成智能交通体系,乃至新型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一环。

同时,汽车生态发生全面的变化,产业链将由线性连接转变为网状的交融。数据将成为第一生产力。汽车使用、服务等相关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共享经济将在汽车产业得到突出的体现,在整个汽车产业和汽车社会中,开放、协作、跨界、融合都将成为常态。

出行力量推動汽车重新定义,车企或变成服务公司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首席专家 张永伟

出行力量在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路上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智能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汽车发展的判断、对未来出行形态的变化等问题,产生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能再用过去所设定的技术路线和时间表来研究汽车产业的发展了。

过去,对汽车是从产业出发进行定义的:先把车造出来,然后投放到市场。这就会形成庞大的生产和出行载体。但在互联网和智能时代,出行的设计者和运营者,对产业的认识与过去供给侧所主导的设计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未来如果按照出行来定义汽车,按照出行的需要来定义汽车业,包括创新链、产业链和需求链,可能会对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设计产生颠覆性影响。出行和汽车关系将会发生大的变化,有可能重构,有可能逆转。

跨国企业高管

以市场、客户为主导

才能迎合未来可持续出行趋势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中国区总裁兼CEO 海兹曼

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跟三五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汽车制造商,应该提供非常丰富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电动出行便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中国的消费者更多地接受电动出行,我们应该广泛地建立充电站,比方说靠近家庭的停车场、公司、购物中心、高速公路上,我相信纯电动车可以非常完美地满足城市出行需求,所以我们必须有非常良好的基础设施网络,并且不断优化。

共享模式下的自动驾驶将变革出行方式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玛丽·博拉

电气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和共享服务相结合,将驱动未来个人出行方式的实现,并推动汽车行业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出行服务业转型。其中,自动驾驶技术将大范围减少因人为过失导致的交通事故,从而提高出行安全,这也是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共同努力的方向。

如今,智能网联汽车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通过车与车之间、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交流”,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尽可能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并改善交通拥堵状况。而共享模式下的自动驾驶汽车能为用户提供随叫随到的出行服务,同时将大幅度改善北京、上海这类超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工业4.0”就是全产业链数字化,车企转向出行服务商

——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总裁 蔡澈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要把汽车放在更大的概念来审视,比如交通或者出行,这将成为未来的潮流和趋势。我认为车企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和电力驱动,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这四个趋势巧妙联系起来。

目前,我们所在的行业正在专心探讨一个议题——“工业4.0”。在我看来,这一概念在德国之外更加清楚明了,就是数字化。它在本质上就是整个产业链的完全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目前正在全面展开,比如奔驰正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endprint

整合资源提升出行效率,技术研发也要向服务转型

——麦格纳国际先进产品研发部副总裁 Jerry Lavine

新的出行理念在全球范圍内由于城镇化和人口变化不断重现,这就要求我们推出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商业模式。如我们需要在一些可扩展的技术上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把汽车更多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系统。

由于未来还会受到电气化和无人驾驶的影响,以及智能网联和共享经济的影响,及其催生出的生态汽车、共享汽车,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来解决,只有这样才会让汽车与零售商、消费者、基础设施、出行商和其他汽车进行更好地连接,也只有这样才会进一步把汽车进行很好地转型,使人们比过去有更多的选择,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国内企业高管

汽车共享将全面取代个人购车

成为压倒性消费方式

——北汽集团董事长 徐和谊

在网联化时代,汽车成为移动互联的终端,成为一种集车内网、车际网、车云网于一体的V2X宿主,汽车企业必须提供丰富的互联网应用,提供基于各种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客户、服务客户和粘住客户。它对汽车企业的角色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汽车的智能化进入到最高级的无人驾驶阶段,汽车共享将全面取代个人购车成为压倒性的消费方式,汽车企业的角色也要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汽车企业未来的业务模式,将与过去有显著的不同。

汽车制造商不参与出行将会被淘汰

三大要素决定未来

——吉利集团副总裁、曹操专车负责人 刘金良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之所以会被淘汰,是因为它们只把手机当作通话工具;汽车在未来是一个移动生活终端,如果汽车制造商不参与出行,也将会被淘汰。吉利汽车要向道路出行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转型,这样更加符合未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化的要求,而这一定也是车企的战略转型之路。

对于共享出行的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一,共享出行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营造一个公平、有法可依的市场环境;第二,在未来,需要一辆为共享出行而生的车,这需要汽车主机厂技术方面的支持完善;第三,共享出行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的共享出行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混合动力没戏

只有纯电车才能重新定义移动出行

——蔚来汽车执行副总裁 郑显聪

不仅汽车需要重新定义,出行方式也需要重新定义。未来,汽车定义是从云端到所有车子能够互联,所有跟环境之间、所有周遭环境产生的因素都可以做深入学习;等到了无人驾驶阶段,我们就可以解放车子的时间,把云服务变成一个移动平台,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这方面,燃油车和混合动力基本上是没戏的,只有纯电车才能有这么快的反应。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个蓝天联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做电动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智能,希望下一代能够因为我们这样的改变,重新定义移动出行。

20年后的智能出行,唯有自动驾驶和

共享经济才能解决问题

——车和家总裁 沈亚楠

展望2030年的智能出行,将会有四个重要的基本点构成:第一点是能源升级,电动车的发展是大趋所势;

第二点是智能行驶,无人驾驶和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会极大提高城市出行安全性,改善交通的效率;

第三点是基于全时在线的车联网,它的基本点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对整个交通的全盘优化;

第四点是所谓的随需,唯有自动驾驶和共享经济才是最后解决所谓全球还有15亿人要进入城市的交通环境解决方案。endprint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