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
北汽集团正在与各地政府积极沟通,人车混合路况下的无人
驾驶项目也将在海外落地和对行业的看法
估计无人相信无人驾驶能够马上商用化,《汽车商业评论》也是如此。但是在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反复解释下,在他最后透露一一今年秋天,辽宁盘锦市红海滩的游客就可以亲身体验到后,我们才恍然大悟。
2016年7月6日上午,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与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政府就无人驾驶汽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这意味着北汽无人驾驶汽车商用化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此前,荣辉已在多个场合提到北汽无人驾驶不走寻常路,而且很快会实现商业化。
这次与北汽集团合作的盘锦市大洼区被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以“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闻名。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注册成立一家新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红海滩景区内合作建设一个22公里长的封闭区域,北汽提供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其中各个景点之间做摆渡。届时游客只需使用手机APP即可实现对无人驾驶车辆“召之即来”。
该项目一期最早将于今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营。首批将有20辆无人驾驶汽车上线,之后根据运营情况再做增加。
项目运营车辆基于北汽现有三种车型改造,均为无人驾驶技术纯电动汽车,车辆不设方向盘,不需要司机,但每一辆车都会设一名随车导游。
车辆时速限定不超过30公里/小时,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乘坐不同类型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高新科技带来的便利”。
关于景区的车辆,荣辉对本刊记者说:“虽然是基于现有车辆改造,但并不是无人驾驶技术和车辆的简单叠加。”
根据无人驾驶的特点,车辆结构、性能等方面都经由专业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度调校,以确保车辆良好性能和舒适度。
北汽的这批无人驾驶车可实现自动启停、自动识别路障、自动识别行人、自动避障、红绿灯识别、自动车辆跟随、云端通信、车道线识别、语音播报路况及车辆行驶姿态以及自主超车等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在景区这个封闭的区域,北汽无人驾驶的研发团队设置了众多地面基础设施,来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信号,做正确引导。这样也大大减少了车辆本身需要配置的设备。
今年4月,北京车展时,北汽借Eu260纯电动车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无人驾驶车辆,其中一辆在展馆内做静态展示,另外4辆则停放在展馆外专为此次车展搭建的无人驾驶汽车试乘体验区。
荣辉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这4辆汽车上都装有各种传感器,每辆车采用不同的传感器组合,从而形成4种不同的技术方式,核心算法均由北汽新技术研究院自行完成。
目前,北汽新技术研究院中有一个专门的无人驾驶开发团队,人员从北汽股份研究院、新能源公司等处抽调而来。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北汽集团自动驾驶开发的技术前瞻部门。
车展期间,北汽面向公众预约试乘,并邀请各地政府相关人士前往体验了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
我们在体验北汽无人驾驶汽车时明显感到,与很多无人驾驶车辆踩刹车时会带来明显的顿挫感不同,北汽的车辆并没有这种困扰。
荣辉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对刹车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统计不同时速下刹车的体验,一点点模拟改造的结果。而且,改造后的刹车系统重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成本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在盘锦景区的驾驶场景方面,北汽无人驾驶车辆运行的封闭区域内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实行车流、人流相分离,并运用先进的云端控制技术对车流、人流分别进行调控,运用V2X等车联网技术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同时,北汽还采用了“区间理论”,对车辆问的距离、行驶速度、双向车辆交汇方式等都做了相应的控制,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项目双方还将聘用受过专门培训的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采用多种安全措施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且有保险公司提供相应保险。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景区内的封闭路段运行无人驾驶车辆并不违反现有交通法规。
“成本最低,法律法规又允许情况下的商用化”,这是北汽此次签约的主要目标。对于盈利情况,荣辉预计第一年将“微利或微亏”。
北汽选择与景区合作是一条最易被广大消费者认知并接受无人驾驶的途径。7月4日,百度无人车与乌镇旅游签约,双方将致力于在景区实现百度高度自动驾驶,这一点与北汽似乎“不谋而合”。
不过,实际道路上的驾驶场景更为复杂,对无人驾驶车辆的技术要求也更高,北汽此次在封闭区域而且是人车分流情况下实现的无人驾驶,对于未来在实际道路的普及意义究竟有多大?
