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行业智造升级

汽车观察 / 2020年01月19日 00:02

车讯

11月9日,万力轮胎合肥智能工厂正式投产,被行业权威专家称为“轮胎行业的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开端”。与此同时,森麒麟轮胎也宣称自己是中国第一个轮胎行业的4.0智慧工厂。中国轮胎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出现了“万森”双雄并立的局面,关于“谁是中国轮胎第一个智造工厂”的“万森”之争引起了媒体和行业的广泛热议。

那么万力,这家以成为“世界一流品牌”为目标的轮胎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从制造、研发、品质三方面来认识它,了解中国轮胎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成果。

生产,智能为先

在轮胎行业全流程贯通智能化的难度相当大。首先,要打造一套先进的智能信息控制系统,为所有生产环节配备“大脑”。

万力和全球知名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公司美国罗克韦尔共同开发“最强大脑”——MES信息系统,成为了“快、好、省”的智慧型工厂。“快”是指单个轮胎全工艺流程生产时间降低至30小时,人均产值达到332.58万元/年,是国内轮胎业的最高生产效率。“好”是指产品一致性大幅提升,质量控制体系得到保障。“省”是指每年节水40万吨、节电2600万度。

研发,国际接轨

制造和研发是轮胎企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万力搭建了面向全球的全新研发平台——万力创新园,开创了“1+3”研发模式(即一个万力营销中心,万力橡胶轮胎研究院、万力化工研究院、万力中乌精细化工联合研究院三个研究院)。通过体系和平台创新,不仅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还吸纳了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欧洲等海内外精尖人才。

实战,比肩国际

要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轮胎品牌,还必须通过权威认证和实战检验。

作为首个通过德国莱茵T?V认证的中国轮胎企业,今年,万力成为首个赞助日本D1GP漂移国际锦标赛的中国轮胎品牌,并以7站5次冠军的优秀成绩夺得2016日本D1GP总冠军。另外,万力车队还包揽中国D1 Grand Prix 国際漂移锦标赛上海站两轮冠军、北京站单走冠军。并在今年9月份夺得俄罗斯D1 Grand Prix 国际漂移锦标赛单走赛和追走赛冠军。在机构认证方面,万力获得了中国CCC、美国DOT、欧盟E-mark、欧盟R117等认证。值得一提的是,万力在国际赛车胎领域打响中国品牌名声。

“万森”之争,到底争什么?

如果把“万森之争”放大到全球轮胎市场格局的层面审视,也许意义更加清晰。

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6汽车品牌百强和轮胎品牌十强榜”中,国产品牌仅占一个席位。万力集团董事长付守杰曾表示:“对于轮胎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我心中是不服气的,作为国内首家引进子午线轮胎技术的万力的全体员工也是不服气的。革新轮胎制造、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义不容辞。”

“万森”之争,实际上是中国轮胎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打破垄断的探索与尝试。不管谁是第一,都是中国轮胎自主力量崛起的胜利。希望这种为中国自主品牌崛起探索发展路径的“争”,越多越好。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