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要着重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平台,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目标是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计划》重点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二是重点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四是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纳入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而上述《计划》的推出将加快人工智能从战略到落地,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与汽车行业的融合,无疑是指智能网联汽车或者说是自动驾驶技术,对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教授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趋成熟,而真正的自动驾驶,高度的自动驾驶,是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
从“行动计划”的内容看,我国将在2~3年之间取得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阶段性成绩。李克强教授认为:“汽车领域目前我们仅仅利用了人工智能的很小一部分功能,称之为积极学习的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到2017年6月我国已经公布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将大数据、混合智能、群体智能等技术同汽车相结合,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当然,想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同汽车相结合,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云端的人工智能、群体的人工智能、混合人工智能和人机协同等。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对打造中国汽车产业强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人工智能和汽车的深度结合,将会激发出巨大的市场机会。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进出口关税
12月12日,财政部发布了《2018年关税调整方案》,继2017年12月1日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之后,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其他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其中,进口关税方面将降低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并适当扩大汽车进口模具暂定税率的适用范围;出口关税方面将取消钢材等产品的出口关税,适当降低硅铬铁、钢坯等产品的出口关税。
同时,为促进“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我国将对原产于26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2018年新实施的有中国与格鲁吉亚自贸协定,进一步降税的有中国与东盟、巴基斯坦、韩国、冰岛、瑞士、哥斯达黎加、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自贸协定;继续实施的有中国与新加坡、智利的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第三轮关税减让安排。
2020年中国初步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12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初步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到2035年,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交通运输发展新格局。
2020年,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数量达到60万辆。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着力实施运输结构优化、组织创新、绿色出行、资源集约、装备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七项重大工程。
新规要求党政机关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12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党政机关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该办法自2017年12月5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机要通信用车配备价格12万元以内、排气量1.6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公务用车配备新能源轿车的,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越野车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
发改委将在智能汽车等领域
实施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
11月27日,發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提出,到“十三五”末,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业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中国制造的知名品牌。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
在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方面,行动计划指出,智能化是全球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的趋势,发展智能汽车有利于培育智能经济、构建智能社会、建设智能强国。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1、开展智能汽车基础共性技术研发;2、开展智能汽车信息安全和测试评价技术攻关;3、提升智能汽车关键软硬件水平;4、加强智能汽车创新能力建设;5、推进智能汽车军民融合发展。
新能源汽车企业平台与国家平台对接