荣辉表示,这个项目只是北汽集团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进行多元化尝试的案例之一,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重要的是为无人驾驶技术的进一步研发进行数据采集、积累经验等,同时有助于公司建立、完善相应的开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
未来,北汽将会基于无人驾驶的技术特点设计全新的车型。北汽集团正在与各地政府积极沟通,人车混合路况下的无人驾驶项目也将在海外落地。
全球无人驾驶示范区分布
底特律Mcity
Mcity作为世界上第一座测试无人驾驶汽车、V2V/V2I车联网技术而打造的无人驾驶试验区,2015年7月正式运作后受关注度一直很高。
Mcity由密歇根大学交通改造研究中心(MTC)负责建立,位于密歇根州的安娜堡市,占地32英亩(12.9万平方米),斥资1000万美元(由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交通部共同出资)。目前已与福特、通用、本田、日产、丰田、德尔福等15家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以注资方式展开合作。
而Mcity主要包括两个测试区域:用于模拟高速公路环境的高速实验区域;用于模拟市区和近郊的低速实验区域。其中模拟市区的低速试验区包含数英里长的两车道、三车道和四车道公路,还有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以及指示牌,整体布局与普通美国城镇并无他样。
GoMentum Station
位于旧金山硅谷以北40英里的康科德海军武器站内,是一座废弃的海军基地,占地2100英亩。康科德海军武器站占地5000英亩,已经铺好20英里的公路和街道,其中立交桥、隧道、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并且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公司,以及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和日产等汽车厂商的本地研发部门都对它感兴趣。
但是截至2016年年初,只有本田与其签订合作协议,与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一起测试其自动驾驶原型汽车讴歌RLX。而据此前披露的消息指出,苹果公司正在与康特拉考斯特交通管理局秘密洽谈合作协议。
Castle空军基地
2014年,谷歌租用加利福尼亚Castle空军基地内60英亩土地(现100亩左右)用来测试它的无人驾驶汽车(Self-Driving-Cars,SDC)并培训无人驾驶汽车的司机。Google员工将这个距离总部2.5小时路程的地方简单地叫做“城堡”。
封闭试验场内部有类似于郊区和办城市街区的街道、支路和公路延伸。同时还有模拟工作的交通信号灯灯、停止符和交通环岛,甚至还有雨天模拟器。测试现场有53辆无人驾驶汽车,混合了雷克萨斯和小虫子一样的原型车,时速不超过25英里每小时。
Wlllow Run测试基地
Willow Run测试基地又名“American Center for Mobility”,它作为通用汽车Willow Run工厂的一部分,拥有很长的历史背景。测试基地位于密歇根州伊普斯兰提小镇,面积超过335英亩(2034亩),由密歇根大学主导建设。
密歇根当地政府议员表示Willow Run将之作为Mcity 2.0版本,临近位于Ann Arbor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和位于Farmington Hills的日产汽车工厂。其拥有更加复杂的交通环境布局,基地有供测试使用的高速路,以及三层立交桥,路面上还有天然的坑洞。目前基地已经得到了密歇根州政府2000万美元财政补贴,预计两年时间建设完毕,并在2018年初对外开放。
AstaZero安全技术综合试验场
2014年8月21日,瑞典AstaZero安全技术综合试验场正式开放,试验场由AsteZero集团投资5亿瑞典克朗在瑞典歌德堡市附件建立。
该测试场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四周有一条5.7公里长的乡村道路,设置4个40×25米的活动模块用以模拟城市环境;同时还有一个直径为240米的环形高速测试区,通过减速带与另一条700多米长的多车道道路相连。可以全景模拟城市、乡村、高速路等多种路段,并且可以供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进行测试实验。
测试场由瑞典科技研究所和查尔姆斯大学共同所有,目前已和沃尔沃、斯堪尼亚等大公司签订合作合同,据悉还有很多来自日本、韩国和德国的汽车企业对此兴趣浓厚。
联合智能交通走廊
早在2013年6月,荷兰、德国和奥地利完成签署协议共同合作智能交能项目Cooperative ITS Corridor,即联合智能交通走廊项目,旨在通过V2X通信技术在中控基站管理交通和路上的所有车辆。
