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汽车用品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的调查和思考

汽车纵横 / 2018年11月28日 09:53

市场

黄卫萍

[编者按]台州市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基地,曾经孕育了一批富有活力的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李书福的吉利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台州的汽车零部件和用品行业现已成为台州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同时成为本地重要的出口基地。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也催生了汽车用品行业的高速发展,但快速发展的汽车用品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整体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促进台州汽车用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相信本篇文章对全国各地的汽车用品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台州市汽车保有量也同时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台州全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90万辆,达到92.21万辆。相比2012年,净增12.88万辆,增幅达16.24%。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汽车用品产业。台州市先后拥有中国汽车用品生产基地、中国汽车用品出口基地、中国汽车用品城、浙江省汽车用品产业示范基地等四大汽车用品品牌。

一、台州汽车用品行业基本情况

据统计,台州汽车用品行业从业人员约12万人,近2500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2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7.2亿元,总产值约占全国同类企业总额的60%,全市出口总量为35.1亿元,其中企业自营出口1.1亿美元。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其中不乏各系列产品的明星企业,有全球最大的车船罩生产商浙江明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同时还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方向盘套生产商浙江蓝威汽车附件有限公司。目前,台州的汽车用品展几乎涵盖了汽车后配装饰市场的所有产品,甚至延伸到交通安全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主要产品有汽车软硬坐垫、按摩坐垫、椅套、方向盘套、车船套、橡塑脚垫、遮阳档等六大系列,近1000个花色品种,俨然已成为台州本地具有雄厚基础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随着我市汽车用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台州汽车用品展也全面进入品牌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我市的中国(台州)汽车用品交易会,以其汽车坐垫参展商数量和汽车坐垫展品数量雄踞世界之首,台州座垫展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最好最专业的展会。一年两届的汽车用品展,每年的观众总数就超过15万人次,展会现场意向成交金额高达23亿元。

二、当前汽车用品产业

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汽车用品行业门槛低、利润大,因此,众多的投资者在无规范引导下纷纷加入汽车用品行业的生产销售大军中,其中不乏一些家庭式作坊,受企业规模限制,技术力量、创新能力和资金等有限,一时间,仿制品、假冒伪劣产品凭借低廉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整个市场的产品良莠不齐,这无疑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恶性竞争。

2、产品同质化严重,大打价格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用品,彰显个性和特色的产品不多,在设计上也较为简洁,制作不够精美,单调的产品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需要,由于产品的个性化不够,一旦市场上出现一个新品,就会引来大量的仿制品,引起价格战,导致同质产品的恶性竞争。加上汽车用品行业因起步晚、层次低、部分企业之间已经依赖互相抄袭的模式,整个行业缺乏品牌意识。正因为如此,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愈发凸显。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低价恶性竞争,造成无利和低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压力巨大。

3、品牌占有率低。我市汽车用品行业都是外贸为主,企业出口都是借牌生产、贴牌出口,只是境外品牌的加工厂,依靠低价跻身市场,高额利润被国外的代理商所获取,难以成为驰名中外的品牌。加上经营者品牌意识薄弱,使我市的汽车用品行业虽具规模,但知名品牌不多,品牌的占有率低,目前我市仅有省级名牌、驰名商标、知名商号10个。此外,由于竞争及对批发商铺货量需求的加大,生产商会对批发商要求越来越高的产品销售量,迫使批发商低利润运行,结果使其举步维艰,有些干脆选择了放弃品牌产品。这对产业链的延伸价值是极为不利的,会使汽车用品的市场覆盖率降低,低端密集型量化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可以说批发环节的不畅限制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4、价格隐性化。汽车用品市场的价格缺少透明度也是目前汽车用品行业存在的另一缺陷。目前,随便在市场上走走就不难发现:同一品牌坐垫,在批发市场中仅售几十元,到了高档的品牌店里却要售百元以上;同一品牌的汽车音响,在批发市场中售300 多元,而到了高档的店面里,少则千余元,多则上万。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不要说消费者一头雾水,就是专业人士也很茫然。

5、人力资源匮乏。汽车坐垫不同于其他产品,如荞麦、串珠等要避免机械化生产有害物质的残留,需纯手工工艺制作,这是机械化生产难以达到的。受行业、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我市企业既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也缺少普通的电动缝纫机操作工人。一些企业尝试自行组织去义乌、江西等地招工,但由于招聘经验不足,招工不成反被敲竹杠,不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导致对外地用工的恐慌心理。面对大量订单,企业不得不加班加点、提高工资待遇,甚至寻找代加工点。人力资源已经是影响汽车用品行业进一步提升的决定性因素。

三、台州汽车用品行业

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

1、倾力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强品牌。一是引进先进装备和“零增地”技术改造,盯牢一批产品潜质好、内部管理优、团队能力强的快速成长型小微企业,引导小微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配套,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二是集中力量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2013年新培育汽车用品上亿元企业1家、上2000万元企业2家,实现个转企98家。三是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本地汽车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进一步巩固台州“中国汽车用品生产基地”和“中国汽车用品出口基地”这两张“国”字号品牌强势地位。四是充分运用综合管理手段,加大打假治劣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行业诚信,为品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培育一批产业“小老虎”。

2、提高企业“创意产业”意识提实力。引导企业抛开固有的走“量”为主的思想,应该在“量”的基础上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在边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企业生产力。借助现代化的专业分工模式,比如各种类产品在生产、设备和技术也相对专业,功能上的需求也可以标准化。在生产一条龙的制造模式也需要集研发、采购、设计、品牌与服务的高端转型,通过产品专利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来形成竞争优势。引导汽车用品企业从仿造走向创造,逐步形成自成一体的设计创意队伍,引领中国汽车用品的发展潮流。如我市天台县投入380万元筹建了浙江省汽车用品质量检验中心,全面开展检测业务;另外还认真制订了《汽车座垫》、《汽车座椅套》、《汽车按摩座垫》等联盟标准,目前已有11家重点企业在执行这一标准。

3、以“城”带“业”促集约。集商品展示、采购、交易、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汽车用品城坐落在我市天台县坦头镇,占地210亩、总建筑面积17余万平方米。该城建成后,将为全市的汽车用品企业提供2000多个商铺、5000余个网上销售点。同时,倒逼该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动汽车用品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并大力开发智能型、创意型汽车用品,逐步形成高、中、低一体的汽车用品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该用品城一期工程7.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基本完成,并已销售商铺100余套。以此来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由单个企业竞争走向产业链竞争新趋势。

4、推行“电商换市”拓市场。业内有专家预计,2014年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经营额可达6000亿元以上,而台州作为国内汽车用品“航母”要抢占该行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贡献值,除传统模式外,应推行“电商换市”拓市场,吸纳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汽车用品电子商户联合经营。一是开设电商知识培训专项课程,普及电商知识,帮扶传统企业转型并促进社会就业;二是加快汽车用品生产企业实施电商战略步伐,实现线上、线下两翼齐飞均衡发展,提高市场份额。endprint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