11月28日,新能源汽车企业监测平台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对接工作宣贯会在北京召开。按照要求,2017年11月30日前,企业监测平台向国家监管平台上报2017年度车辆静态数据。2018年2月28日前,企业监测平台向国家监管平台上报2017年度车辆运行的历史数据。2018年3月1日后,企业监测平台应建立与国家监管平台的通讯对接,向国家监管平台实时上传车辆信息。
汽车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路线图发布
12月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按照工信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了《汽车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路线图》,提出汽车行业VOCs削减的目标、技术路线和示范案例等。endprint
汽车涂装车间VOCs排放目标显示,2018年12月31日起,乘用车、货车驾驶舱、货车车厢、客车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量分别为35、75、90、180克/平方米,2020年12月31日起,上述四类车型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量分别降至30、65、70、150克/平方米,车内VOCs散发量应满足《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及其后续修订版本的要求。
工信部发布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
12月4日,2017年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出炉,在本批目录中,共包括79户企业的165个车型,其中纯电动产品共77户企业152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4户企业7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4户企业6个型号。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共有28款,新能源客车产品共79款,新能源专用车共58款。
其中,在本批新能源乘用车目录中,备受瞩目的新兴新能源造车企业的量产车型集中亮相,新品牌包括蔚来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ES8、小鹏汽车、兰州知豆的4款产品、国金汽车的两款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等。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至2020年
12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公告表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公告称,免征车辆购置税对象为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通过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
北京
出台全国首个自动驾驶路测管理细则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以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三方,联合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正式允许无人车上路测试。
《指导意见》和《试行通知》对北京地区无人车上路测试给予了详细规定,符合要求的单位组织均可申请在北京地区开展无人车路测。其中,要求无人车应承诺安装监管装置,接受第三方授权机构的日常监管;应购买不低于500万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要求测试车辆所安装的自动驾驶系统应包括运行自动驾驶功能和脱离自动驾驶功能,使测试驾驶员能够在自动驾驶系统出现故障或发出警告提醒时,迅速以物理方式接管车辆。
北京
公布2018年购车摇号指标,新能源首超普通车
12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2018年北京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并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的2017年版修订情况。2018年小客车指标总量从15万降至10万,其中新能源指标保持6万不变,普通指标由9万个减少至4万个。指标大幅向个人倾斜,个人普通车指标数变为3.8万。新能源指标数量将首次超过普通车指标。
广州
明年公交100%电动化,新建住宅100%建充电设施
11月2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广州市公交充电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根据全市新增纯电动公交车数量,配套建设公交充电设施。《方案》提出,2017年至2018年共建设公交充电桩4960个,其中2017年力争建设完成充电桩1217个,2018年力争建设完成充电桩3743个。从2017年起,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100%推广使用纯电动车,力争在2018年底前实现公交电动化,并从车辆采购投放、充电桩建设、财政补贴、车辆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于住宅小区应该配建多少停车位?广州将出台新的标准。近日,《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标准管理规定》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广州将继续对停车位的配建实行分区管理模式,全市的住宅项目每100平方米配建1.0到1.8个停车位。此外,新建住宅项目的停车位要100%建设充电设施。
重庆
建国内首个无人驾驶測试示范区
面积达4000亩
2019年全国首个全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将在重庆建成,该测试区面积将达4000亩,涵盖西部地区90%以上道路场景、全国85%以上交通环境。
目前一期已经在重庆市两江新区建成了占地约410亩的智能网联汽车模拟城市测试试验区。二期将建成占地3500亩的综合测试试验区。这些区域主要是在封闭的“城市交通环境”和“综合交通环境”中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性能。三期拟于2019年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渝北区等区域,建成覆盖城市、山区、高速、隧道和桥梁等道路场景的开放道路测试试验区等。
长沙
出台全国首个住宅区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导则
