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 TO CAR,汽车碰撞试验的顶级挑战

世界汽车 / 2019年01月08日 02:52

车讯

李景升

自2006年C-NCAP实施以来,《世界汽车》专注于汽车安全报道已经8年多了。这期间我们写了太多的相关文章,观看了很多前沿的实车碰撞试验,也举办了很多相关的活动,但最能震撼我们内心的还是这次10月31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办的CAR TO CAR实车碰撞试验。

现实交通事故中,两辆车迎面相撞,由于驾驶员本能的躲避动作,最终两车相撞时往往是带有一定角度的,碰撞的区域也仅是车身的一部分。从全球来看,美国在交通事故调查统计方面是做得最细致全面的,而在他们的统计中,死于正面小重叠率碰撞事故的人数约占全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5%。所以,美国率先在11HS碰撞测试中加入了小重叠率的碰撞试验(试验车以64km/h正面撞击刚性壁障,重叠率为25%),正是这项试验让很多汽车大佬颜面扫地。

IIHS实施的小重叠率碰撞试验虽然残酷,但试验本身的难度并不高,对真实事故形态的模拟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此次CAR TO CAR碰撞试验是两辆车以15°夹角。25%重叠率相撞,相对速度达到了112km/h。无论是试验难度、碰撞强度还是对真实事故的模拟都要高出IIHS小重叠率碰撞试验很多。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不是亲身参与,仅从理论上很难理解相距200多米的两辆车,分毫不差地按照理想碰撞点相撞到底有多难。影响CAR TO CAR碰撞试验的因素非常多,甚至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试验的精度。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正式试验之前做了两次预碰撞试验,即便如此,试验的不可预知性就像本田研究所的碰撞安全专家真下先生所言:“预碰撞成功不代表正式试验成功,预碰撞失败也不代表正式试验失败”。

最终,试验完美地完成了。在试验精度上,碰撞点偏差为0。对于这样的结果,只能用一个字来评价——牛!而参与碰撞试验的两辆车——广本第九代雅阁,也同样能够得到一个“牛”字评价。残酷的碰撞后,车身变形得到很好控制,车门全部可以打开,安全气囊弹出,车内的假人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从头到脚所有部位传感器测得的伤害值都远低于标准要求的基准值,都获得了“绿色”的评价。在汽车安全性评价方面,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述假人伤害情况,全球通用的做法是给假人对应的部位涂色,一共4种颜色,按照伤害情况由严重到轻微分别是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那么,这4种颜色对应的伤害到底多大呢?是破皮儿还是骨折?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的解释非常接地气:“如果出现红色,估计进了医院有可能出不来:橙色也是要进医院的,估计要住一段时间了:黄色到医院处理一下就没问题了:绿色就自行解决吧”。

有人提议,将CAR TO CAR碰撞当做汽车安全领域的“冰桶挑战”。说起来容易,有能力做这项试验的本就不多,有胆量公开做这项试验的那就更加屈指可数了。endprint

1.智电汽车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智电汽车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电汽车",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智电汽车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智电汽车编辑修改或补充。