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福:开启自动驾驶的未来

汽车纵横 / 2020年02月27日 03:31

车讯

曹晓昂

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面,德尔福一直走在行业前列。2015年,德尔福完成了贯穿全美的自动驾驶路测试验,为业界所瞩目。近些年,通过收购、合作等模式,德尔福公司更是逐渐在自动驾驶软件、硬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技术积累。今年4月,德尔福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内展示了其搭载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 (下简称CSLP平台)自动驾驶系统平台的奥迪SQ5车型,这是德尔福L4标准的自动驾驶技术首次在中国亮相,引发国内业界的强烈关注。在“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期间,德尔福中国区总裁杨晓明博士就其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情况等问题,受邀接受了《汽车纵横》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自动驾驶与德尔福

《汽车纵横》:德尔福什么时候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对于L3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目前业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对此德尔福如何看待?

楊晓明:德尔福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究已经超过10年以上的时间。最早美国上月球的时候就有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那个里面的系统就是德尔福系统。2015年德尔福就从旧金山到纽约,横穿全美5400公里的无人驾驶里程,其中99.99%以上都是L4级别无人驾驶。

从历史上看,无人驾驶最早期是从汽车安全系统,特别是主动安全这块逐步发展而来。随着技术的逐步提升,最后就完全可以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在于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这跟最后无人驾驶的量产有很大的关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认为无人驾驶车辆的成本会是一个大的障碍,关键是有没有像德尔福这样的系统,有没有研发L4、L5级别汽车的能力。

L3级别的无人驾驶,实际上关系到法律法规的问题。从技术上讲,无人驾驶到最后要完全符合使用者的驾驶体验。有人还提出L3有可能被跳过,直接从L2进入到L4。从技术角度上来看,德尔福可以直接在L4、L5级别技术上进行量产,我们不想被L3的讨论所影响。

《汽车纵横》:在研发的过程中,德尔福认为无人驾驶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哪部分?

杨晓明:德尔福有一个系统叫CSLP,实际上就是针对自动驾驶最关键做出的解决方案。C就是计算;S就是感知;L就是定位;P就是计划。这四个方面都是自动驾驶的关键部分。

《汽车纵横》:无人驾驶时代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您认为将有哪些改变和挑战?

杨晓明:10年前,在无人驾驶尚未火热的时候,我们就提出德尔福的业务目标应该盯住三点:安全、绿色、互联。我们认为,整个汽车产业链都会向着这三个方向前进。因此,德尔福在产品线上进行不断的剥离和并购,一年多以前,我们把空调系统彻底剥离掉,今年我们要把动力总成独立出去,我们几乎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油喷系统,柴油、汽油,最先进的动力总成系统,今年年底也会剥离掉。你会看到德尔福在不断整合业务,为产品向互联、自动化方向做准备。我们相信只要跟随潮流,业务就会越做越大。

另外,数据业务会成为德尔福收入的一大部分,在3到5年之内,德尔福在数据方面的收入超过10亿美金。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学习,这种数据将来在行业里面的收入会越来越大。德尔福以前属于卖具体的硬件的企业,怎么围绕数据业务去探讨商业模式,正是我们正在考虑的问题。

德尔福与中国的发展

《汽车纵横》:与欧美相比,中国发展无人驾驶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杨晓明:我们先谈谈优势,无人驾驶机遇对中国来说非常好,有几大优势:第一,无人驾驶在中国市场接受程度高,中国的、支付宝非常流行,可见中国的客户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是领先世界的。第二,我们的市场体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就在中国。第三,我国政府对智能汽车的重视程度,主动促进其发展的行动,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我们政府可以快速整合资源并投入进去。第四,中国目前在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投入,所能够找到的资金也是一个优势。我们有很多投资者,以及包括新的行业往汽车行业在转型。比如说技术、数据行业在转型,这个也是一个优势,整个资金配备是一个优势。

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在推进无人驾驶的进程中也存在困难。第一个是法律法规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德尔福在新加坡的实验已经一年时间了,新加坡政府开发一片实验区,真正在实际路况上行使,它的政策配套法规就走在我们的前面。美国众议院也拟定法规,这个方面如果我们不快速的跟进,这可能就会影响我们的发展。第二就是本土企业的技术沉淀还不够,当然短期赶超并非不可能,还是有一些困难。

《汽车纵横》:在中国发展无人驾驶有其特殊困难,需要怎么解决?

杨晓明:我们从中国式过街说起,4月份上海车展的时候,德尔福在上海无人驾驶实验场进行了展示,其中演示的就是一个中国式过街。我们模拟了一个中国式过街——突然有一群人过马路,这个问题德尔福已经解决。面对障碍物,实际上无人驾驶在判断速度上面已经超过人类的3万倍。我们倒是觉得中国道路的挑战对无人驾驶是一个促进,实际上中国正好是一个非常理想搞无人驾驶的国家。

无人驾驶另外的一个挑战其实在于数据的处理,现在雷达系统和影视系统本身采集数据的速度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何根据数据快速计算,并做出判断,需要强大的技术积累。我们以前考虑的只是单车之内的判断问题,一旦进入无人驾驶,则与实际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车辆数据的计算速度、计算功能、传输速度有多大。

《汽车纵横》:新能源车的发展在国内是一个趋势,德尔福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

杨晓明:电动汽车方面,德尔福的技术主要是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比如说电池、电机架构、高压线数、高压连接器、电池控制系统,这些我们都有成熟的系统。国内目前在市场上卖的比较好的几个系统里面,几乎都有德尔福的产品。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去年就已经占了全世界一半,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而且在我们政府强大的推动底下,我们电动汽车的技术开发和速度已经在领先世界,所以哪个公司在中国市场跟不上,可以说它在全球市场的业务也做不好。

《汽车纵横》:德尔福在国内有哪些合作伙伴?

杨晓明:德尔福与国内几家出色的主机厂都有合作,其中包括自主品牌的车企。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