12月3日从湖南长沙市住建委了解到,作为建设提标的重要内容,由长沙市住建委牵头编制的《长沙市住宅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导则(试行)》目前已定稿,年内将正式发布,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导则》明确,新建住宅区所有停车位要考虑安装充电设备设施,其中15%需同步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设施,其余85%需按要求预留充电设备安装条件。这是全国首个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计导则。
合肥
新增出租公交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12月22日,合肥市发布《关于印发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合肥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布局合理、管理到位、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endprint
根据《方案》,合肥市将加快实施出租汽车“油改电”换购计划,明确新增和更新的巡游出租汽车、公交车全部应用新能源汽车,全市县级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全部应用纯电动客车。合肥市鼓励网约出租汽车、短途客运车辆等应用新能源汽车。
广汽本田12亿收购本田中国
12月16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62次会议决议公告,并审议通过了《关于转让本田(中国)25%股权及广汽本田收购重组本田(中国)方案的議案》,批准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收购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项目计划总投资12.06亿元。
据了解,广汽本田此次股权收购似乎与其秘而不宣的电动车生产基地有一定联系。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广汽本田此次欲收购的本田中国实为一家车间、设备完整的整车制造厂,年产能为5万辆,其股东分别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广汽集团、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55%、25%、10%和10%。
江淮大众再签新合作备忘录,共同研发多用途汽车
继去年与江淮签署备忘录、2017年6月正式签约合资生产电动车之后,11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共同研发、销售多用途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皮卡、MPV、电动商用车等)车型。
通过新的合资企业,双方将在多用途汽车先进技术开发、高质量产品研发及有效市场销售等方面,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并通过研发推动多用途车型设计和技术领域的进步,涵盖内燃发动机车型和新能源汽车等。
华晨雷诺金杯正式挂牌,2022年目标15万辆
12月15日,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共同注资15亿元人民币,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份,雷诺汽车集团持有49%的股份。新公司将在沈阳大东区投产运营,本地化生产三大类车型:MPV、中型厢式客车及货车和大型厢式客车及货车。合资公司计划以金杯、雷诺、华颂三个品牌生产销售轻型商用车,到2022年实现年销售15万辆,并加快电动车动力总成的发展。
据了解,华晨金杯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涉及商用车、乘用车及专用车三大市场,尚未踏足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建立新的合资公司,华晨金杯与雷诺汽车将在新能源汽车和轻型商用车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及市场销售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基于现有产品共同开发新能源领域车型,并积极推动雷诺新轻型商用车在华生产。
北汽自主品牌2025年全面停产传统燃油车
12月9日,在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仪式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做出承诺称,北汽将致力于在中国境内,加严限制并最终停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中,所有未采用新能源和广义新能源技术的传统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具休时间节点为: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这是国内第二家宣布停售燃油车时间表的企业,2017年10月19日,长安发布了全新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并宣布2025年将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
福特宣布中国2025计划:将推50款车型
12月5日,福特汽车在上海正式宣布其在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中国2025计划”。该计划将聚焦SUV车型,推出更多智能互联车型,更多电动车型,打造更为精简的业务结构。
福特汽车计划在2025年实现在华营收额比2017年增长50%的目标,并通过在以下三个领域实现增长:推出更多智能互联的车型,更接近中国消费者,以及更加精简的运营结构。到2025年底,将在中国推出超过50款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车型。SUV将成为进一步加强的重点车型,将有8款全新SUV车型,以及更多的电动车型被投放到中国市场。
一汽、东风、长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队”全面合作
12月1日,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武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一汽、东风、长安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一,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领域,三家车企将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创新中心的组建,长安汽车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共同创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三方共同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并共享技术成果。
二,在汽车全价值链运营领域,三方将重点加强传统整车平台和动力总成等方面的协同,开展生产制造领域的合作以及协同采购,并深化在物流领域的协同合作。