这条联合智能长廊计划以荷兰的鹿特丹为起点,途经德国慕尼黑、法兰克福,最终达到奥地利的维也纳。联合智能长廊的最初目标是希望给驾驶者带来一段不被打断的旅行,驾驶员无需再关注路标等指示牌,限速和出入口等信息会以V2 X技术直接发送到车上。
联合智能长廊上将安装传感器、长距离和远距离的通信收发机,而车辆必须具备V2X通信功能,而智能长廊管理者将通过中控基站管理交通和路上的所有车辆。
值得称道的是,这一项目从立项之初即意在打通整个欧洲,而欧洲多国也已表态,在智能长廊建成之后会将各自国内已经建成的智能道路与长廊相连,法国、波兰和捷克将是第一批加入的国家。
茨城县日本汽车研究所
2016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将在位于筑波科学城的茨城县日本汽车研究所建设一个15万平方米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基地。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将通过跑道、建筑模型、无线电通信干扰设备等相关设施建设,尽可能创造所有可能出现的不利条件与场景,用于考验自动驾驶可能面临的已外出状况。
工程预计需要340亿日元建设资金,费用或将由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从2016财年的预算中拨出,预计2017财年完全投入运营。
新加坡维壹科技城
2014年8月,新加坡成立了自动驾驶汽车动议委员会,用于监管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和测试。自动驾驶试验在维壹科技城中进行,由新加坡的土地与交通部门主导,这也是新加坡首个允许在公共道路测试的试验区。
而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参与汽车无人驾驶研究的国家,其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成立的研究组织早已在研究无人驾驶的可能性。
上海无人驾驶区的车与技术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入园测试的部分车辆和技术
1上汽MGiGS,上汽自主研发,具备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可实现双驾双控、全速跟车、车道保持、超车换道、主动避障等高级自动驾驶功能。
2智能汽车技术转化中心,基于东风风神A60集中展示无人驾驶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感知、决策、执行、网联等方面,拥有独立核心技术的多通道高精度车辆闭环定位系统。
3沃尔沃XC90,搭载第一代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ilotAssist 1,实现车速在50km/h下的自动驾驶和自动转向辅助。
4清华大学,基于长安CS75搭载了CWAVE-MTFBWY-OMII型智能车载终端,支持CWAVE和LTE-V通信协议,实现车速引导、车辆避撞预警、危险道路提醒、行人非机动车避撞预警、紧急制动提示等应用。
5通用汽车,首次在中国演示了包括交叉路口碰撞预警、紧急制动预警等多项功能在内的最新V2X技术,2017款凯迪拉克CTS将率先搭载这一技术。
6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mySpin智能手机互联解决方案技术便捷导入第三方应用程序,与主机有效整合,提供时尚、高端、安全可靠的娱乐驾乘体验;AEB技术。
7同济大学,基于上汽集团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的电动城市环卫车动力底盘,开发可区域示范运行的低速智能道路清扫车自动驾驶平台,集成了智能决策与控制、环境感知、线控驱动/制动/转向、北斗高精度定位、远程监控、V21等技术。
8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在普通车辆底盘基础上进行了车载实验室改造,用于3D移动车联网信道的测试和移动网络数据捕获与分析。
9吉林大学,基于一汽红旗H7搭建了具备走停功能的全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兼顾交通态势流与驾驶员紧急避障意图的多层分级制动的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10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展示车辆安装东软自主研发的“Vetalk”V2X智能产品,基于DSRC通信技术实现车辆间信息交换,进而实现车车协同、车路协同场景,实现前向碰撞预警、紧急刹车预警、信号灯提示、弯道限速提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