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基:不断努力,强化工作打造ACI

汽车纵横 / 2019年12月31日 10:09

市场

曹晓昂++赵黎

ACI是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的简称,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观点,可以有效评判汽车产业发展状态。 近期,就“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的相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主导这项工作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

汽车纵横:能否请您从“汽车产业景气评价指标”的角度,评价2016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

叶盛基:按照中国汽车产业景气评价指标体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42,处在绿灯区;先行合成指数与2016年三季度持平,一致合成指数小幅下降,总体显示汽车产业处于平稳运行阶段。纵观2016年四个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分别为39、47、47和42。除第一季度略微低于正常区间,处于趋冷区间外,第二、三、四季度均处于正常运行区间,汽车产业运行平稳。

综合全年汽车产业景气研究结果,汽车产业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预计未来汽车产业运行平稳。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和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的共同作用下,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汽车行业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步伐持续加快,产销增速呈逐月增高态势,尤其是6月后同比更是呈现快速增长。2016年全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行业经济效益指标也呈明显增长,汽車产业运行平稳。为稳定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纵横:汽车ACI产业景气指标主要由哪些方面构成?

叶盛基:构成汽车ACI产业景气指数体系的指标,包括先行指标、一致性指标、滞后指标三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指标所体现的意义不一样。

1、先行指标,指数变动出现在汽车产业运行发生变动之前,通过分析其变化可提前预测汽车产业的变动情况。先行指标是从管理的各个角度来评价,主要由汽车制造业管理费用、汽车固定资产净额(重点企业)、汽车类商品零售总额、国家货币和准货币(M2)供应量等来支撑。

2、一致性指标,指数代表了汽车产业目前的运行状况。一致性指标主要以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基准指标)、汽车工业总产值(重点企业)、汽车工业增加值(重点企业)、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汽车产量等因素来支撑。

3、滞后指标,指数变动出现在汽车产业运行发生变动之后,其作用在于验证之前的汽车产业经济周期波动确已出现,也就是说,滞后的指标状态是看去年,意义的支撑性不一样。滞后指标主要考虑汽车企业的亏损面、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汽油柴油表观消耗量等情况。

这些ACI指标的构成因素基本支撑和体现了汽车产业景气指数评价特征。

汽车纵横:请您介绍一下开展中国汽车ACI研究的背景,其他国家或其他产业有没有相关的景气指数?

叶盛基:首先介绍一下景气指数的由来。景气指数基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并经过萧条、复苏、高涨、衰退四个阶段。20世纪初,西方社会经济危机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同时危机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于是西方经济学开始了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定、分析和预测的研究工作。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研究逐渐国际化。如今景气指数方法已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经济周期监测预测方法。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和地区各有关机构都在持续开展相关工作,其中欧洲、美国研究工作做得比较早,日本紧跟其后但研究工作做得更有深度。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利用景气指数方法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监测预测。当前,我国不少行业都在开展或在积极探索研究“产业景气指数”,以把握行业发展状态和预判行业发展态势。随着对汽车行业的监测预测工作的逐步展开,我国汽车工业周期的研究也有了积极进展。两年前,国家统计局系统的有关专家就开始开展了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分析工作,为我会开展相关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2016年,我会考虑到汽车产业的发展实际,从专业性的角度,从产业发展的需求看,认为实有必要开展深度的汽车产业景气研究。在工作中,我们工作团队首先研拟汽车景气指数的体系构架和基本组成,分析评价体系指标的内涵,有关指标因子、指标构成借鉴了其他行业有关的景气指标、指数内容,同时紧密结合影响汽车产业发展主要和重要的相关方面和因素,进而确定了汽车行业的景气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汽车纵横:中汽协会为什么要推出ACI——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研究汽车ACI,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叶盛基:我国加入WTO后,汽车制造业完全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监测预测我国汽车工业的运行态势,无论是对政府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企业,还是对投资者、行业相关方均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景气指数是评判汽车产业发展状态和趋势的重要依据。我们希望通过ACI——汽车景气指数的研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同时通过汽车ACI信息发布,让社会各界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认知和理解。我们认为研究和发布汽车ACI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具体可包括:

一是有利于政府汽车市场进行监测预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汽车ACI可作为政府判断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政府及时了解汽车产业经济运行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以确保我国汽车产业长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有利于行业、企业正确做出决策。汽车ACI反映了汽车产业发展状态和运行状况,可为企业负责人对汽车产业综合情况作出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汽车ACI可用于预测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向,为企业制定经营方针和提前防控风险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是有利于汽车产业国际交流。景气指数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经济监测方法,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有关国家机构及民间组织均有开展研究和定期发布宏观及行业的景气指数。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汽车市场也成为全球汽车关注的焦点。建立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汽车ACI发布机制,将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与国际汽车产业的交流,并对加快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会汽车ACI研究和信息发布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我们将不断改进,积累经验,力求将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汽车ACI做得更加精准,为行业发展、政府和投资方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汽车纵横:通过分析汽车ACI景气指数,我们可以去预测车市的未来?