三,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三方将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在海外产品、海外终端网络资源、海外商业伙伴、海外制造资源、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四,三方还将共同探索新商业模式,加强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前瞻性研究与合作,探讨在金融领域的协同,共同谋划参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欧盟与日本达成自贸协议
将取消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12月8日,日本与欧盟共同宣布,双方就自由贸易协定完成谈判,就7月份达成的协议大纲一致表示了同意。根据协议,欧盟将立即免除对日本汽车零部件征收的3%关税,并在未来7年取消对日本整车征收的10%关税。而日本将免除对欧盟奶酪征收的30%关税,以及对葡萄酒征收的15%关税,并允许欧盟增加牛肉和猪肉出口,而且欧洲企业将获得日本大型公开招标的权利。
本次历经四年谈判的日本与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囊括了欧盟28个国家以及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在正式签署后将会创造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开放区,覆盖约6亿人口,占全球GDP的1/3。endprint
消息一出,日本汽车业一片欢呼雀跃之声,不过欧洲汽车制造商就显得有些无奈了。
日产汽车CEO西川广人表示“热烈欢迎这项协议”,他说:“扩大自由贸易范围对于日本汽车业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日本车企的业务遍及全球。”西川广人强调了欧盟和日本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双方占据了全球30%以上的贸易总量。马自达发言人Hideki Taira称,这对于整个日本汽车业来说都是个好消息。“我们赞赏日本和欧盟为达成这一协议所做的努力,作為JAMA的成员,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扩大在欧洲的业务。”据悉,马自达2016年实现向欧洲出口22万辆汽车。
而欧洲车企对于即将到来的EPA可谓“如临大敌”。早在日欧双方就EPA达成框架协议时,福特欧洲分公司就指出:“如果为日本车企提供利好政策导致日本车大量涌入,而欧洲车企在日本却没有同等准入条件的话,这对于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对于EPA持谨慎态度,该组织呼吁欧盟应确保欧洲汽车业获得平等的待遇,并切实解决欧洲汽车出口到日本所面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问题。该协会主张在EPA中添加一个关于汽车业的附加条款,鼓励双方在监管层面加强合作;此外,还应包含一个与欧盟其他自贸协定一样的原产地条款。
此外,日欧EPA生效后将打破双方之间的贸易壁垒,这将增加美国企业在欧洲和日本市场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汽车业。未来,欧盟将逐步减少对日本进口汽车的关税,进一步挤压美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生存空间。由于经营不善,通用汽车2017年3月将欧宝/沃克斯豪尔出售给PSA,彻底撤出欧洲市场。而美国进口车除了面临欧盟10%的关税,在竞争本就激烈的日本市场会更加步履维艰。
德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将特斯拉排除
据外媒报道,一家德国机构将特斯拉从电动汽车补贴名单中移除,此举引发其与特斯拉关于Model S是否太贵而不具资格获此补贴的争论。德国联邦经济和出口管制局(BAFA)发言人12月1日表示,客户无法订购没有配备额外功能的Model S基础款车型,配备额外功能的Model S售价高于6万欧元(约合71,500美元)的价格限制。
德国去年推出了奖励机制,金额高达约10亿欧元,部分资金来自于德国汽车行业,旨在提振电动汽车销量。但该奖励机制设定了一个价格上限,超出此价格上限的高端车型没有资格享受该激励机制。在此激励机制条款下,客户购买纯电动汽车可获得4000欧元的补贴,购买插电式混动车可以享受3000欧元的补贴。但特斯拉否认其生产的电动车价格太贵而不能享受此激励机制。
英政府拨款8000万英镑建动力电池中心
外媒11月30日报道称,英国已定于英格兰中部的西米德兰兹郡(West Midlands)建立一所全新的汽车电池制造开发中心,英国政府和公司希望借此举推动当地电动汽车电池的大规模生产。英国拟向该地投资8000万英镑(1.07亿美元)用于发展应用了最新电池技术的电池加工制造。英国商务部长格拉克·克拉克在宣布这项投资决定时表示,该电池中心将提升英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印度押宝电动汽车,设施不足或成障碍
据法国《回声报》12月5日报道,为刺激电动车行业,印度政府最近表示希望在税收政策方面予以支持:对电动车征税税率将低于其他能源汽车。除此之外,最近还有政府针对电动车的招标项目。汽车企业也在加快推出各自的项目。塔塔汽车公司计划马上推出电动版“小纳诺”,约车平台优步的竞争对手奥拉如今已经订下400辆。印度第一汽车制造商马鲁蒂工业公司打算到2020年利用丰田的技术生产电动车。
全球首份氢能源发展趋势调查报告发布
近日,国际氢能源委员会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发布了全球首份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氢能源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式,并且能够催生相当于2.5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并同时创造3000多万人的就业机会。在2050年之前,通过更大规模的普及,氢能源将占整个能源消耗量的大约20%,全年的CO2排放量能够较现在减少约60亿吨,能够承担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所需CO2减排量中的约20%。
在需求方面,国际氢能源委员会的验算结果显示,到2030年要提供1000万辆至15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以及50万辆燃料电池卡车行驶所使用的氢气。
比亚迪摩洛哥建厂,含电动汽车及云轨
12月9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公司与摩洛哥政府签署协议。根据备忘录,比亚迪将在摩建设名为“云轨”的高空轨道交通项目,并投资生产电动客车、卡车和乘用车,成为继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之后第三家在摩落户的汽车制造企业。
据悉,所有项目都将进驻2017年3月份宣布建设的“穆罕默德六世科技城”(位于摩北部城市丹吉尔附近),预计占地50公顷,创造2500个就业岗位,投资金额暂未披露。
印尼政府与三菱汽车签约推广电动车
据外媒报道,三菱汽车宣布,该公司已与印尼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将在印尼当地大力推广电动车的使用。印尼政府与三菱汽车开展研究合作,验证印尼国内电动车的有效利用率。三菱汽车将为印尼向低碳经济的转型献策献力,该公司向印尼工业部(MOI)、国立大学及研究学院等机构提供10辆电动车及4个充电站。印尼政府出台了许多新举措,或将制定新政策及购车激励计划,鼓励驾驶员购买电动车,同时也鼓励车企生产电动车。
