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恢复性增长

汽车纵横 / 2021年02月28日 08:33

市场

青竹

根据国机汽车提供的数据,2014 年5 月海关汽车进口量为12.67 万辆,同比增长17.5%,其中乘用车进口12.55 万辆,同比增长17.8%。5 月进口汽车数量创历史新高,市场供给在持续加大。有4个品牌的进口量超过万辆。

5 月份进口CAR、SUV 和MPV 分别为4.33 万,7.65 万和0.57 万辆,份额分别为34.5%,60.9%和4.5%,SUV 进口量份额单月延续2013 年态势,份额超过60%,比上个月份额减少1 个百分点。5 月单月MPV 增速最高,前5 个月累计,三大车型中增速最快的仍是SUV,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进口车结构继续向小排量倾斜。2014 年5 月3.0L 以下份额达到91.6%,比2013 年全年的89.3%提升2.3 个百分点,其中1.5-2.0L 排量区间重夺第一大排量区间份额。

从1-5 月累计来看,进口汽车总量为56.37 万辆,同比增长32.0%,其中乘用车进口55.86 万辆,同比增长32.6%。

对于2014年进口车市场的高增长,国机汽车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存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月度形势分析会上作如下解析:

低基数带来恢复性增长

今年进口车包括其中的进口豪华车都实现了20%以上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低基数带来的恢复性增长。因为目前的宏观经济增速水平不能支持这么高的增速。去年同期,也就是1-4月的同比基数是比较低的,2013年进口车销量同比下滑6.7%,其中进口豪华车的销量下滑8.2%。

为什么进口车中的豪华车相对进口车平均增速反而低了?主要由于一些车型开始在国内投产,比如说奥迪A3、Q3,宝马X1、沃尔沃的S60等。宝马X1虽然早就国产,但是到了今年,产能突然上来之后。根据统计,这四款车销售同比下滑了60%。

消费升级态势不变

虽然经济形式不够乐观,但是整个消费升级的态势是没有变的。目前,国产车占主体地位的是家用的A级车,大概是60%的市场份额。进口车的销售情况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可能大家有个思维定式就是进口车都是高排量的大车。但事实上,进口车最大的一个市场区间也是A级车。

在这里可以看到消费升级的两个方向。当一个国产A级车的消费者要升级消费的时候,一部分可能会选择普通品牌的B级车,另一部分则可能选择进口或者豪华品牌的A级车。所以从近两三年的市场数据可以看出,整个A级进口车的市场份额是在不断提升,而且现在已经成为最大的一块市场份额。

进口车油耗达标的四类技术路径

上个月的月初,工信部发布了平均油耗的目标。2012年的下半年,整个进口车的平均油耗是9.16升/百公里,2013年全年的平均油耗下降到9.05升/百公里,所以虽然企业的达标率下降了,但实际进口车的油耗平均水平是在下降的。至于达标率,按照2013年的标准(106%),达标的是13家企业,占比是52%。为什么2013年达标率减少?是因为2012年下半年,达标的标准比较低。这两年的达标标准差别较大。如果用真正100%的2015年标准来衡量,实质上企业的达标率是增加的,从原来的8家,增加到11家。

第一类是沃尔沃、大众、斯巴鲁、福特、宝马、奔驰等,更多地采用技术路径,即涡轮增压的路径,即排量下降的情况下,用涡轮增压的方式来保证动力不损失。

例如奥迪,通过涡轮增压的方式,已经完成了排量的优化,97%都是3.0L以下的排量,3.0L以上排量的份额非常小。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奔驰,从2013年来看,排量3.0L以下的占比不是很高,才60%多一点,因为它的产品处在排量结构切换的一个过程中。过去豪华车偏向大排量带来的高动能,现在随着政策的压力,进口车都在做一个调整,奔驰一些车型的调整也是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所以2014年他们2.5L?3.0L这个区间增长特别快。

涡轮增压是欧系品牌的主力做法。

第二类是捷豹路虎的路径,采用柴油化的方式。之前有些行业人士预想捷豹路虎肯定难以达标,事实上,捷豹路虎达标很好,达到97%的达标率。路虎现在全系都配备柴油发动机,主要是2.2L的和3.0L柴油发动机,柴油车的比重从2012年的大概32.3%现在提升到34.1%。

第三类是日系品牌路径,采用混合动力的方式,也是能够达标的。广本甚至达到65%基本都是混合动力的车型。根据雷克萨斯品牌混合动力与非混合动力的比较,混合动力车型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这是他们的一个策略,混合动力要占到30%,比重从2012年的22.3%到2013年的26.8%,几乎全系都配备混合动力车型。

第四类是传统的汽油自然吸气路径,可以看到也是有很多潜力可挖的。例如马自达,主力的车型基本都是达标的,新推出的马5、CX-5等几款车型也都是达标的。

关于油耗的展望

可以看到从2012年到2013年,整个乘用车排量下降了1.3%,其中进口车是下降了1.2%,国产车下降了1.4%。按照2015年达标来算,每年应该下降3%,所以现在下降的步伐还是有点慢。而且不要单单看达标率,现在行业的平均水平实际上已经达标了,希望下一步政府引导企业把车重降下来,现在整个行业的车重是偏重,这就是后面可能需要加强的部分。到2020年要达到5.0L/百公里的油耗,传统的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就很难实现了,所以未来更多地要利用新能源技术来实现。

汽车市场

进口车油耗达标的四类技术路径

第一类是涡轮增压的路径,即排量下降的情况下,用涡轮增压的方式来保证动力不损失。

第二类是捷豹路虎的路径,采用柴油化的方式。

第三类是日系品牌路径,采用混合动力的方式,也是能够达标的。

第四类是传统的汽油自然吸气路径,可以看到也是有很多潜力可挖的。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