叶盛基:通常可以预判产业发展态势。汽车ACI产业景气指数是预测未来车市重要依据,但行业的成熟度情况不一样,对未来预测的准确度会受些影响。中国汽车产业还处在向上发展或增长的时期,中国汽车产销的发展尚未到顶峰,中国汽车产业的成熟度还有发展空间。其中,中国品牌汽车企业还处于发展的爬升阶段,还在探索发展和推进中,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还在推进中;外资企业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大多完成了企业战略布局,并在有序地实施产业布局計划。因此,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因素相当部分是可控的,也有诸多不可控因素存在,有待在研究中特别的关注和评测。

以日本汽车工业为例,日本已经处在产业发展的稳定期,这个时候研究“产业景气指数”的发展更有实际意义,研究结果也更有指导作用。同样,当我国汽车工业步入全面成熟期时,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完全处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的相对稳定期的状态,“产业景气指数”研究,基于经济周期发展就更有规律可寻,其研究的结果对产业发展评判就更有权威性。

汽车纵横:中汽协会开展汽车ACI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一年时间,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叶盛基:景气指数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认为经济繁荣、衰退总是交替出现。一个经济周期包括萧条、复苏、高涨、衰退四个阶段。

从我们研究的汽车ACI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业的经济周期(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大概是3-4年(数据范围为2004年至2016年)。波峰分别出现在2007年2季度,2009年4季度和2013年4季度,波谷分别出现在2004年4季度,2008年4季度,2011年4季度和2015年2季度。分析不难看出,景气指数对应的波峰也大致是汽车产量增长率曲线的波峰及波谷。景气指数的波动与汽车产量增长率的波动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1)。

汽车纵横:中汽协会首次发布汽车ACI景气指数是什么时间?今后,景气指数是按季度发布,还是按月发布?

叶盛基:我会在2016年6月份第一次发布汽车ACI景气指数,按一个季度的基础数据研究。从目前看,按月发布的话,周期太短,还是按季度发布比较合适。从持续分析的角度看,我们要把分析工作做得更细化一些。

汽车纵横:汽车ACI景气指数发布了一年时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叶盛基:一年工作下来,我们有了一些积累,但还远不够,所以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持续努力。通过研究和数据积累,回过头来分析景气指数变化的规律性,再来回顾分析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状态。只要我们坚持,增强信心,我们的ACI研究工作一定会做的更有成效,汽车ACI影响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强。

这一年的尝试,还属于探索阶段。针对汽车ACI景气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我们还会进一步征求了有关专家、业内外人士的意见,并结合有限的经验作出评估和改进。当前,每季度公布的结果都是基于既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做分析研究,各方面指标都有其较为充分的数据支撑,汽车ACI可以作为社会各界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状态进行认知和理解、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研判,是个较为权威的参考依据。

汽车纵横:做好汽车ACI景气指数研究工作,您认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今后有哪些改进的空间?

叶盛基:新的工作,本身就是挑战。不论是有关经验的积累、方法的探索,评价指标体系本身的完善性……这些都是挑战。从实际工作来看,我们有一些方面的局限性,例如,数据来源的充分性方面确实有待于提升。我们的数据主要基于重点企业,企业范围能否扩展一些,可否延展到主要的企业。此外,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数据的来源渠道、时间节点也存在改进必要。而且,经验不足,更需要在工作中积累。我们还需要在借鉴其他机构也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影响产业发展的各有关因素,有效识别、确认各细分指标,以及强化这些细分指标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此,我们对于汽车ACI的研究工作,一直是抱着谨慎、探索、学习的理念,至于研究结果的信息发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总体来说,这项工作理论性较强,所涉及各方面定量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及其数据的细化整理;搜集信息的提纯与梳理,及其定性因素的分析等,都是今后工作需要把握的基础。

客观地说,目前汽车ACI的品牌影响力有限,有待于我们强化内功来加以提升。主流媒体对其关注度也不够,我想媒体对汽车ACI的理解确实还有个过程。

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做好汽车ACI研究工作。在不断学习、探索的中,通过工作实践,不断积累和改进,在评价指标上完善,在景气指数研究上深化,籍此提出的研究结果能更好地把握汽车产业的发展脉搏,准确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和预判未来产业发展态势。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