丰田拟建首座兆瓦级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厂
据外媒报道,日前,丰田公司在洛杉矶车展公布了建造全球首座兆瓦级别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厂的消息。据了解,这个叫做Tri-Gen的工厂将建在加州长滩港。它将在上线后每天能生产约为2.35兆瓦的电力以及1.2吨的氢燃料。这样的量完全能够满足2350户中等大小的家庭用电和近1500辆氢燃料电池--前提是日常使用。endprint
与此同时,Tri-Gen工厂还将为附近的丰田物流服务(TLS)提供能源。这将成为丰田在北美建造的第一座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工厂。据了解,这座工厂将不仅能够满足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轿车的燃料需求,而且这家公司的重型氢燃料电池卡车也能获得充足的能源补给。
美国税改保留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
据外媒报道,作为全面税改妥协方案的一部分,美国众议院及参议院谈判代表同意保留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根据众议院的税改方案,电动汽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政策可能会被废除。但参议院税收法案并没有废除该政策。
目前美国实施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是2009年激励法案的一部分。该政策计划对未来几年推出的新款电动汽车投入数十亿美元,旨在帮助从底特律到横滨的汽车制造商押注未来电动汽车的广阔前景。但截至目前,电动汽车的销量很有限。汽车制造商售出符合要求的前20万辆电动汽车可享受税收抵免政策,但目前尚无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电动汽车销量达此上限。
宝马中国“换帅”:高乐接任康思远
高乐履历
高乐于1999年加入宝马集团,自2004年至2009年出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和宝马中国市场副总裁,积累了在中国市场的丰富经验。自2009年至2015年,他先后负责MINI品牌在英国市场以及全球市场的运营。在2015年,高乐重返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出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自2018年3月起,高乐将负责宝马集团大中华区的业务,包括合资企业的协调工作。
12月20日,宝马集团宣布,高乐将于2018年3月1日起接替康思远出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将在离任后的一段时间里继续支持有关中国的事务。
年近退休的康思远在中国市场的任职已经是“超长待机”了。康思远是宝马的“老人”,与中国市场也颇有渊源。2009年,康思远便位居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由此与中国结缘,再之前他已经在宝马集团不同岗位服务了整整11年。
2015年12月,康思远临危受命,接替安格(Karsten Engel)出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任职期间,宝马在华业务的发展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份,宝马在华累计销量54万辆,同比增长14.7%。这样的成绩,也使得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增速超宝马全球平均增速4倍之多。而在康思远即将结束在华任期的2017年,宝马更是首次接近年销60万辆大关。
事实上,宝马德国总部寻觅康思远的接棒者时日已久。此次高乐从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任上升任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也被视为宝马德国总部对其的破格任用。
拥有丰富的中国市场经验并同时拥有掌管全球业务经验的高乐,目前也是接任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一职务最为年轻的人选。而宝马中国在经历三年内第三次换帅,这次也被认为是德国总部寄予希望最重的一次——宝马对于高乐的任用,被业界视为宝马在迎战中国豪华车激烈的竞争中采取的“年轻化管理层”策略。
小林一弘升任丰田中国董事长
2018年1月1日起,现任丰田汽车公司常务、中国本部副本部长、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小林一弘升任丰田汽车公司专务,并担任丰田(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本部本部长、中国事务所总代表,掌舵丰田在华业务投资、进口车辆及发展方向。
小林一弘1980年进入丰田汽车销售株式会社工作,至今在丰田工作已近37年。2003年,小林一弘升任至丰田汽车公司海外事业企划室室长。次年,调任至采购部项目部长负责第1项目推进工作。2007年,小林一弘任丰田全球营业企划部部长。3年后已成为丰田公司常务董事。2013年可以说是小林一弘的转折年,初次来到中国任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4月,小林一弘正式加入丰田中国。
马纯济功成身退,王伯芝接任中国重汽董事长
12月12日,济南市委研究决定,因年龄原因,马纯济不再担任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提名王伯芝作为中国重汽董事长人选。
老一辈企业家马纯济素有“救火队长”之称,中国重汽集团在他的带领下,用了17年时间,完成了从亏损大户到资产规模过千亿的重卡行业龙头的转变。
而王伯芝出任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在不少人看来十分突然。在国企人事变更中,往往是董事长退休后由总经理接替,但王伯芝看上去却是个“局外人”,因为在过去的32年里,他一直效力于另一家国企——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最迟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传统燃油车,这就意味着市场将以越来越强大的力量推动消费转型,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将进入快速的此消彼涨过程,也许这种替代不可能像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那么快,但有可能会是数码相机替代彩色胶卷的过程,也就是十年左右。”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随着政府补贴的退坡、外资品牌的进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充电桩的技术路线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按照现在的一辆电动汽车配一个充电桩进行建设,电动汽车进行无序充电,电网与车辆自身都承受不了,所以一车一桩的模式在未来三年里面,70%的桩会被拆掉重建或者改造。”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认为,这是做充电桩的生产和运营企业的人必须关注和思考的問题。
“燃料电池汽车总体上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核心技术、基础设施、成本价格、标准法规等都有待完善。但战略共识已形成,外部环境在改善,资本市场在启动,未来前景广阔。目前看商用车起步早,FCV乘用车仍需解决政策、技术、应用环境等问题。同时燃料电池汽车需要持续性的财政扶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石耀东如此评价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endprint
“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有车辆出行将不断地被共享出行取代。人们‘重使用、轻拥有的思想观念转变,更会加速整个渗透过程。未来,汽车行业或将面临着与自行车行业类似的商业模式巨变。一方面,我们需要为自有车辆出行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凸显个人品味的高度定制车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为共享出行、租赁出行提供注重品质、节能、经济的共享车辆。”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认为随着商业模式的变革,汽车行业正从关注产品转向聚焦服务。
“我认为未来的汽车一定包含两种特质。首先它是一辆车,是一个机械产品,不可能突然搞个‘魔毯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所以必须要有造过汽车、有汽车专业背景的团队来做这件事。第二,未来汽车会是一个数字空间,会是一个智能终端,是一个能源终端,但这三个点不一定是完全平等的。作为一个智能终端,作为一个数字空间,其实更需要的是在背后有一个软件和互联网产品作为支撑。”
——奇点汽车创始人、CEO沈海寅这样定义未来汽车。
“在新的时代到来以后,大家不需要再去拥有车,使用就好。十年以后,将有超过50%的汽车是为分享设计,未来也可能有新的汽车形态出现。希望从2018年开始,会有十个汽车品牌开始为分享设计汽车,并且第一波大规模投放的分享汽车在2019年能够实现。”
——作为分享经济企业代表,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认为,拥有是过去工业时代的精神,但在互联网时代,分享是最重要的价值观。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11月,汽车产销2599.88万辆和2584.49万辆,同比增长3.88%和3.59%。其中乘用车产销2222.21万辆和2209.14万辆,同比增长2.20%和1.91%;商用车产销377.67万辆和375.35万辆,同比增长15.02%和14.79%。
1-11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064.80万辆,同比下降2.2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909.08万辆,同比增长14.51%;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85.74万辆,同比下降16.50%;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9.52万辆,同比下降20.09%。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7%和51.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2万辆和5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6.6%和59.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7万辆和1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1.8%。
1-11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吉利、长城、华晨和奇瑞。与上年同期相比,吉利和广汽销量呈两位数较快增长,上汽、一汽和长城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有所下降。1-11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290.97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64%。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公布的召回公告统计,2017年11月,有关汽车召回的公告共有23次,涉及18家汽车企业31种车型,召回总量约83万辆,环比上月增长61.7%,同比增长78.4%。其中,一汽马自达旗下马自达6由于制动助力真空软管存在隐患,召回近21万辆,是11月份国内召回最多的单一车型。
福特工人佩戴可穿戴外骨骼设备
身体年轻20岁
钢铁侠的机械战衣还离我们很遥远,但能辅助人类、加强力量的外骨骼已经在福特工厂投入使用。福特使用的是一种叫做EksoVest的外骨骼,这种无动力背心能在工人进行抬头工作时为其手臂提供支持。它需电脑辅助,却不用动力支持,材料是轻质碳纤维,约4.5公斤。
福特汽车装配线上的工人们每天要做4600次举高手臂的动作,每年多达百万次。以这种工作量而言,身体疲劳或损伤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但如果使用了EksoVest,当工人举高手臂时,它会提供约4.5公斤-13公斤的承托支持,不但能减轻工人的疲劳,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大幅降低工厂事故发生率。
采埃孚开发神奇方向盘
用于自动驾驶和人机交互
12月14日,采埃孚推出了全新的方向盘概念,旨在支持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该系统通过图标显示结合手势控制,加强驾驶员与车辆之间的沟通,并具备先进的驾驶员离手检测功能。而这些功能可由制造商选装。它能通过犹如在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上常用的手势,直观地进行操作。例如,轻敲方向盘表面便可以按响喇叭,双击或是单击加滑动方向盘轮缘便可以激活所动作的这部分方向盘轮缘相关联的指示功能,例如改变车内温度控制。这些手势由中央显示器及所伴随的图标和指示灯支持和确认。
奔驰虚拟手册
融合AI、AR与聊天机器人技术
据外媒报道,戴姆勒为旗下梅赛德斯-奔驰豪华车研发了一款虚拟手册(virtual manual),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聊天机器人(chatbot)及增強现实等其他先进技术。
该虚拟手册通过一款智能手机应用“Ask Mercedes”来实现,用户可查询车辆操作相关的问题、了解座舱仪表盘及用户界面的各项功能。Ask Mercedes不仅是一款虚拟手册,还能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体验服务。为此,聊天机器人不仅能回答人机界面相关的问题,还能回答与梅赛德斯品牌及戴姆勒企业相关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